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internal pipe heat exchange pile and heat exchange pile structure of inner pipe. The method includes core detection hole, heat transfer tube and backfilling slurry based on existing pile foundation. The diameter of core detection hole is 100~150mm. The form of core detection hole in core detection hole can be the first sealed type U loop loop; second kinds of inside and outside same inside and outside are identical. In the form of the heart circle, the inner pipe is the outlet pipe and the outer pipe is the water inlet pipe, or between the third two core coring holes, a loop is formed through the pipeline embedded at the pile end. The advantages and effect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using the core detection hole of the existing pile foundation, a heat transfer tube is embedded in the core detecting hole to form an energy pile. The construction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or affect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of the pile foundation. The scheme is simple and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及内埋管热交换桩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埋管地源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土壤、地下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埋设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与建筑物完成热交换的一种技术。能量桩(又称热交换桩、能源桩)是将桩基础与地源热泵相结合,既可以承载上部建筑物结构,同时利用浅层地温能为建筑空间提供能源,克服传统竖直钻孔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钻孔施工费用相对较高等方面的不足,降低地源热泵系统的占地面积、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桩埋螺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的地热换热器的传热方法”(专利号:ZL200810159583.7),公开了一种在建筑物基础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上绑扎埋设螺旋管式传热管,地源热泵传热管埋设与建筑物桩基础打设同时进行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同时施工传热管埋设和钻孔灌注桩,将地源热泵施工与常规建筑桩基础施工结合在一起,省去了专门的钻孔埋设传热管,降低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初始投资,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施工方便便捷。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基于既有大直径灌注桩取芯检测孔,在所述大直径灌注桩取芯检测孔内先埋设传热管、再回灌混凝土材料,形成桩埋管形式的热交换桩;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步骤:S1、根据既有取芯检测孔的位置、个数及直径情况,确定传热管型号、传热管埋管循环回路、以及回填浆液类型参数;所述传热管埋管循环回路包括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封闭式U型循环回路;第二种、内、外同心圆套管循环回路,内管为出水管、外管为进水管;第三种、两个取芯检测孔之间,通过预埋在桩端的管路形成循环回路;S2、根据传热管循环回路形式,制作传热管循环回路连接方式;当传热管埋管形式为封闭式U型循环回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基于既有大直径灌注桩取芯检测孔,在所述大直径灌注桩取芯检测孔内先埋设传热管、再回灌混凝土材料,形成桩埋管形式的热交换桩;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步骤:S1、根据既有取芯检测孔的位置、个数及直径情况,确定传热管型号、传热管埋管循环回路、以及回填浆液类型参数;所述传热管埋管循环回路包括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封闭式U型循环回路;第二种、内、外同心圆套管循环回路,内管为出水管、外管为进水管;第三种、两个取芯检测孔之间,通过预埋在桩端的管路形成循环回路;S2、根据传热管循环回路形式,制作传热管循环回路连接方式;当传热管埋管形式为封闭式U型循环回路时,利用弯头连接两根传热管;当传热管埋管形式为内、外同心圆套管循环回路时,在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间隔格构;当传热管埋管形式为两个取芯检测孔之间,通过预埋在桩端的管路形成循环回路时,在浇筑灌注桩之前,距离桩端0.3m~0.5m位置处提前预埋设置管路通道;S3、根据所设计的传热管埋管形式,在取芯检测孔内布置传热管循环回路;S4、埋设完成传热管循环回路之后,在取芯检测孔内填筑回填浆液;S5、对传热管循环回路进行通水测试,以检测其密封性;完成单根基于既有取芯检测孔的埋管施工;S6、重复步骤S2~步骤S5,进行其它基于既有取芯检测孔的埋管施工;S7、将传热管汇集连接在一起,并与循环水泵连接,完成基于既有灌注桩取芯检测孔内埋设传热管的热交换桩的整体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填浆液为水泥砂浆和膨胀剂,水泥标号较既有混凝土灌注桩所用水泥标号高一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管为PE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传热管埋管形式为封闭式U型循环回路时,传热管路由依次连接的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进口管段、弯形接头和出口管段,其中,进口管段从灌注桩桩基取芯孔边缘垂直进入,出口管段沿桩底面竖直向上引出,进口管段与出口管段在取芯孔底面通过弯形接头连接,进口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言然,孔纲强,周杨,殷高翔,刘大鹏,曹特,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