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425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机构,包括板桩位于基坑底面以上且面向基坑内的一面上设置有集水腔,集水腔底部具有斜面,集水腔中设置有一圈的限位环,限位环中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安装孔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将集水腔上下分隔成上腔与下腔,集水腔的顶部连接有与集水腔内部连通的真空泵,下腔上设有连通集水腔内部的排水阀,板桩与基坑四壁紧贴的一面上设置有贯穿板桩两侧的集水孔,集水腔的顶部还开设有连通孔,相邻的板桩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加固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将土层中的水抽出减少土层含水量进而减少板桩受到的侧向压力,通过加固结构将相邻的板桩连接在一起,增强了板桩的支撑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施工时经常需要基坑大开挖,沿海地区的地基土含水量高,承重能力差,基坑内的四侧一般需要设置例如板桩等支护结构,以防止基坑内四侧的地基土向基坑中倾倒,而因为沿海地区的地基土较软弱,因此基坑内侧的板桩等支撑结构会受到很大的侧向压力,还需要在基坑中设置内支撑来增强板桩等支护结构的支护强度。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015686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架和支撑管,支撑板为多条,多条支撑板竖直设置在基坑的两个内侧壁用于支撑基坑内侧壁,固定架设置在支撑板的上部,固定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固定板,固定板与多条支撑板垂直设置将多条支撑板固定连接,固定板与每块支撑板之间通过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相连接,支撑管横跨两个内侧壁,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固定板相抵,并在支撑管的两端上部均焊接设置隔板,隔板搁置在固定板的上端。在设置支护后再设置内支撑结构,施工较为麻烦,在施工完毕后内支撑拆除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基坑底部土层中的并且与基坑四侧紧贴的板桩(1),板桩(1)位于基坑底面以上且面向基坑内的一面上设置有集水腔(6),集水腔(6)底部具有斜面(17),所述集水腔(6)中沿着集水腔(6)内壁设置有一圈的限位环(7),限位环(7)下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8),所述安装孔(8)中设置有弹簧(9),弹簧(9)一端与安装孔(8)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将集水腔(6)上下分隔成上腔(11)与下腔(12),所述集水腔(6)的顶部连接有与集水腔(6)内部连通的真空泵(13),所述下腔(12)上设置有连通集水腔(6)内部的排水阀(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基坑底部土层中的并且与基坑四侧紧贴的板桩(1),板桩(1)位于基坑底面以上且面向基坑内的一面上设置有集水腔(6),集水腔(6)底部具有斜面(17),所述集水腔(6)中沿着集水腔(6)内壁设置有一圈的限位环(7),限位环(7)下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8),所述安装孔(8)中设置有弹簧(9),弹簧(9)一端与安装孔(8)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将集水腔(6)上下分隔成上腔(11)与下腔(12),所述集水腔(6)的顶部连接有与集水腔(6)内部连通的真空泵(13),所述下腔(12)上设置有连通集水腔(6)内部的排水阀(14),板桩(1)与基坑四壁紧贴的一面上设置有贯穿板桩(1)两侧的集水孔(15),集水孔(15)位于上腔(11)中,集水腔(6)的顶部还开设有连通孔(16),相邻的板桩(1)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加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水孔(15)中设置有第一滤网(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7)面向分隔板(10)的一面上设置有一圈橡胶密封圈(25),所述弹簧(9)穿过橡胶密封圈(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0)上方的集水腔(6)两侧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裕峰刘雄娇叶献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华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