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635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包括箱体和立柱,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立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顶柱,所述滚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轮相连,所述滚轮通过第二转轴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顶板相连,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贯穿第二导柱,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压板。该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通过托板达到了放置复合材料的目的,通过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达到了使压板上下移动的目的,使压板可以加压成型复合材料,通过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达到了使压板在加压材料时不串位的目的,满足了现代航空事业对于加压装置的需求。

A pressurizing device for aerospace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ssurizing device for an aerospace composite material, including a box and a column. The bottom four angles of the box are all installed with a column, and a top column is install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loor. The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a motor wheel through a belt, and the roller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rod through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plate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Second guide columns are install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op plate, and the first guide column runs through the second guide column, and the bottom of the top plate is mounted with a press plate. The pressurizing device used for aerospace composite material has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placing composite material through the bracket. By connecting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of the motor, the purpose of moving the press board up and down is achieved, and the pressure plate can be pressed to form the composite material. Through the first guide column and the second guide column, the pressure plate is achieved when the pressure material is not used. The purpose of string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aviation industry for pressurized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
,具体为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狭义上则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的飞行器在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广义上航空一词也指进行航空活动所必须的科学,同时也泛指研究开发航空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譬如飞行,这些活动亦包括与天空有关的组织,如飞机制造、发展和设计等。人类早就萌发了上天飞行的强烈愿望,这些可从古代的传说中得知,例如中国嫦娥奔月传说。为了使航空复合材料更好的进行生产制造,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例如公开号为CN206446014U的技术专利,包括通孔、工作台、第一支杆和气缸,虽然该专利技术专利的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其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现代航空事业对于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包括箱体和立柱,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立柱,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顶柱,所述顶柱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顶柱和底板相连,所述顶柱的顶端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内壁安装有滑道,所述卡柱的内壁开有多个插槽,所述卡柱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前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贯穿滑道,所述压块的内腔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依次贯穿压块、滑块和插槽,所述插块的上表面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贯穿压块,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导柱,所述箱体顶部内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端安装有电机轮,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轮相连,所述滚轮通过第二转轴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顶板相连,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贯穿第二导柱,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压板。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罐体,所述罐体的顶端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贯穿托板,所述罐体的内腔安装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顶块,所述橡胶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与罐体相连,所述罐体的外壁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依次贯穿罐体和托板。优选的,所述托板的顶部安装有砥柱,所述砥柱的底端与底板相连。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压块的下表面安装有硅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通过托板达到了放置复合材料的目的,通过压块,达到了将材料固定防止材料串位的目的,通过插块与插槽的配合,达到了使压块可以改变位置,压住不同厚度的材料的目的,通过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达到了使压板上下移动的目的,使压板可以加压成型复合材料,通过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达到了使压板在加压材料时不串位的目的,满足了现代航空事业对于加压装置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立柱,3、托板,4、底板,5、顶柱,6、第一弹簧,7、第一导柱,8、顶板,9、第二导柱,10、压板,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电机轮,14、电机,15、皮带,16、滚轮,17、连杆,18、插槽,19、滑道,20、第二弹簧,21、压块,22、拉杆,23、滑块,24、插块,25、卡柱,26、罐体,27、第三弹簧,28、吸盘,29、顶块,30、橡胶板,31、气管,32、砥柱,33、橡胶套,34、硅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包括箱体1和立柱2,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立柱2,立柱2可以将箱体1顶起,箱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底板4,底板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顶柱5,顶柱5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顶柱5和底板4相连,在压型时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顶柱5的顶端安装有托板3,可以将材料置于托板3上,托板3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柱25,卡柱25的内壁安装有滑道19,卡柱25的内壁开有五个插槽18,使压块21可以压住五种厚度的材料,卡柱25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压块21,压块21的前端安装有滑块23,滑块23贯穿滑道19,使压块21可以顺其滑动不串位,压块21的内腔安装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前端安装有插块24,插块24依次贯穿压块21、滑块23和插槽18,将压块21固定,插块24的上表面安装有拉杆22,拉杆22贯穿压块21,使插块24可以被拉出,调整压块21位置,托板3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导柱7,箱体1顶部内壁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轴端安装有电机轮13,箱体1的顶部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滚轮16,滚轮16通过皮带15与电机轮13相连,电机轮13上左右两侧分别错位安装有两条皮带15与两侧的滚轮6相连,滚轮16通过第二转轴12与连杆17相连,连杆17通过第一转轴11与顶板8相连,防止滚轮16卡死,顶板8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导柱9,第一导柱7贯穿第二导柱9,使压板10可以顺其滑动,防止其串位,顶板8的底部安装有压板10,托板3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罐体26,罐体26的顶端安装有吸盘28,吸盘28贯穿托板3,可以吸住材料,防止材料串位,罐体26的内腔安装有橡胶板30,防止罐体26上部漏气影响吸附力,橡胶板30的上表面安装有顶块29,橡胶板30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弹簧27,第三弹簧27的底端与罐体26相连,当材料置于吸盘28上时,会因为吸盘28为软性材料而继续下压顶块29,使橡胶板30下移,减小吸盘28处气压,增大吸力,而当材料取下时,橡胶板30会因为第三弹簧27弹起,保证每次材料置于吸盘28上时均可以压下顶块29增加吸力,罐体26的外壁安装有气管31,气管31依次贯穿罐体26和托板3,防止罐体26底部的气压过大影响上部吸盘28的吸力,托板3的顶部安装有砥柱32,砥柱32的底端与底板4相连,立柱2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套33,压块21的下表面安装有硅胶垫34。将需要加压的复合材料置于托板3上,拉动拉杆22,使其带动插块24退出插槽18中,使压块21可以顺滑道19上下移动,调整后,将材料压住后松开拉杆22,使插块24在第二弹簧20的推动下进入插槽18中,将压块21固定,使材料得到固定,接通电机14的外接电源,使其轴端的电机轮13通过皮带15带动滚轮16转动,使连杆17的顶端绕滚轮16转动,带动压板10顺着第一导柱7和第二导柱9的方向,上下往复运动,加压托板3上的复合材料,在其成型后,拉动拉杆22使其带动插块24退出插槽24中,将压块21抬起,取下加工好的复合材料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包括箱体(1)和立柱(2),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顶柱(5),所述顶柱(5)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顶柱(5)和底板(4)相连,所述顶柱(5)的顶端安装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柱(25),所述卡柱(25)的内壁安装有滑道(19),所述卡柱(25)的内壁开有多个插槽(18),所述卡柱(25)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压块(21),所述压块(21)的前端安装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贯穿滑道(19),所述压块(21)的内腔安装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前端安装有插块(24),所述插块(24)依次贯穿压块(21)、滑块(23)和插槽(18),所述插块(24)的上表面安装有拉杆(22),所述拉杆(22)贯穿压块(21),所述托板(3)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导柱(7),所述箱体(1)顶部内壁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轴端安装有电机轮(13),所述箱体(1)的顶部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滚轮(16),所述滚轮(16)通过皮带(15)与电机轮(13)相连,所述滚轮(16)通过第二转轴(12)与连杆(17)相连,所述连杆(17)通过第一转轴(11)与顶板(8)相连,所述顶板(8)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导柱(9),所述第一导柱(7)贯穿第二导柱(9),所述顶板(8)的底部安装有压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压装置,包括箱体(1)和立柱(2),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顶柱(5),所述顶柱(5)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顶柱(5)和底板(4)相连,所述顶柱(5)的顶端安装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柱(25),所述卡柱(25)的内壁安装有滑道(19),所述卡柱(25)的内壁开有多个插槽(18),所述卡柱(25)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压块(21),所述压块(21)的前端安装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贯穿滑道(19),所述压块(21)的内腔安装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前端安装有插块(24),所述插块(24)依次贯穿压块(21)、滑块(23)和插槽(18),所述插块(24)的上表面安装有拉杆(22),所述拉杆(22)贯穿压块(21),所述托板(3)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导柱(7),所述箱体(1)顶部内壁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轴端安装有电机轮(13),所述箱体(1)的顶部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滚轮(16),所述滚轮(16)通过皮带(15)与电机轮(13)相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荣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榄商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