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米和亚微米级奥氏体晶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797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米和亚微米级奥氏体晶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低碳钢经冶炼,浇铸成铸坯;然后轧制成热轧板坯,空冷至室温;(2)将热轧板坯加热至500℃保温1~2h后,进行5~10道次轧制,累计压下量为70%~90%,获得温轧板坯;(3)利用温轧板坯加工热模拟试样,通过热-力模拟试验机以20~100℃/s的速度加热至700~800℃,沿垂直温轧轧制方向或平行温轧轧制方向变形32%~80%,之后升温至900℃,保温1s,获得奥氏体晶粒尺寸为3~0.3μ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相对简单,可操作性较强,能够在现有轧制生产线上获得实现,工业应用前景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科学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超细晶材料由于具有强度及塑性方面特有的综合优势,成为各国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 点。对于传统的钢铁材料来说,有关其晶粒超细化的研究也在广泛而深入的展开。到现在为 止,对钢铁材料的晶粒细化也如其他有色金属如铜、铝等一样深入至纳米级别,但是由于受 到轧机等设备能力或者本身工艺复杂性等问题的限制,使得如马氏体冷轧再退火,等通道挤 压(ECAP)和累计叠轧(ARB)等实现纳米晶钢等需要较大低温形变量的超细化工艺的广泛应用 大大折扣;而从实际应用和工业化推广的角度考虑,将钢铁材料的晶粒细化至l l(Him的工 艺方法始终还是所有晶粒细化方法中的主流,其中最典型和有效的当属TMCP,即控制轧制 与控制冷却工艺。TMCP之所以在众多工艺中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该 工艺是通过对Y—a相变过程进行控制,能够保证所需工艺参数在现代轧制生产线所能提供的 范围之内,比如利用TMCP即使需要较大的变形量,但由于可以同时调节变形温度、变形速 率及中间冷却等其他相关因素使得变形处于相对较高的温度区域,且能够最终保证产品的性 能要求,这样便大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米和亚微米级奥氏体晶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低碳钢的化学组成成分并冶炼,浇铸成铸坯;然后轧制成热轧板坯,空冷至室温;(2)将空冷后的热轧板坯加热至500℃保温1~2h后,进行5~10道次轧制,累计压下量为70%~90%,获得温轧板坯;(3)利用温轧板坯加工热模拟试样,通过热-力模拟试验机以20~100℃/s的速度加热至700~800℃,沿垂直温轧轧制方向或平行温轧轧制方向变形32%~80%,之后升温至900℃,保温1s,获得奥氏体晶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林秀姚圣杰刘相华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