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油墨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9627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9:32
一种UV油墨印刷装置,包括:UV印刷组件,在印刷输送方向上设于前侧,其包括转墨辊及多组墨辊单元;各所述墨辊单元包括依次接触配合的墨盒辊、出墨辊、均墨辊、着墨辊以及版辊;所述版辊与转墨辊接触配合;所述均墨辊设有与之接触配合的炼墨辊;UV固化组件,在印刷输送方向上设于后侧,其包括:电热机、固定挡板、防护罩、干燥室、散热口、出料口、传送带、平面台、转动轴和卡夹装置;电源箱,电源箱设置于UV油墨印刷组件和UV油墨固化组件下部,起到支撑与供电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完全消除热转印印刷的缺陷且设置具有夹持固化干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转印具有的成本高、印刷不清晰以及固化干燥不均匀等问题。

A UV printing ink printing device

A UV printing ink printing device, including: a UV printing component, in the front of the printing and conveying direction, including a roller and a plurality of sets of ink rollers. The ink roller unit includes the ink box roll, the ink outlet roller, the ink roller, the ink roller, and the plate roller, which are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the plat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roller and the ink roller. There is an ink roller with contact with it; UV curing component is placed on the back side in the direction of printing and conveying, which includes an electric heater, a fixed baffle, a protective cover, a drying chamber, a heat sink, a feed outlet, a conveyor belt, a plane, a rotating shaft and a clamp device, and the power box and the power box are set on the UV ink printing component and the UV ink cur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mponent plays the role of support and power supply; the invention can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defects of hot transfer printing and set with a clamping and curing drying devic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high cost, unclear printing and unevenness of curing and drying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油墨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UV油墨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UV油墨(即紫外光固化油墨)是指在紫外线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UV油墨因印刷效果好、效率高、易干燥等特点,在印刷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UV油墨,热转印仍是各行业采用的主流印刷技术,这种印刷技术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却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印刷成本高、模具费很高、模具更换时冷却停止时间长、耗材需要较大库存,且模具热容量大、环境负荷大。其次,印刷清晰度经常不一致、印刷色带利用率很低,不适于印刷极小文字,文字缺划或缺乏鲜明性,印刷使用后油墨的处理增加环境负荷。又次,印刷油墨容易发生剥落造成对环境及产品相互间的污染。再者,不能进行多色、套色印刷,特别是实行条形码化、二维码化有困难。因此,如何改进印刷技术,以消除上述印刷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对于UV油墨印刷层固化干燥装置,是一种通过紫外光干燥、固化油墨的一种印刷工艺,需要含有光敏剂的油墨与UV固化灯相配合,目前UV油墨已经涵盖胶印、丝网、喷墨、移印等领域,传统印刷界泛指的UV是印品效果工艺,就是在一张印上你想要的图案上面过上一层光油,有亮光、哑光、镶嵌晶体、金葱粉等,通过卡条可以对印刷层进行加速干燥。但现有的UV油墨印刷层固化干燥装置,在进行干燥时无法对其进行固定,因此容易造成干燥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完全消除热转印印刷的缺陷且设置具有夹持固化干燥装置的UV油墨印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转印具有的成本高、印刷不清晰以及固化干燥不均匀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V印刷机,包括:UV印刷组件,在印刷输送方向上设于前侧,其包括转墨辊及多组墨辊单元;各所述墨辊单元包括依次接触配合的墨盒辊、出墨辊、均墨辊、着墨辊以及版辊;所述版辊与转墨辊接触配合,其上的模版为胶版;所述均墨辊设有与之接触配合的炼墨辊;UV固化组件,在印刷输送方向上设于后侧,其包括:电热机、固定挡板、防护罩、干燥室、散热口、出料口、传送带、平面台、转动轴和卡夹装置,所述干燥室上设有电热机,所述干燥室旁固定设有散热口,所述防护罩和干燥室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和出料口连接,所述平面台上固定设有干燥室,所述传送带与平面台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干燥室内设有卡夹装置;电源箱,电源箱设置于UV油墨印刷组件和UV油墨固化组件下部,起到支撑与供电作用;所述电源箱内设置有电源线、伺服电机和气缸;所述电源箱内侧壁上设置有电源箱通风口,电源箱底部设置有底座脚架,电源箱前表面设置有滑动杆、控制按钮和工作指示灯;所述电源箱上设有滑动杆,所述电源箱和控制按钮连接。优选地,所述卡夹装置由上传送皮带、第一个转动轮、第二个转动轮、第三个转动轮、第四个转动轮、下传送皮带、卡条组成,所述第一个转动轮和第二个转动轮通过上传送皮带连接,所述第三个转动轮和第四个转动轮通过下传送皮带,所述上传送皮带和下传送皮带之间固定设有卡条。优选地,所述电热机与固定挡板通过螺栓连接,起到紧固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平面台和电源箱通过电源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源箱和工作指示灯通过电源线连接。优选地,所述转墨辊为主动辊,其由伺服电机通过一级齿轮驱动,所述转墨辊通过二级齿轮带动所述版辊,所述版辊通过三级齿轮带动所述着墨辊,所述着墨辊通过四级齿轮带动所述均墨辊,所述均墨辊通过摩擦力带动所述炼墨辊,所述墨盒辊和出墨辊由气缸驱动。优选地,所述炼墨辊包括第一炼墨辊和第二炼墨辊,所述第一炼墨辊和第二炼墨辊分别与所述均墨辊接触配合。优选地,所述UV印刷组件设有印刷材料支承辊,包括位于中间的印刷支承辊,以及位于所述印刷支承辊两侧的导向支承辊,所述印刷支承辊的支承高度高于所述导向支承辊,所述印刷材料从转墨辊与印刷支承辊之间通过时进行印刷。优选地,所述导向支承辊的输出端与传送带高度一致,经导向支承辊输出的印刷后的印刷材料经传送带进入UV固化组件进行固化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UV油墨印刷干燥装置采用油墨印刷与夹持固定固化干燥相结合的UV印刷方式,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热转印印刷方式,与热转印技术相比,可大幅降低印刷成本,且印刷版使用时简单方便,印字鲜明清晰,可避免识别错误,并实现多色、套色印刷以及条形码化和二维码化,从而解决了热转印印刷的缺陷,能更好的配合工业化生产,提高印刷效果及质量。并且通过在固化组件内设置卡夹装置,能够对UV油墨印刷层进行固定干燥,在固定的同时,可以通过对滑动杆进行控制,对其进行加速或缓慢的干燥,实现了通过人工操控,来改变干燥速度,使得干燥更为均匀,更进一步提高了印刷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UV油墨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UV油墨印刷装置的一组墨辊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UV油墨印刷装置的一种卡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墨盒辊、2为出墨辊、3为第一炼墨辊、4为第二炼墨辊、5为均墨辊、6为着墨辊7为版辊、8为转墨辊、12为印刷支承辊、13为导向支承辊、21为螺栓、22为电热机、23为固定挡板、24为防护罩、25为干燥室、26为散热口、27为出料口、28为传送带、29为平面台、30为转动轴、32为电源箱通风口、33为底座脚架、34为电源箱、35为滑动杆、36为控制按钮、37为卡夹装置、38为工作指示灯、3701为上传送皮带、3702为第一个转动轮、3703为第二个转动轮、3704为第三个转动轮、3705为第四个转动轮、3706下传送皮带、3707为卡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UV油墨印刷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方法做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UV油墨印刷装置主要由UV印刷组件、UV固化组件和电源箱34三部分组成,其中UV印刷组件在印刷材料输送方向上位于前侧,UV固化组件位于UV印刷组件后侧,电源箱34设置于UV油墨印刷组件和UV油墨固化组件下部,起到支撑与供电作用,其中UV印刷组件、UV固化组件设计为前后对应、对接或者与电源箱34一体的结构形式。所述UV印刷组件主要由转墨辊8及三组墨辊单元组成,各墨辊单元分别由墨盒辊1、出墨辊2、第一炼墨辊3、第二炼墨辊4、均墨辊5、着墨辊6、版辊7组成,第一炼墨辊3和第二炼墨辊4的作用是将油墨均匀的附在均墨辊5上,均墨辊5可前后滚动,设置两炼墨辊更容易让油墨均匀的附着在均墨辊5上。所述UV印刷组件的结构组成包括:电热机22、固定挡板23、防护罩24、干燥室25、散热口26、出料口27、传送带28、平面台29、转动轴30和卡夹装置37;所述干燥室5固定设置于平面台29上,所述电热机22设置于干燥室25上,所述干燥室25旁固定设有散热口26,所述防护罩24和干燥室25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24和出料口27连接,所述传送带28与平面台29通过转动轴30连接,所述干燥室25内设有卡夹装置37。电源箱34,电源箱34设置于UV油墨印刷组件和UV油墨固化组件下部,起到支撑与供电作用;所述电源箱34内设置有电源线、伺服电机和气缸;所述电源箱34内侧壁上设置有电源箱通风口32,电源箱34底部设置有底座脚架33,电源箱34前表面设置有滑动杆35、控制按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UV油墨印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UV油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V油墨印刷组件,在印刷输送方向上设于前侧,其包括转墨辊(8)及多组墨辊单元;各所述墨辊单元包括依次接触配合的墨盒辊(1)、出墨辊(2)、均墨辊(5)、着墨辊(6)以及版辊(7);所述版辊(7)与转墨辊(8)接触配合,其上的模版为胶版;所述均墨辊(5)设有与之接触配合的炼墨辊;UV油墨固化组件,在印刷输送方向上设于后侧,其包括电热机(22)、固定挡板(23)、防护罩(24)、干燥室(25)、散热口(26)、出料口(27)、传送带(28)、平面台(29)、转动轴(30)和卡夹装置(37);所述干燥室(25)固定设置于平面台(29)上,所述传送带(28)与平面台(29)通过转动轴(30)连接,所述干燥室(25)内设有卡夹装置(37);所述干燥室(25)上设有电热机(22),所述干燥室(25)旁固定设有散热口(26),所述防护罩(24)和干燥室(25)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24)和出料口(27)连接;电源箱(34),电源箱(34)设置于UV油墨印刷组件和UV油墨固化组件下部,起到支撑与供电作用;所述电源箱(34)内设置有电源线、伺服电机和气缸;所述电源箱(34)内侧壁上设置有电源箱通风口(32),电源箱(34)底部设置有底座脚架(33),电源箱(34)前表面设置有滑动杆(35)、控制按钮(36)和工作指示灯(3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油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V油墨印刷组件,在印刷输送方向上设于前侧,其包括转墨辊(8)及多组墨辊单元;各所述墨辊单元包括依次接触配合的墨盒辊(1)、出墨辊(2)、均墨辊(5)、着墨辊(6)以及版辊(7);所述版辊(7)与转墨辊(8)接触配合,其上的模版为胶版;所述均墨辊(5)设有与之接触配合的炼墨辊;UV油墨固化组件,在印刷输送方向上设于后侧,其包括电热机(22)、固定挡板(23)、防护罩(24)、干燥室(25)、散热口(26)、出料口(27)、传送带(28)、平面台(29)、转动轴(30)和卡夹装置(37);所述干燥室(25)固定设置于平面台(29)上,所述传送带(28)与平面台(29)通过转动轴(30)连接,所述干燥室(25)内设有卡夹装置(37);所述干燥室(25)上设有电热机(22),所述干燥室(25)旁固定设有散热口(26),所述防护罩(24)和干燥室(25)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24)和出料口(27)连接;电源箱(34),电源箱(34)设置于UV油墨印刷组件和UV油墨固化组件下部,起到支撑与供电作用;所述电源箱(34)内设置有电源线、伺服电机和气缸;所述电源箱(34)内侧壁上设置有电源箱通风口(32),电源箱(34)底部设置有底座脚架(33),电源箱(34)前表面设置有滑动杆(35)、控制按钮(36)和工作指示灯(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油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装置(37)由上传送皮带(3701)、第一个转动轮(3702)、第二个转动轮(3703)、第三个转动轮(3704)、第四个转动轮(3705)、下传送皮带(3706)、卡条(3707)组成,所述第一个转动轮(3702)和第二个转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雁卿江其闯倪洪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淮阴华新纸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