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55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河道挡墙结构,其需要进行大面积开挖施工的问题,进而导致施工工程量大,投资高等问题,所述挡墙结构包括设置于岸边底部并且一侧与岸边贴紧配合的下墙和上墙,所述下墙整体设置于岸边底部,并且下墙的上表面低于河道正常水位高程;所述上墙整体设置于下墙之上,并且上墙的底端固定地设置于下墙的顶部,所述上墙的上表面高于河道校核水位高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主要由下墙作为上墙的支撑,这样即可避免对边坡进行大面积开挖的问题,可减少对原始工程边坡的破坏,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降低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电站河道防护的复合式挡墙结构。
技术介绍
水电站大多修建在高山峡谷地区,场地狭窄,建筑物布置时一般要利用河道场地,通过改变河道地形地貌及水流条件,来获得场地或建筑物布置空间,可能带来水流对河道岸边的冲刷,在水流长期作用下容易引起河道岸边被掏空,甚至塌岸,因此需要进行河道防护工作。为了避免水流对河道岸边的冲刷淘蚀,需要修建防护挡墙,普通挡墙一般采用单体型设计,修建时墙后边坡需要进行开挖,防护,并对墙后进行砂石土回填,对一些原始边坡较高的工程,修建挡墙时开挖防护的范围大,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大,造成工程征地范围大、环境边坡改变多,甚至引起房屋搬迁,土地赔偿,老百姓移民等系列问题,造成工程投资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河道挡墙结构,其需要进行大面积开挖施工的问题,进而导致施工工程量大,投资高等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包括设置于岸边底部并且一侧与岸边贴紧配合的下墙和上墙,所述下墙整体设置于岸边底部,并且下墙的上表面低于河道正常水位高程;所述上墙整体设置于下墙之上,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岸边底部并且一侧与岸边贴紧配合的下墙(1)和上墙(2),所述下墙(1)整体设置于岸边底部,并且下墙(1)的上表面低于河道正常水位高程(5);所述上墙(2)整体设置于下墙(1)之上,并且上墙(2)的底端固定地设置于下墙(1)的顶部,所述上墙(2)的上表面高于河道校核水位高程(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岸边底部并且一侧与岸边贴紧配合的下墙(1)和上墙(2),所述下墙(1)整体设置于岸边底部,并且下墙(1)的上表面低于河道正常水位高程(5);所述上墙(2)整体设置于下墙(1)之上,并且上墙(2)的底端固定地设置于下墙(1)的顶部,所述上墙(2)的上表面高于河道校核水位高程(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墙(2)的底端与下墙的顶部之间的接触面为凿毛面;并且在上墙(2)与下墙(1)之间连接有连接筋(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4)为HRB400级钢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脚结构(3),所述护脚结构(3)设置于下墙(1)靠近河道一侧,所述护脚结构(3)为钢筋石笼;所述钢筋石笼的体积为1~2m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结构(3)的横截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状,其一侧直角边沿与下墙(1)的边沿向贴,其另一侧直角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兴富何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