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7807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运输起点和终点所在的工作台之间设置地面导轨,在工作台上设置一条桌面导轨;步骤2:位于取物工作台的桌面机器人从取物工作台上的取物指定位置抓取物体;步骤3:移动机器人沿地面导轨移动并抓取物体运输至另一工作台;步骤4:位于放物工作台的桌面机器人抓取物体后,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放物指定位置,完成物体在工作台之间的运输。通过桌面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的协同完成自动化实验室物体的定时、定点运输,其中桌面机器人负责物体短距离的取放,移动机器人利用导轨以及地标完成物体的长距离运输,配合充电区域的设置,实现自动化实验室全天候的运输。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intelligent laboratory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bot carry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intelligent laboratory.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set a ground guide between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 of the station, set a table guide on the worktable; step 2: the desktop robot at the extract table is taken from the table of the extract. The object is at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to grab the object; step 3: the mobile robot moves along the ground guide and grabs the object to another worktable; step 4: after the desktop robot in the table of the discharge worktable grabs the object, it move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discharge table and completes the transportation between the worktable. Through the collaboration of desktop robot and mobile robot to complete the timing and fixed-point transportation of the automatic laboratory object, the desktop robo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hort distance of the object. The mobile robot uses the guideway and the landmark to carry out the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of the object, and the setting of the charging area, realizing the all-weather of the automation laboratory.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提出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将“智能制造”作为一个主攻方向,但目前都基本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自动化工业实验室具有许多优点,可以节省人员执行重复任务时间、确保安全性、减少员工培训需求、减少人为错误以及提高生产力和实验精度。工业实验室的自动化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其发展引起了工作流程的巨大变化。在这次变革中,为了完成自动化实验室中相对简单、重复性大但精度要求高的任务,移动机器人受到特别关注。在实验室中,移动机器人在执行搬运任务过程中的自主导航大多数是通过路径规划来完成。然而路径规划本身具有的不稳定性与路线随机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陷。同时,在实验室中,移动机器人执行运输任务时发生故障,运输任务多数只能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与系统,通过桌面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的协同完成自动化实验室物体的定时、定点运输,其中桌面机器人负责物体短距离的取放,移动机器人利用导轨以及地标完成物体的长距离运输,配合导轨和充电区域的设置,实现自动化实验室全天候的运输。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运输起点和终点所在的工作台之间设置地面导轨,在工作台上设置一条桌面导轨、取物指定位置、暂放取物位置以及放物指定位置,利用远程控制器发送取物指令;利用远程控制器向移动机器人和桌面控制器发送取物指令,令移动机器人移动至取物工作台,令桌面机器人移动至取物指定位置开始取物任务;所述桌面导轨设置于工作台中间,所述取物指定位置、暂放取物位置以及放物指定位置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所述取物指定位置、暂放取物位置以及放物指定位置上均设置有光敏传感器,且所述光敏传感器与工作台上的桌面控制器相连;所述工作台的暂放取物位置边缘设有测距传感接收器;所述取物指令是指将物体从取物指定位置运送至放物指定位置;步骤2:位于取物工作台的桌面机器人接收取物指令,沿桌面导轨依据光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从取物工作台上的取物指定位置抓取物体后,放至取物工作台的第一暂放指定位置;步骤3:移动机器人接收取物指令,沿地面导轨移动至取物工作台暂放指定位置的边缘,当取物工作台的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信号满足抓物距离时,移动机器人抓取物体;沿地面导轨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第二暂放指定位置的边缘,当放物工作台的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信号满足放物距离时,将抓取的物体放至放物工作台的第二暂放指定位置;步骤4:位于放物工作台的桌面机器人接收取物指令,沿桌面导轨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第二暂放指定位置,抓取物体后,依据光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放物指定位置,完成物体在工作台之间的运输。进一步地,依据移动机器人经过地面导轨上等间距设置的具有唯一ID的地标,判断移动机器人是否发生故障,具体过程如下:移动机器人实时地将通过地面导轨的地标信息返回给远程控制器,当移动机器人返回通过地标a的信息后,若未在指定时间范围内返回通过下一个地标a+1的信息时,远程控制器判断当前移动机器人发生故障,并根据地标a和下一个地标a+1的位置,判断出故障移动机器人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地,当移动机器人在地面轨道发生故障时,远程控制器发送道岔开启指令,将地面轨道上的道岔开启,并发送牵引指令至与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位于同一地面轨道的备用移动机器人,令备用移动机器人移动至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所在位置区域,启动备用移动机器人底座的电磁吸引装置,吸附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将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沿地面导轨通过道岔牵引至移动机器人待维修区域;相邻的地面导轨之间设有电控道岔,且移动机器人待维修区域与地面导轨之间设置有电控道岔;所述备用移动机器人位于备用机器人等待区域,所述备用机器人等待区域位于运输任务起点处,且与地面导轨连通。进一步地,当备用移动机器人到达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经过的最后一个地标a后,打开备用移动机器人的车载双目相机ZED,测量出与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依据所测得的距离,令备用移动机器人靠近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进一步地,当执行运输任务的移动机器人发生故障,被牵引至维修区域的同时,远程控制器发送指令给同一轨道的处于空闲状态的备用机器人代替故障机器人执行运输任务。进一步地,在运输任务起点与终点之间设置充电导轨,且充电导轨与地面导轨连通,在充电导轨上设置移动机器人充电区域;当移动机器人完成一次运输任务后,移动机器人根据自身电量做出以下决策:若移动机器人电量大于25%,则沿地面导轨原路返回,等待下一次运输任务;若移动机器人电量小于等于25%,则移动机器人沿地面导轨移动至充电导轨上,达到移动机器人充电区域进行,并将充电信息反馈给远程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器人待维修区域与充电导轨连通,位于移动机器人待维修区域中的备用机器人电量若低于25%,则沿充电导轨进入移动机器人充电区域充电,否则,沿充电导轨进入位于运输任务起点处的备用机器人等待区域。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系统,包括桌面机器人、桌面控制器、移动机器人、导轨以及远程控制器;所述导轨包括桌面导轨和地面导轨,相邻的地面导轨之间设有电控道岔,且地面导轨上间隔设置有具有唯一ID的地标;所述桌面控制器、移动机器人和导轨上的电控道岔均与所述远程控制器进行通信;所述桌面机器人设置于工作台上,受控于桌面控制器,沿工作台上的桌面导轨移动,工作台上设置有固定的取、放物位置,且取、放物位置上设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桌面控制器相连;工作台上设有固定取、放物位置的侧边设置有测距传感接收器;所述移动机器人上设有测距传感器,设置于地面,沿地面上的地面导轨移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机器人充电区域和备用机器人等待区域;所述移动机器人充电区域设置于运输任务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之间的充电导轨上,所述充电导轨与备用机器人等待区域导轨连通,且所述备用机器人等待区域导轨与地面导轨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机器人待维修区域,所述移动机器人待维修区域与地面导轨之间设置有电控道岔,且移动机器人基座上设置有地磁吸引装置和车载双目相机ZED,所述车载双目ZED设置在机器人的基座上方。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与系统,通过桌面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的协同完成自动化实验室物体的定时、定点运输,其中桌面机器人负责物体短距离的取放,移动机器人利用导轨以及地标完成物体的长距离运输,配合充电区域的设置,实现自动化实验室全天候的运输,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实验室科研中很多任务。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点:(1)移动机器人利用导轨实现了物体的远距离定向运输,避免了复杂的路径规划算法以及其算法的不稳定性,提高了运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多类型机器人协同工作,分工明确,桌面机器人负责物体短距离的取放,移动机器人利负责物体的长距离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3)利用地面导轨和地标的组合,对移动机器人的位置以及运输任务进行简单而有效地实时监控,为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移动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运输区域中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与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运输起点和终点所在的工作台之间设置地面导轨,在工作台上设置一条桌面导轨、取物指定位置、暂放取物位置以及放物指定位置,利用远程控制器发送取物指令;所述桌面导轨设置于工作台中间,所述取物指定位置、暂放取物位置以及放物指定位置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所述取物指定位置、暂放取物位置以及放物指定位置上均设置有光敏传感器,且所述光敏传感器与工作台上的桌面控制器相连;所述工作台的暂放取物位置边缘设有测距传感接收器;所述取物指令是指将物体从取物指定位置运送至放物指定位置;步骤2:位于取物工作台的桌面机器人接收取物指令,沿桌面导轨依据光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从取物工作台上的取物指定位置抓取物体后,放至取物工作台的第一暂放指定位置;步骤3:移动机器人接收取物指令,沿地面导轨移动至取物工作台暂放指定位置的边缘,当取物工作台的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信号满足抓物距离时,移动机器人抓取物体;沿地面导轨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第二暂放指定位置的边缘,当放物工作台的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信号满足放物距离时,将抓取的物体放至放物工作台的第二暂放指定位置;步骤4:位于放物工作台的桌面机器人接收取物指令,沿桌面导轨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第二暂放指定位置,抓取物体后,依据光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放物指定位置,完成物体在工作台之间的运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实验室机器人运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运输起点和终点所在的工作台之间设置地面导轨,在工作台上设置一条桌面导轨、取物指定位置、暂放取物位置以及放物指定位置,利用远程控制器发送取物指令;所述桌面导轨设置于工作台中间,所述取物指定位置、暂放取物位置以及放物指定位置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所述取物指定位置、暂放取物位置以及放物指定位置上均设置有光敏传感器,且所述光敏传感器与工作台上的桌面控制器相连;所述工作台的暂放取物位置边缘设有测距传感接收器;所述取物指令是指将物体从取物指定位置运送至放物指定位置;步骤2:位于取物工作台的桌面机器人接收取物指令,沿桌面导轨依据光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从取物工作台上的取物指定位置抓取物体后,放至取物工作台的第一暂放指定位置;步骤3:移动机器人接收取物指令,沿地面导轨移动至取物工作台暂放指定位置的边缘,当取物工作台的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信号满足抓物距离时,移动机器人抓取物体;沿地面导轨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第二暂放指定位置的边缘,当放物工作台的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信号满足放物距离时,将抓取的物体放至放物工作台的第二暂放指定位置;步骤4:位于放物工作台的桌面机器人接收取物指令,沿桌面导轨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第二暂放指定位置,抓取物体后,依据光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移动至放物工作台的放物指定位置,完成物体在工作台之间的运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移动机器人经过地面导轨上等间距设置的具有唯一ID的地标,判断移动机器人是否发生故障,具体过程如下:移动机器人实时地将通过地面导轨的地标信息返回给远程控制器,当移动机器人返回通过地标a的信息后,若未在指定时间范围内返回通过下一个地标a+1的信息时,远程控制器判断当前移动机器人发生故障,并根据地标a和下一个地标a+1的位置,判断出故障移动机器人所在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移动机器人在地面轨道发生故障时,远程控制器发送道岔开启指令,将地面轨道上的道岔开启,并发送牵引指令至与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位于同一地面轨道的备用移动机器人,令备用移动机器人移动至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所在位置区域,启动备用移动机器人底座的电磁吸引装置,吸附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将发生故障的移动机器人沿地面导轨通过道岔牵引至移动机器人待维修区域;相邻的地面导轨之间设有电控道岔,且移动机器人待维修区域与地面导轨之间设置有电控道岔;所述备用移动机器人位于备用机器人等待区域,所述备用机器人等待区域位于运输任务起点处,且与地面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李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