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512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通过采用两组水冷结构对空压机的气缸进行冷却,提高了水冷的效果,另外因为两组水冷结构是相互独立,可以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通入不同的冷却介质,可以降低冷却成本以及提高冷却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却管道设计合理能够均匀有效地对机头进行散热,相对与现有的气缸散热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组装方便,加工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A kind of air compressor cylinder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ling structure of air compressor cylinder. By using two sets of water cooling structure to cool the cylinder of the air compressor, the effect of water cooling is improved.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two sets of water cooling structures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different cooling medials can be enter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ctual conditions, which can reduce the cooling cost and improve the cooling cost. The cooling pip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heat the head evenly and effectively, and relative to the existing cooling method of the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and the assembly is convenient, the processing cost is low, and it has a large market vi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
本技术空压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空压机中,散热成为空压机是否能够长时间工作的一个重要参数,良好的散热能够提高空压机的工作寿命以及减少大功率工作时对空压机的影响。气缸正式整个空压机中发热最严重一个部分,因为压缩空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所以在对空压机进行散热时,重点就是对空压机的气缸进行散热。但是,目前上大部分的空压机都是采用风冷的方式对空压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非常差,不仅如此,还容易引起空气机整体的抖动,严重影响使用的效果,而目前较少设备采用的水冷结构,因为水冷结构的设置不合理,一方面造成生产成本过大,即形成水冷管道的过程会影响空压机的本身质量以及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还会使得冷却效果相比现有的风冷效果还要差,使得这种散热方式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水冷这种冷却方式更好地跟空压机的气缸结合起来,提供一种既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可靠的水冷管道,又能够对气缸进行良好的散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包括有气缸本体、气缸盖垫、气缸盖和缸头水盖,所述的气缸本体上方设置有气缸盖垫,所述的气缸盖垫上方设置有气缸盖,所述的气缸盖上方设置有缸头水盖,所述的气缸本体的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的第一冷却管道设置在气缸本体的两侧和上部并连成一通路。通过在气缸本体中对气缸中的活塞通道的两侧布置了第一冷却管道,能够均匀地对气缸的整体进行散热,另外还能够对气缸本体的上部进行散热,为均匀散热提供了良好的散热管道。优选的,第一冷却管道的管道口为对称设置在气缸本体两侧边,设置在气缸本体两侧的管道为完全嵌于气缸本体内部,设置在气缸本体上部的管道为部分嵌于气缸本体。冷却液的进出口设置在两侧,即能保证第一冷却管道能够在管道设置时,对气缸本体的活塞通道附近进行完全设置,方便走线,另外对称设置能够减少气缸本体下部的冷却管道设置,减少加工的麻烦,即从一方面减少相加工的成本,而对于气缸本体上部进行部分嵌于气缸本体,即管道裸露在气缸本体外,则是为了加工的方便,也是能够减少加工的成本。优选的,第一冷却管道中位于气缸本体上部的管道绕气缸本体的中心进行设置。对中心进行管道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对气缸本体进行散热,因为气缸本体越靠近上部,则发热越大,越靠近活塞通道,发热也就越大,所以对气缸本体的中部进行围绕,能够更好地对高发热区进行散热。优选的,气缸盖垫的中部具有通孔。气缸盖垫的中部主要是为了让气缸本体内部的活塞结构进行通过,同时气缸盖垫还能够与气缸本体的上部部分嵌于的气缸本体的管道进行结合,密封裸露在外的部分,使得气缸本体的中对的第一冷却管道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优选的,气缸盖上设置有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的第二冷却管道的管道口相邻设置。因为气缸盖的体积小,且发热最严重,故使得走线需要较为复杂,进出口设置在相邻的位置能够使得第二冷却管道能够完整围绕气缸盖设置,且不重复设置,达到均匀散热的效果。优选的,第二冷却管道为围绕气缸盖中心进行波浪形状设置。波浪设置的目的在于能够尽可能地延长冷却管道的长度,对气缸盖进行更好的散热,而且波浪设置能够不对某一区域进行重复设置,且可以保证气缸盖中部的完整包围。优选的,波浪形状数为4,所述的第二冷却管道为部分嵌于气缸盖中。在这种波浪数的设置下,气缸盖能够兼顾较好的散热效果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第二冷却管道部分嵌于气缸盖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加工。优选的,气缸本体、气缸盖垫、气缸盖和缸头水盖间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胶。密封胶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气密性。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散热效果较好。因为对气缸本体以及气缸盖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以及第二冷却管道,通过两个管道的配合,能够对气缸进行较为平均以及较为快速的冷却,且通过合理的管道走向设置,不仅不影响空压机的正常工作,对散热效果还具有较大的提升。2.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本冷却结构中,不存在较为困难的深加工步骤,因为部分管道是直接半开放形成,其余的管道可以通过半开放的管道所开的结构进行继续加工,均为普通加工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整体管道为嵌入的工艺相对简单,加工成本低。3.安装方便,设备可靠性强。安装过程中与传统的空压机安装过程相同,均为通过螺栓固定,且在连接处设置密封胶,因为安装过程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压合,就会使得某些半裸露的管道形成封闭管道,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安装步骤,安装方便,且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的气缸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的气缸盖垫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的气缸盖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为气缸本体,11为第一冷却管道,12为第一冷却管道的管道口,2为气缸盖垫,21为气缸盖垫通孔,3为气缸盖,31为第二冷却管道,32为第二冷却管道的管道口,4为缸头水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4所示,气缸本体1中部设置有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活塞通道,并且气缸盖垫2中设置有气缸盖垫通孔21,该通孔的大小与活塞通道大小匹配,气缸盖3一侧设置有盲孔,盲孔的大小与活塞通道大小匹配。在气缸本体1中,气缸本体1的对称两侧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的管道口12,第一冷却管道11首先沿着气缸本体1两侧向上设置,因为气缸本体1中部具有活塞管道,所以第一冷却管道11不能够设置地太靠中心但是又要尽可能地贴近中心的活塞管道,本实施中管第一冷却管道11与活塞通道之间的距离为5mm。第一冷却管道11沿着活塞管道向上设置,到达气缸本体1的上部,因为气缸本体1上部具有活塞通道的通孔,所以第一水冷管道需要围绕着通孔进行设置,设置的最短距离为5mm,设置形状为半矩形结构,且在上部的第一冷却管道11为部分嵌于气缸本体1中,即管道的一部分结构在气缸本体1表面形成,另一部分为开放结构。通过半矩形结构,第一冷却管道11能够回到对称的气缸本体1的侧面位置,再沿着与之对称的侧边管道进行设置,与即完成第一冷却管道11的布置。完成后在安装的过程中,将气缸盖垫2放置在气缸本体1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完成第一冷却管道11的密封。气缸盖3上的第二冷却管道的管道口32为并列设置,第二冷却管道31设置在气缸盖3具有盲孔的另一面,且第二冷却管道31的设置形式为四波浪结构,均为部分嵌入气缸盖3中,四波浪围绕着气缸盖3中部的盲孔设置成中心对称的结构。缸头水盖4上设置有与气缸盖3匹配的螺孔,气缸盖3上也设置有气缸盖垫2和气缸本体1相匹配的螺孔,整体通过螺栓连接,并且在连接纯均设置有密封胶。在进行工作时,气缸内的活塞正常进行气体压缩,在第一冷却管道11内,可以使用冷却机油进行冷却,因为冷却机油的比热容大,能够较为稳定地进行气缸本体1的冷却,且不对气缸本体1造成伤害。而第二冷却管道31因为不涉及到较为重要的部件,且第二冷却管道31设置在气缸盖3中,因为气缸盖3相对与气缸本体1发热更严重,但是制造成本较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气缸本体(1)、气缸盖垫(2)、气缸盖(3)和缸头水盖(4),所述的气缸本体(1)上方设置有气缸盖垫(2),所述的气缸盖垫(2)上方设置有气缸盖(3),所述的气缸盖(3)上方设置有缸头水盖(4),所述的气缸本体(1)的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11),所述的第一冷却管道(11)设置在气缸本体(1)的两侧和上部并连成一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气缸本体(1)、气缸盖垫(2)、气缸盖(3)和缸头水盖(4),所述的气缸本体(1)上方设置有气缸盖垫(2),所述的气缸盖垫(2)上方设置有气缸盖(3),所述的气缸盖(3)上方设置有缸头水盖(4),所述的气缸本体(1)的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11),所述的第一冷却管道(11)设置在气缸本体(1)的两侧和上部并连成一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却管道的管道口(12)为对称设置在气缸本体(1)两侧边,设置在气缸本体(1)两侧的管道为完全嵌于气缸本体(1)内部,设置在气缸本体(1)上部的管道为部分嵌于气缸本体(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压机气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却管道(11)中位于气缸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螺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