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94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锅具,该锅具包括:底座;锅盖,盖设于底座的上端;以及定位结构,包括分设于底座和锅盖、且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和锅盖分别设置定位柱和定位槽,以形成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在锅盖盖合底座时起导向定位作用,如此,能够保证锅盖准确的盖至底座上。

Cookwa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lid, a cover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and a position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 positioning column and a positioning slot, which are arranged in a base and a pot cover, and are mutually matched. By setting the positioning column and the positioning slot in the base and the pot cover, the positioning structure is formed. The positioning structure plays the role of guiding and positioning when the lid is covered with the base of the pot, so that the lid can be accurately covered on the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锅具。
技术介绍
压力锅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锅具,其包括锅体以及盖合所述锅体的上端口的锅盖,其中,锅体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内的外锅,锅盖在盖合至锅体的上端口时,锅盖的下端需要与底座的上端相互对位后固定连接(通常是扣接),如此使得设于锅盖的内盖上的密封圈与锅体的上端口之间密封配合,以使锅盖与内锅共同形成密闭的烹饪腔。然而,当前用户在使用压力锅时,在有些情形下会难以将锅盖的下端与锅体的上端准确对位,为此,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在锅盖盖合至锅体的上端口时,锅盖与锅体之间难以固定,或者设于锅盖的内盖上的密封圈与锅体的上端口之间密封性有问题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锅盖,旨在使得锅盖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能够准确对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锅具,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呈环形设置,其外周沿设有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延伸并向上凸出的环形套接部;锅盖,所述锅盖的下端与所述环形套接部套接配合,以封盖所述底座;以及,至少两组定位结构,每一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设于所述底座和锅盖、且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槽,并且所述两组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呈非对称分布,并且所述两组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结构相异。优选地,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锅盖的下端。优选地,所述锅盖包括盖板、以及自所述盖板向下延伸的环形侧板,所述环形侧板的下端设有先向内翻折的内翻边,所述内翻边的远离所述环形侧板的一端向下翻折有上翻边,所述上翻边的内侧面具有凹陷以形成所述定位槽。优选地,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之间为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设置。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自由端呈渐缩设置。优选地,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设置。优选地,所述锅具为压力锅或者电饭煲。本技术通过在底座和锅盖上分别设置定位柱和定位槽,以形成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在锅盖与底座盖合时起定位导向作用,如此,保证了锅盖能够准确的盖至底座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锅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锅具,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锅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锅具可以是压力锅或者电饭煲。以下以压力锅为例进行说明:该压力锅100包括锅体和盖合锅体的上端口的锅盖20,锅体包括底座10(图示中为底座10的一部分具体为外壳罩)以及设于底座10内的外锅(未图示),锅盖20在盖合至锅体的上端口时,锅盖20的下端需要与底座10的上端相互对位后固定连接,通常是采用扣合方式固定。为了使锅盖20的下端与底座10的上端能够准确对位,而在底座10和锅盖20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30。具体的,该定位结构30包括分设于底座10和锅盖20、并且相互配合的定位柱31和定位槽32。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柱31可以设置在底座10上,对应地,定位槽32设置在锅盖20上;定位柱31也可以设置在锅盖20上,对应地,定位槽32设置在底座10上;当然,定位柱31和定位槽32可以同时存在锅盖20和底座10上。在锅盖10盖设于底座10上时,该定位结构30不仅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防呆作用,也即可以避免锅盖20反向盖设于底座10上的问题发生,从而确保了锅盖20能够准确的盖至底座10上,进而保证了压力锅100的密封性,提高了压力锅100的安全性。上述压力锅100可以是常规的圆形压力锅,也可以是非常规的椭圆形压力锅,其中,对于椭圆形压力锅,因为在盖合时,必须要求锅盖20的长轴和短轴对应与底座10的长轴和短轴对位,如此使得椭圆形压力锅,在锅盖20盖合至锅体10上时,对于锅盖20与底座10之间的对位要求尤为严格,为此对于上述定位结构30的需求尤为迫切。上述锅盖20与底座10之间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是铰接的,其中,当上述锅盖20与底座10之间是分离的时,在将锅盖20盖合至锅体上时,锅盖20的下端与底座10的上端对位完全依赖定位结构30进行对位;当上述锅盖20与底座10之间是铰接的时,正常情况下,只要翻转上述锅盖20盖合至锅体的上端口,锅盖20的下端就能与底座10的上端进行对位,然而,当锅盖20与底座10之间的铰接处发生松动时,同样需要借助上述定位结构30进行定位。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和图3,优选将定位柱31设置于底座10上,相对应地,将定位槽32设置于锅盖20的下端。具体的,上述底座10具有朝向锅盖20的上表面11,定位柱31凸设于上表面11设置;上述锅盖20包括盖板21、自盖板21向下延伸的环形侧板22;该环形侧板22的下端设有先向内翻折的内翻边23,并且内翻边23的远离环形侧板22的一端向上翻折有上翻边24,该上翻边24的内侧面部分凹陷以形成上述定位槽32。锅盖20盖至底座10上端时,环形侧板22远离盖板21的侧缘与底座10的上表面11抵接,与此同时,底座10上的定位柱31插至定位槽32中,并且定位柱31位于环形侧板22的内侧。显然,上述的定位槽31还可以凹设于环形侧板22的外壁面。锅盖20盖至底座10上端时,底座10上的定位柱31插至定位槽32中,并且定位柱31位于环形侧板22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位柱31与底座10优选采用一体成型设置。如此设置,能够减少底座10的加工工序,进而有利于提高锅盖20的生产效率。上述的定位柱31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设置,相应地,定位槽32与定位柱31的形状适配。为了方便定位柱31插接至定位槽32中,上述的定位柱31和定位槽32采用间隙配合。如此设置,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锅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呈环形设置,其外周沿设有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延伸并向上凸出的环形套接部;锅盖,所述锅盖的下端与所述环形套接部套接配合,以封盖所述底座;以及,至少两组定位结构,每一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设于所述底座和锅盖、且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槽,并且所述两组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呈非对称分布,并且所述两组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结构相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呈环形设置,其外周沿设有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延伸并向上凸出的环形套接部;锅盖,所述锅盖的下端与所述环形套接部套接配合,以封盖所述底座;以及,至少两组定位结构,每一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设于所述底座和锅盖、且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槽,并且所述两组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呈非对称分布,并且所述两组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结构相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锅盖的下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盖板、以及自所述盖板向下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何柏锋梅若愚潘典国刘小凯龚俭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