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80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其可在注塑件完成注塑加工后,通过脱模端体实现对于注塑件的脱模处理;脱模端体在脱模槽体内部延伸过程中,其可带动冷却端板在冷却腔室内进行推进处理,进而使得冷却腔室内部的空间得以压缩,致使其内部冷凝剂在上述推进作用下得以进入至冷却管道之中,并沿冷却管道进入冷却夹套以对于注塑机进行冷却处理。上述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可在注塑件进行脱模处理的同时进行同步冷却处理,以在确保注塑件完成脱模之前可通过上述冷却处理以使得内应力消除的同时,避免其进行长期冷却处理而使得注塑成型的精度受到影响。

Injection mold with synchronous cooling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with synchronous cooling treatment. After the injection molding is completed, the injection mold is removed by the die end body, and the end body can drive the cooling end plate in the cooling chamber. The inner space of the cooling chamber is compressed, causing the internal condensing agent to enter into the cooling pipe under the above propulsion, and enter the cooling jacket along the cooling pipe to cool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injection mold with synchronous cooling treatment can be simultaneously cooled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injection molding is removed, so that the internal stress can be eliminated by the above cooling treatment before the injection part is finished,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is prevented from the long-term cooling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在完成加工后均需对于成型后的注塑件进行脱模处理,现有用于对注塑件的脱模处理往往直接采用顶杆将注塑件进行顶出。现有的注塑件在加工完成后,其往往会由于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影响而造成注塑件内部存在部分残留内应力,其会导致注塑件易于损坏;针对上述现象,现有的工艺往往会在模具中设置冷却夹套以对于注塑件进行冷却处理,进而消除其内应力,然而,上述持续性的冷却处理极易导致注塑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可在注塑件进行脱模过程中对其进行同步冷却处理,以在确保注塑件得以冷却处理以消除内应力的同时,避免其加工精度受到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有定模与动模,定模内部设置有型腔;所述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包括设置在定模一侧的脱模底座,所述定模通过驱动丝杆连接至脱模底座之上,脱模底座之上设置有朝向定模进行延伸的脱模端体;所述定模内部设置有脱模槽体,脱模槽体内部设置有支撑端体,支撑端体延伸至型腔之中,所述脱模端体延伸至脱模槽体之中;所述脱模槽体内部设置有冷却腔室,所述定模之中设置有平行于型腔延伸的冷却夹套,冷却腔室与冷却夹套之间通过冷却管道进行连接;所述脱模端体延伸至冷却腔室之中,脱模端体于冷却腔室内部区域设置有冷却端板,冷却端板贴合于冷却腔室的内壁进行延伸,所述冷却腔室内部填充有冷凝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脱模槽体包括有于脱模槽体的端部与冷却腔室之间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在冷却腔室与支撑端体之间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脱模端体经由脱模槽体的第一部分延伸至第二部分之中,脱模端体与第二部分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脱模槽体的结构设置以使得冷却腔室相对于脱模槽体的其余区域处于密闭状态,进而使得冷却腔室内部冷凝剂仅可通过冷却管道输出,以确保其冷却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却腔室以及冷却夹套均采用圆形结构,冷却腔室的直径大于冷却夹套的直径;所述冷却腔室之中,多个冷却管道均由其侧边部延伸至冷却夹套的侧边部之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确保冷却腔室内的冷凝剂可经由倾斜延伸的冷却管道以迅速导入至冷却夹套之中,以进一步改善其冷却效率;而在完成脱模处理后,冷却腔室内的空间不受冷却端板的压缩状态下,冷却夹套内的冷凝剂亦可通过设置在其下端部的冷却管道朝向冷却腔室进行回收处理,以实现了冷却夹套仅在脱模过程中的冷却处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却腔室的宽度经由其轴心位置朝向其边部逐渐增加,其可改善冷却腔室内的冷凝剂朝向冷却管道的传输效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其可在注塑件完成注塑加工后,通过脱模端体实现对于注塑件的脱模处理;脱模端体在脱模槽体内部延伸过程中,其可带动冷却端板在冷却腔室内进行推进处理,进而使得冷却腔室内部的空间得以压缩,致使其内部冷凝剂在上述推进作用下得以进入至冷却管道之中,并沿冷却管道进入冷却夹套以对于注塑机进行冷却处理。上述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可在注塑件进行脱模处理的同时进行同步冷却处理,以在确保注塑件完成脱模之前可通过上述冷却处理以使得内应力消除的同时,避免其进行长期冷却处理而使得注塑成型的精度受到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定模、2—型腔、3—脱模底座、4—驱动丝杆、5—脱模端体、6—脱模槽体、601—第一部分、602—第二部分、7—支撑端体、8—冷却腔室、9—冷却夹套、10—冷却管道、11—冷却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有定模1与动模,定模1内部设置有型腔2;所述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包括设置在定模1一侧的脱模底座3,所述定模2通过驱动丝杆4连接至脱模底座3之上,脱模底座3之上设置有朝向定模2进行延伸的脱模端体5;所述定模1内部设置有脱模槽体6,脱模槽体6内部设置有支撑端体7,支撑端体7延伸至型腔2之中,所述脱模端体5延伸至脱模槽体6之中;所述脱模槽体6内部设置有冷却腔室8,所述定模1之中设置有平行于型腔延伸的冷却夹套9,冷却腔室8与冷却夹套9之间通过冷却管道10进行连接;所述脱模端体5延伸至冷却腔室8之中,脱模端体5于冷却腔室8内部区域设置有冷却端板11,冷却端板11贴合于冷却腔室8的内壁进行延伸,所述冷却腔室8内部填充有冷凝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脱模槽体6包括有于脱模槽体6的端部与冷却腔室8之间延伸的第一部分601,以及在冷却腔室8与支撑端体7之间延伸的第二部分602,所述脱模端体5经由脱模槽体6的第一部分601延伸至第二部分602之中,脱模端体5与第二部分60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脱模槽体的结构设置以使得冷却腔室相对于脱模槽体的其余区域处于密闭状态,进而使得冷却腔室内部冷凝剂仅可通过冷却管道输出,以确保其冷却效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其可在注塑件完成注塑加工后,通过脱模端体实现对于注塑件的脱模处理;脱模端体在脱模槽体内部延伸过程中,其可带动冷却端板在冷却腔室内进行推进处理,进而使得冷却腔室内部的空间得以压缩,致使其内部冷凝剂在上述推进作用下得以进入至冷却管道之中,并沿冷却管道进入冷却夹套以对于注塑机进行冷却处理。上述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可在注塑件进行脱模处理的同时进行同步冷却处理,以在确保注塑件完成脱模之前可通过上述冷却处理以使得内应力消除的同时,避免其进行长期冷却处理而使得注塑成型的精度受到影响。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却腔室8以及冷却夹套9均采用圆形结构,冷却腔室8的直径大于冷却夹套9的直径;所述冷却腔室8之中,多个冷却管道10均由其侧边部延伸至冷却夹套9的侧边部之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确保冷却腔室内的冷凝剂可经由倾斜延伸的冷却管道以迅速导入至冷却夹套之中,以进一步改善其冷却效率;而在完成脱模处理后,冷却腔室内的空间不受冷却端板的压缩状态下,冷却夹套内的冷凝剂亦可通过设置在其下端部的冷却管道朝向冷却腔室进行回收处理,以实现了冷却夹套仅在脱模过程中的冷却处理。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却腔室8的宽度经由其轴心位置朝向其边部逐渐增加,其可改善冷却腔室内的冷凝剂朝向冷却管道的传输效率。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有定模与动模,定模内部设置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包括设置在定模一侧的脱模底座,所述定模通过驱动丝杆连接至脱模底座之上,脱模底座之上设置有朝向定模进行延伸的脱模端体;所述定模内部设置有脱模槽体,脱模槽体内部设置有支撑端体,支撑端体延伸至型腔之中,所述脱模端体延伸至脱模槽体之中;所述脱模槽体内部设置有冷却腔室,所述定模之中设置有平行于型腔延伸的冷却夹套,冷却腔室与冷却夹套之间通过冷却管道进行连接;所述脱模端体延伸至冷却腔室之中,脱模端体于冷却腔室内部区域设置有冷却端板,冷却端板贴合于冷却腔室的内壁进行延伸,所述冷却腔室内部填充有冷凝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有定模与动模,定模内部设置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同步冷却处理的注塑模具包括设置在定模一侧的脱模底座,所述定模通过驱动丝杆连接至脱模底座之上,脱模底座之上设置有朝向定模进行延伸的脱模端体;所述定模内部设置有脱模槽体,脱模槽体内部设置有支撑端体,支撑端体延伸至型腔之中,所述脱模端体延伸至脱模槽体之中;所述脱模槽体内部设置有冷却腔室,所述定模之中设置有平行于型腔延伸的冷却夹套,冷却腔室与冷却夹套之间通过冷却管道进行连接;所述脱模端体延伸至冷却腔室之中,脱模端体于冷却腔室内部区域设置有冷却端板,冷却端板贴合于冷却腔室的内壁进行延伸,所述冷却腔室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伟容国飞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速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