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porous adsorption automobile interior material, which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organic powder 16, 20, 110, 1, 2, 2, 0.8, 1, pentaerythritol 4, 6, three, three, salicylaniline, and oxidized polyethylene wax , sixteen alkanes 1, 2, lithium carbonate 0.1, 0.2, three allyl isocyanuric acid 2 3, alum powder 3 4. The invention does not contain toxic and harmful volatile substances, and has goo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material, and has good effect on purifying the air in th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孔吸附型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孔吸附型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PVC很坚硬,溶解性也很差,只能溶于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少数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孔吸附型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有机微粉16‑20、聚氯乙烯110‑120、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0.8‑1、季戊四醇4‑6、三丁基三氯化锡0.3‑0.5、n‑水杨酰苯胺1‑2、氧化聚乙烯蜡3‑5、十六烷酸1‑2、碳酸锂0.1‑0.2、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2‑3、明矾粉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孔吸附型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有机微粉16-20、聚氯乙烯110-120、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0.8-1、季戊四醇4-6、三丁基三氯化锡0.3-0.5、n-水杨酰苯胺1-2、氧化聚乙烯蜡3-5、十六烷酸1-2、碳酸锂0.1-0.2、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2-3、明矾粉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吸附型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微粉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硅藻土24-30、三聚氰胺0.7-1、抗坏血酸2-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0.1-0.3、泡花碱2-3;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硅藻土,送入到0.7-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35-40℃下保温1-2小时,过滤,将沉淀水洗,与泡花碱混合,在105-110℃下煅烧20-30分钟,冷却,磨成细粉,得硅藻土微粉;(2)取三聚氰胺,加入到其重量10-18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上述硅藻土微粉,送入到66-70℃的恒温水浴中,保温搅拌15-20分钟,蒸馏除去乙醇,得氰胺化微粉;(3)取抗坏血酸,加入到其重量13-2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