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洪芬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交通用玻璃微球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672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路交通用玻璃微球的生产装置,第一输送辊左右并排设置,这些第一输送辊右边设有转动的支撑棍,该支撑棍正上方对应设有转动的压坑棍;压坑棍的外圆面沿周向和轴向排列有压坑凸起,压坑棍右边左右并排设有一组第二输送辊,并在第二输送辊上方设有荧光粉添加装置和机械手;第二输送辊右边上下并排有两个叠压辊,火焰喷口的左侧水平设有吹风口,该吹风口的出风口朝右,且聚集凹槽顶部的右端与收集凹槽顶部的左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压坑、加入荧光粉、叠压、压痕、分块、制微球和收集这几个工艺步骤,从而制造出符合条件的空心玻璃微球,空心玻璃微球内封装有自由粉体状态的荧光粉。

A production device for glass microspheres for road traffic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duction device for the glass microsphere for road traffic. The first conveyer roll is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a rotating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conveyer rolls.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tted with a rotating pits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its is arranged in a pressing pit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and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pits is left and right side by side. A group of second conveyer rolls is provided, and a fluorescent powder adding device and a manipulator are installed above the second conveyor roller; two roller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on the right and bottom of the second conveyor roller, the left level of the flame nozzle is equipped with a blowing mouth, the outlet of the blows is right,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top of the grooves is connected to the left end of the top of the collecting groove. . The invention adopts pressure pit, phosphor powder, superimposition, indentation, block, microsphere and collection of the process steps, thus producing qualified hollow glass microspheres, and the hollow glass microspheres encapsulate fluorescent powder with free powder state in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交通用玻璃微球的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交通用玻璃微球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重要,然而行车安全却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每年全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由于夜间视线差,所以夜间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又大幅高于白天,且下雨天的夜间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避免夜间发生交通事故,一般在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桥梁或隧道两旁会设置起提示作用的警示灯,这些警示灯通过主动发光的方式达到提示效果。然而,警示灯需要耗电,不仅需要搭设供电线路,而且需要长期消耗电能,还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成本高。后来,又出现了三种代替警示灯的安全行车提示方式:第一种是黄黑相间的塑料带,当车辆通过时大灯照向前方的塑料带上,从而使塑料带反光,进而提示公路或隧道的宽度。这种提示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也不需要耗电,更不需要大量维修,缺点是塑料带反射的光线一般是黄光,这种黄光比较刺眼,容易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第二种是在路面上铺设金属反光标,当车辆大灯照到金属反光标上的时候,金属反光标会照亮路面,这种方式的优缺点和塑料带相同。第三种是采用荧光粉,这种方式在两边的护栏上涂有荧光粉涂层,并在荧光粉涂层表面设有一层耐磨层。荧光粉涂层白天吸收太光能,夜晚主动发出可见光,从而达到安全提示的作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耗电,使用和维护成本低,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且成本比警示灯低廉,但由于设置耐磨层所以成本比塑料带和反光标高;缺点是耐磨层风吹日晒后,耐磨层会老化脱落,这样就会暴露出荧光粉涂层,而荧光粉涂层表面粗糙度较大,遇到灰尘沉积以后就容易大幅影响荧光粉涂层的吸收光能和发光效率;并且,荧光粉涂层遇水或者液体以后就不会发生,这样就完全失效了。另外,即使耐磨层不磨损,现有的荧光粉涂层固定涂覆在护栏上,只有表面的荧光粉能够有效吸收光能,所以为了避免浪费材料,只能将荧光粉涂层做得比较薄,而这样是否能够整夜都发光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且,固定的荧光粉涂层发出的可见光也是固定的,示宽的警示效果也比较有限,如果发出的可见光是运动的,警示效果会更好,也更加不容易导致视觉疲劳,而现有的固定式荧光粉涂层根本无法实现。如图1、2所示,本案的申请人设计一种玻璃微球,由空心球体1和荧光粉2构成,该空心球体为白色透明圆球,空心球体1由玻璃或石英制成;所述空心球体1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所述荧光粉2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球体1内。空心球体1为白色透明圆球,表面粗糙度低,这样不仅便于荧光粉2透过空心球体1吸收光能或者发出光线,而且空心球体1表面不易附着灰尘,这样又能进一步提高荧光粉2吸收或者发出光线的效率,而且用高压水也可以轻易地冲洗掉空心球体1外表面附着的少量灰尘,而不用担心损坏空心球体1。另外,空心球体1为白色透明圆球,而荧光粉2为粉体结构,这两个技术特征有机配合,能使荧光粉2从各个方向吸收光能;与传统的荧光粉涂层相比,本案中粉体结构的荧光粉吸收光能的效率大幅提高。在设计出上述玻璃微球以后,需要将上述玻璃微球制造出来,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无相应的设备和制造工艺来制造上述玻璃微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公路交通用玻璃微球的生产装置,欲生产出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玻璃微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公路交通用玻璃微球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辊(51)和收集凹槽(16),其中第一输送辊(51)数目至少为两个,这些第一输送辊左右并排设置,这些第一输送辊(51)右边设有转动的支撑棍(52),该支撑棍正上方对应设有转动的压坑棍(3);所述压坑棍(3)的外圆面沿周向和轴向排列有压坑凸起(3a),压坑棍(3)被第一加热器加热,该压坑棍转动时通过压坑凸起(3a)在玻璃薄板(B)上板面压制出荧光粉凹坑(B1),这些荧光粉凹坑排列成M*N列矩阵;所述压坑棍(3)右边左右并排设有一组第二输送辊(4),该第二输送辊向右水平输送压有凹坑(B1)的玻璃薄板(B),并在第二输送辊(4)上方设有荧光粉添加装置(5)和机械手(6),其中荧光粉添加装置(5)向每个凹坑(B1)内加入荧光粉(2);所述机械手(6)位于荧光粉添加装置(5)右侧,该机械手将一块玻璃薄板(B)覆盖在第二输送辊(4)上对应的玻璃薄板(B)顶面;所述第二输送辊(4)右边上下并排有两个叠压辊(7),这两个叠压辊被第二加热器加热,并将两块玻璃薄板(B)叠压在一起后形成一块玻璃板(BL),且带动玻璃板(BL)水平向右移动;所述叠压辊(7)右边上下并排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分块辊(8),每个分块辊的外圆面沿轴向均布有M条分块凸筋(8a),每个分块辊的外圆面沿周向均布有N条分块凸筋(8a);两个所述分块辊(8)被第三加热器加热,这两个分块辊(8)相对转动时通过分块凸筋(8a)在玻璃板(BL)的两个板面压制出网格状的凹痕(BL1),这些凹痕(BL1)具有M行和N列,玻璃板(BL)上、下板面的凹痕(BL1)位置相对,且凹痕(BL1)每个网格内的玻璃板(BL)上有一个荧光粉凹坑(B1);所述分块辊(8)右边设有一块水平板(9)和倾斜板(10),其中倾斜板(10)左低、右高,水平板(9)右端与倾斜板(10)的左端相连;所述水平板(9)与倾斜板(10)的连接处前后并排有M个刀片(11),这些刀片(11)与水平板(9)、倾斜板(10)的连接处相配合,从而将玻璃板(BL)分割成M*N个玻璃小块(K),每个玻璃小块(K)上有一个荧光粉凹坑(B1),该荧光粉凹坑内装有荧光粉(2);所述倾斜板(10)右端与聚集凹槽(12)顶部的左端相连,该聚集凹槽的槽底竖直设有氮气吹气嘴(13),氮气吹气嘴(13)正上方设有火焰喷口(14),该火焰喷口位于聚集凹槽(12)的槽口处;所述火焰喷口(14)的左侧水平设有吹风口(15),该吹风口的出风口朝右,且聚集凹槽(12)顶部的右端与所述收集凹槽(16)顶部的左端相连;所述荧光粉添加装置(5)包括料斗(5a)和小气缸(5e),其中料斗(5a)顶部的敞口处以可拆卸方式盖有密封盖(5b),该料斗的底部竖直设有一组结构相同的荧光粉出管(5c),这些荧光粉出管(5c)排列成M*N列矩阵,且这些荧光粉出管(5c)上端的进口均与料斗(5a)内腔连通;每根所述荧光粉出管(5c)下端的出口处水平设有一块挡板(5d),该挡板与所述小气缸(5e)的活塞杆相连,该小气缸水平设置,并通过支架(5f)安装在荧光粉出管(5c)上,且小气缸(5e)动作时可带动挡板(5d)将荧光粉出管(5c)下端的出口封闭;所述机械手(6)包括门型梁(6a)和负压发生器(6h),其中门型梁(6a)横跨第二输送辊(4)的前、后侧,在门型梁(6a)上滑动配合有滑动块(6b),该滑动块上水平设有电机(6c),该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6d)与门型梁(6a)上的齿条(6e)啮合,从而带动滑动块(6b)前后移动;所述滑动块(6b)上竖直设有升降气缸(6f),该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固设有水平安装板(6g),该水平安装板的下板面密布有所述负压发生器(6h)。在
技术介绍
中,充分阐述了全新设计的玻璃微球结构及优点,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制造玻璃球,也有可以制造空心玻璃球的工艺。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公路交通用玻璃微球的生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交通用玻璃微球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辊(51)和收集凹槽(16),其中第一输送辊(51)数目至少为两个,这些第一输送辊左右并排设置,这些第一输送辊(51)右边设有转动的支撑棍(52),该支撑棍正上方对应设有转动的压坑棍(3);所述压坑棍(3)的外圆面沿周向和轴向排列有压坑凸起(3a),压坑棍(3)被第一加热器加热,该压坑棍转动时通过压坑凸起(3a)在玻璃薄板(B)上板面压制出荧光粉凹坑(B1),这些荧光粉凹坑排列成M*N列矩阵;所述压坑棍(3)右边左右并排设有一组第二输送辊(4),该第二输送辊向右水平输送压有凹坑(B1)的玻璃薄板(B),并在第二输送辊(4)上方设有荧光粉添加装置(5)和机械手(6),其中荧光粉添加装置(5)向每个凹坑(B1)内加入荧光粉(2);所述机械手(6)位于荧光粉添加装置(5)右侧,该机械手将一块玻璃薄板(B)覆盖在第二输送辊(4)上对应的玻璃薄板(B)顶面;所述第二输送辊(4)右边上下并排有两个叠压辊(7),这两个叠压辊被第二加热器加热,并将两块玻璃薄板(B)叠压在一起后形成一块玻璃板(BL),且带动玻璃板(BL)水平向右移动;所述叠压辊(7)右边上下并排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分块辊(8),每个分块辊的外圆面沿轴向均布有M条分块凸筋(8a),每个分块辊的外圆面沿周向均布有N条分块凸筋(8a);两个所述分块辊(8)被第三加热器加热,这两个分块辊(8)相对转动时通过分块凸筋(8a)在玻璃板(BL)的两个板面压制出网格状的凹痕(BL1),这些凹痕(BL1)具有M行和N列,玻璃板(BL)上、下板面的凹痕(BL1)位置相对,且凹痕(BL1)每个网格内的玻璃板(BL)上有一个荧光粉凹坑(B1);所述分块辊(8)右边设有一块水平板(9)和倾斜板(10),其中倾斜板(10)左低、右高,水平板(9)右端与倾斜板(10)的左端相连;所述水平板(9)与倾斜板(10)的连接处前后并排有M个刀片(11),这些刀片(11)与水平板(9)、倾斜板(10)的连接处相配合,从而将玻璃板(BL)分割成M*N个玻璃小块(K),每个玻璃小块(K)上有一个荧光粉凹坑(B1),该荧光粉凹坑内装有荧光粉(2);所述倾斜板(10)右端与聚集凹槽(12)顶部的左端相连,该聚集凹槽的槽底竖直设有氮气吹气嘴(13),氮气吹气嘴(13)正上方设有火焰喷口(14),该火焰喷口位于聚集凹槽(12)的槽口处;所述火焰喷口(14)的左侧水平设有吹风口(15),该吹风口的出风口朝右,且聚集凹槽(12)顶部的右端与所述收集凹槽(16)顶部的左端相连;所述荧光粉添加装置(5)包括料斗(5a)和小气缸(5e),其中料斗(5a)顶部的敞口处以可拆卸方式盖有密封盖(5b),该料斗的底部竖直设有一组结构相同的荧光粉出管(5c),这些荧光粉出管(5c)排列成M*N列矩阵,且这些荧光粉出管(5c)上端的进口均与料斗(5a)内腔连通;每根所述荧光粉出管(5c)下端的出口处水平设有一块挡板(5d),该挡板与所述小气缸(5e)的活塞杆相连,该小气缸水平设置,并通过支架(5f)安装在荧光粉出管(5c)上,且小气缸(5e)动作时可带动挡板(5d)将荧光粉出管(5c)下端的出口封闭;所述机械手(6)包括门型梁(6a)和负压发生器(6h),其中门型梁(6a)横跨第二输送辊(4)的前、后侧,在门型梁(6a)上滑动配合有滑动块(6b),该滑动块上水平设有电机(6c),该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6d)与门型梁(6a)上的齿条(6e)啮合,从而带动滑动块(6b)前后移动;所述滑动块(6b)上竖直设有升降气缸(6f),该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固设有水平安装板(6g),该水平安装板的下板面密布有所述负压发生器(6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交通用玻璃微球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辊(51)和收集凹槽(16),其中第一输送辊(51)数目至少为两个,这些第一输送辊左右并排设置,这些第一输送辊(51)右边设有转动的支撑棍(52),该支撑棍正上方对应设有转动的压坑棍(3);所述压坑棍(3)的外圆面沿周向和轴向排列有压坑凸起(3a),压坑棍(3)被第一加热器加热,该压坑棍转动时通过压坑凸起(3a)在玻璃薄板(B)上板面压制出荧光粉凹坑(B1),这些荧光粉凹坑排列成M*N列矩阵;所述压坑棍(3)右边左右并排设有一组第二输送辊(4),该第二输送辊向右水平输送压有凹坑(B1)的玻璃薄板(B),并在第二输送辊(4)上方设有荧光粉添加装置(5)和机械手(6),其中荧光粉添加装置(5)向每个凹坑(B1)内加入荧光粉(2);所述机械手(6)位于荧光粉添加装置(5)右侧,该机械手将一块玻璃薄板(B)覆盖在第二输送辊(4)上对应的玻璃薄板(B)顶面;所述第二输送辊(4)右边上下并排有两个叠压辊(7),这两个叠压辊被第二加热器加热,并将两块玻璃薄板(B)叠压在一起后形成一块玻璃板(BL),且带动玻璃板(BL)水平向右移动;所述叠压辊(7)右边上下并排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分块辊(8),每个分块辊的外圆面沿轴向均布有M条分块凸筋(8a),每个分块辊的外圆面沿周向均布有N条分块凸筋(8a);两个所述分块辊(8)被第三加热器加热,这两个分块辊(8)相对转动时通过分块凸筋(8a)在玻璃板(BL)的两个板面压制出网格状的凹痕(BL1),这些凹痕(BL1)具有M行和N列,玻璃板(BL)上、下板面的凹痕(BL1)位置相对,且凹痕(BL1)每个网格内的玻璃板(BL)上有一个荧光粉凹坑(B1);所述分块辊(8)右边设有一块水平板(9)和倾斜板(10),其中倾斜板(10)左低、右高,水平板(9)右端与倾斜板(10)的左端相连;所述水平板(9)与倾斜板(10)的连接处前后并排有M个刀片(11),这些刀片(11)与水平板(9)、倾斜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罗洪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