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6236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包括:焊接支架的加工,焊接支架的精加工采用平躺扫磨的方式以消除加工行程受限而导致的加工精度问题并增加机加工的通用性;在焊接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对开机匣同侧的机匣上安装板和机匣下安装板以保证相对的机匣上安装板与机匣下安装板之间的形位尺寸精度,通过辅助工装定位板将对开机匣的两块机匣上安装板或两块机匣下安装板拼装固接成整体并一次性整体加工以保证对开机匣整体公差尺寸和同轴度。能够有效提高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精度、使用寿命和整体技术经济效益。

The processing method for the simulator of the opening box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method for the simulator of the opening box, which includes the processing of the welding support and the use of the flat lying sweep of the welding support to eliminate the machining precision caused by the limited machining stroke and increase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machine machining; the machine is fix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opening box at both ends of the welding bracket. The mounting plate on the box and the mounting plate under the casing are used to ensure the shape dimension accuracy between the mounting plate on the casing and the mounting plate under the casing, and the overall tolerance of the opening box will be ensured by assembling the mounting plate on the two block of the casing or the mounting plate under the two block casing through the auxiliary tooling position board. Size and coaxiality.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chining accuracy, service life and overal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open box analo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零件加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高精度对开机匣模拟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高精度对开机匣模拟件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试装模拟试验,在航空发动机试装模拟方面使用广泛。对开机匣模拟件在发动机试装模拟工作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精度直接影响着所装配发动机的装配精度。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来加工对开机匣模拟件存在着加工设备受限、焊接变形难以控制、加工精度不易控制等问题,尤其是结构复杂、外形尺寸以及定位圆尺寸较大、精度要求高、上下两层同轴要求高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其加工去除余量大,组合加工难度高,形位公差尺寸精度都难以保证,而上下同轴的要求更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高精度对开机匣模拟件组合加工难度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包括:焊接支架的加工,焊接支架的精加工采用平躺扫磨的方式以消除加工行程受限而导致的加工精度问题并增加机加工的通用性;在焊接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对开机匣同侧的机匣上安装板和机匣下安装板以保证相对的机匣上安装板与机匣下安装板之间的形位尺寸精度,通过辅助工装定位板将对开机匣的两块机匣上安装板或两块机匣下安装板拼装固接成整体并一次性整体加工以保证对开机匣整体公差尺寸和同轴度。进一步地,焊接支架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结构稳定性优化;机械粗加工;焊接;机械半精加工;热处理人工时效;机械精加工直至成品;成品焊接支架检验。进一步地,结构稳定性优化包括:通过在竖向支撑杆之间布设至少三根横向加强筋以支撑和拉结相邻两竖向支撑杆;横向加强筋彼此呈平行布设构成平面网架结构,或者横向加强筋彼此斜交于竖向支撑杆构成平面桁架结构。进一步地,机械粗加工中,上下支板厚度面留2mm~5mm的余量,以保证焊接变形高度方向留有余量;机械半精加工中,处于竖向支撑杆上端部用于支撑机匣上安装板的上支板以及处于竖向支撑杆下端部用于支撑机匣下安装板的下支板的厚度面采用卧镗或者线切割加工,以消除焊接变形,单边留磨0.5mm~1mm的余量,且平行度不大于0.02mm,以保证高度方向留有磨量。进一步地,热处理人工时效中,采用焊接支架整体固定在辅助工装定位盘上进行人工时效,以减小焊接支架的变形量,以便于进行后续的精加工;机械精加工中,采用平躺扫磨的方式,以适应于各种普通机床的加工行程,增加机械加工的通用性,在工作台上磨焊接支架上支板的端面,将端面平行度控制在0.01mm以内,并多方向配合研磨结合检测辅助测量,将焊接支架平行度控制在0.002mm~0.004mm以内。进一步地,机匣上安装板的加工方法与机匣下安装板的加工方法一致;机匣上安装板或机匣下安装板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设计辅助工装定位板;第一次机械粗加工;热处理;第二次机械粗加工;人工时效;第一次机械半精加工;人工时效;第二次机械半精加工;人工时效;机械精加工直至成品;成品零件检验。进一步地,设计辅助工装定位板包括:设计定位圆盘刚好处于两块机匣上安装板或两块机匣下安装板,使得两块机匣上安装板或两块机匣下安装板相对扣合固定构成整体的安装组合板,以便于对安装组合板进行整体机械加工、调试和检验。进一步地,机匣上安装板的第一次机械粗加工包括:外形六方各面单面留有1.5mm~2.5mm的余量,圆弧均留有4mm~6mm余量,以保证后续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有余量;机匣上安装板的第二次机械粗加工包括:外形四方各面单边留有0.4~1mm的余量,厚度单边留有0.5mm~1.3mm的磨量,机匣上安装板圆弧上端面留有0.8mm~1.5mm的余量,机匣上安装板定位处圆弧均留有1.5mm~2.5mm的余量,其余外形各部均铣到位;机匣上安装板的第一次半精加工包括:四方单边留有0.2mm~0.5mm的磨量,机匣上安装板圆弧上端面留有0.5mm~1mm的磨量,机匣上安装板定位圆留有1.5mm~2.5mm的余量,其余外形各部以及圆弧按留磨量加深铣到位,增加辅助工艺孔,镗工艺孔,拉直工艺孔侧面,以工艺孔为基准依次粗镗圆弧内面的安装孔,安装孔留有0.8mm~1.5mm的余量,安装孔孔口倒角均加深;机匣上安装板的第二次半精加工包括:厚度两面单边留有0.1mm~0.4mm的余量,其中机匣上安装板圆弧上端面留有0.2mm~0.6mm的磨量,机匣上安装板定位圆留有0.4mm~0.8mm的余量,四方各面磨到位。进一步地,机匣上安装板的精加工包括:平磨厚度两面,机匣上安装板圆弧上端面留有0.1mm~0.4mm磨量,拉直侧面,镗好工艺孔,以工艺孔为基准镗好安装孔;加工安装板定位圆,利用辅助工装定位板定位机匣上安装板与机匣下安装板,由立磨一次性加工两块机匣上安装板尺寸,以保证两块机匣上安装板的公差尺寸以及同轴度;经过三坐标检测合格后,再精铣加工拼装成整体的两块机匣上安装板的定位圆深度尺寸及机匣上安装板圆弧台阶上端面,以保证单件机匣上安装板圆弧台阶面形位公差均控制在0.01mm以内,确保组合成装要求。进一步地,成品零件检验包括:焊接支架单件高度尺寸保证精度要求后,分别标记实际尺寸,同时分别记录测量的机匣上安装板和机匣下安装板各件圆弧台阶的实际尺寸,再根据具体各单件的实际高度尺寸来调试,确保各单件高度尺寸达到要求;利用精镗机床,以工艺孔为统一基准,通过打表调整以及配合调试,确保机匣上安装板的定位圆与机匣下安装板的定位圆的同轴度要求;以工艺孔为基准,由三坐标单件测量机匣上安装板、机匣下安装板以及各安装孔的位置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以保证零件形位精度要求为目的预先加工焊接支架,再将对应方位的机匣上安装板和机匣下安装板分别固接于焊接支架两端构成单边机匣。由于单边机匣的形位尺寸精度通过焊接支架得以保证,因此可以使得单边机匣的整体加工精度得以保证。通过辅助工装定位板将对开机匣的两块机匣上安装板或两块机匣下安装板拼装固接成整体并一次性整体加工以保证对开机匣整体公差尺寸和同轴度。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精度、使用寿命和整体技术经济效益。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的步骤流程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对开机匣模拟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对开机匣模拟件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L-L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辅助工装定位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的步骤流程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对开机匣模拟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对开机匣模拟件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L-L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辅助工装定位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包括:焊接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支架的加工,焊接支架的精加工采用平躺扫磨的方式以消除加工行程受限而导致的加工精度问题并增加机加工的通用性;在焊接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对开机匣同侧的机匣上安装板和机匣下安装板以保证相对的机匣上安装板与机匣下安装板之间的形位尺寸精度,通过辅助工装定位板将对开机匣的两块机匣上安装板或两块机匣下安装板拼装固接成整体并一次性整体加工以保证对开机匣整体公差尺寸和同轴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支架的加工,焊接支架的精加工采用平躺扫磨的方式以消除加工行程受限而导致的加工精度问题并增加机加工的通用性;在焊接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对开机匣同侧的机匣上安装板和机匣下安装板以保证相对的机匣上安装板与机匣下安装板之间的形位尺寸精度,通过辅助工装定位板将对开机匣的两块机匣上安装板或两块机匣下安装板拼装固接成整体并一次性整体加工以保证对开机匣整体公差尺寸和同轴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支架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结构稳定性优化;机械粗加工;焊接;机械半精加工;热处理人工时效;机械精加工直至成品;成品焊接支架检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稳定性优化包括:通过在竖向支撑杆之间布设至少三根横向加强筋以支撑和拉结相邻两竖向支撑杆;横向加强筋彼此呈平行布设构成平面网架结构,或者横向加强筋彼此斜交于竖向支撑杆构成平面桁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械粗加工中,上下支板厚度面留2mm~5mm的余量,以保证焊接变形高度方向留有余量;机械半精加工中,处于竖向支撑杆上端部用于支撑机匣上安装板的上支板以及处于竖向支撑杆下端部用于支撑机匣下安装板的下支板的厚度面采用卧镗或者线切割加工,以消除焊接变形,单边留磨0.5mm~1mm的余量,且平行度不大于0.02mm,以保证高度方向留有磨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处理人工时效中,采用焊接支架整体固定在辅助工装定位盘上进行人工时效,以减小焊接支架的变形量,以便于进行后续的精加工;机械精加工中,采用平躺扫磨的方式,以适应于各种普通机床的加工行程,增加机械加工的通用性,在工作台上磨焊接支架上支板的端面,将端面平行度控制在0.01mm以内,并多方向配合研磨结合检测辅助测量,将焊接支架平行度控制在0.002mm~0.004mm以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匣上安装板的加工方法与机匣下安装板的加工方法一致;机匣上安装板或机匣下安装板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设计辅助工装定位板;第一次机械粗加工;热处理;第二次机械粗加工;人工时效;第一次机械半精加工;人工时效;第二次机械半精加工;人工时效;机械精加工直至成品;成品零件检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开机匣模拟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辅助工装定位板包括:设计定位圆盘刚好处于两块机匣上安装板或两块机匣下安装板,使得两块机匣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放达韩秀湘方湘华覃事鹏李海李镜悬李国平熊晓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