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72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题目是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式变压器,包含一线架、多个铁芯、一第一线圈及一第二线圈。线架包括一底座、一顶座、一绕线柱、多个导电接脚,以及一隔板。底座的一侧边设置有一卡合槽,绕线柱的两端分别连结底座与顶座,导电接脚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以及隔板与卡合槽卡合以使隔板组装于底座。铁芯分别从线架的底座及顶座组装。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分别绕设绕线柱,接而出线至相应的导电接脚并与导电接脚电性连接。隔板使得导电接脚至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爬电距离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化绕线而不卡线、尺寸小且符合安规。

Vertical transformer and vertical transformer lin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rtical transformer and a vertical transformer wire ra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rtical transformer, comprising a front frame, a plurality of iron cores, a first coil and a second coil. The wire rack comprises a base, a top seat, a winding column,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pins, and a partition board. One side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joint slot. The two ends of the winding column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top seat. The conductive foot is respectively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nd the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clapboard slot are stuck together so that the partition board is assembled on the base. The iron core is assembled from the base of the rack and the top seat respectively. The first coil and the two coil are respectively wound around a winding column, and then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onductive pin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pin. The baffle plate increases the creep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nductive pin and the second coi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utomatic winding and no clamping, small size and conformity with safety regul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
本技术关于一种变压器,特别是一种立式变压器。本技术也关于一种立式变压器的线架。
技术介绍
变压器(Transformer)为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电子零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转换电子电路中的驱动电压,例如可将公用电压降低的电源变压器,或是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外接式电源适配器(ACAdapter),为将工作电压升/降压的变压器等等。因此变压器随使用的目的与用途而不同,其规格种类也相当繁杂,大都因应客户的需求而订制变压器。习知的变压器大多为线圈型变压器,利用两二条导线(漆包线)分别绕设在同一个铁芯上,且两条导线分别形成连接电源端的第一线圈,以及连接负载端的第二线圈。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产生感应电压的关系,是取决于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线圈匝数比例。此外,习知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在绕线时,线圈会彼此交叉而不符安规的规定,因此其中一侧线圈必须要加上绝缘套管。然而加上了绝缘套管的线圈,又无法满足自动化绕线的需求。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方式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若能开发出一种能够自动化绕线而不卡线、尺寸更小又能够增加安全距离而符合安规的变压器及其线架,将会对此领域的技术带来相当大的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立式变压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相较于先前技术,本技术的立式变压器及其线架能够自动化绕线而不卡线、尺寸更小又能够增加安全距离而符合安规。于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变压器,包含一线架、多个铁芯、一第一线圈及一第二线圈。线架包括一底座、一顶座、一绕线柱、多个导电接脚,以及一隔板。底座的一侧边设置有一卡合槽,绕线柱的两端分别连结底座与顶座,导电接脚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以及隔板与卡合槽卡合以使隔板组装于底座。铁芯分别从线架的底座及顶座组装。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分别绕设绕线柱,接而出线至相应的导电接脚并与导电接脚电性连接。其中,隔板使得导电接脚至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爬电距离增加。在一实施例中,立式变压器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台,各个凸台具有一接孔供对应的各个导电接脚插设,且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分别沿着凸台周缘出线并电性连接至导电接脚。在一实施例中,立式变压器的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与凸台相间隔的分隔壁,分隔壁与隔板的底部界定出一出线空间,且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于出线空间中沿着凸台周缘出线并电性连接至导电接脚。在一实施例中,立式变压器的隔板底部的长度是小于接孔沿对应的各个凸台方向延伸至分隔壁的距离。在一实施例中,立式变压器的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卡合部,且隔板还包括一挡壁,与各个卡合部连结,挡壁的高度大于等于2mm。在一实施例中,立式变压器的分隔壁是呈内凹状。本技术也提供一种立式变压器的线架,包含一底座、一顶座、一绕线柱、多个导电接脚,以及一隔板。底座的一侧边设置有一卡合槽,绕线柱的两端分别连结底座与顶座,绕线柱供一第一线圈及一第二线圈绕设。导电接脚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且与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电性连接。隔板与卡合槽卡合以使隔板组装于底座,隔板使得导电接脚至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爬电距离增加。在一实施例中,线架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台,各个凸台具有一接孔供对应的各个导电接脚插设,且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分别沿着凸台周缘出线并电性连接至导电接脚。在一实施例中,线架的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与凸台相间隔的分隔壁,分隔壁与隔板的底部界定出一出线空间,且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于出线空间中沿着凸台周缘出线并电性连接至导电接脚。在一实施例中,线架的隔板底部的长度是小于接孔沿对应的各个凸台方向延伸至分隔壁的距离。在一实施例中,线架的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卡合部,且隔板还包括一挡壁,与各个卡合部连结,挡壁的高度大于等于2mm。在一实施例中,线架的分隔壁是呈内凹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功效在于:藉由线架的隔板与卡合槽卡合以使导电接脚至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爬电距离增加,本技术的立式变压器及其线架能够自动化绕线而不卡线、尺寸更小又能够增加安全距离而符合安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图7本技术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隔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技术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本技术的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能够自动化绕线而不卡线、尺寸更小又能够增加安全距离而符合安规。以下将以实施例来说明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的结构与特征。请参照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立式变压器1及立式变压器1的线架11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立式变压器1包含一线架11、多个铁芯12、一第一线圈13以及一第二线圈14。线架11包括一底座111、一顶座112、一绕线柱113、多个导电接脚114以及一隔板115。底座111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卡合槽116,绕线柱113的两端分别连结底座111与顶座112,导电接脚114分别设置于底座111的两侧,以及隔板115与卡合槽116卡合以使隔板115组装于底座111。铁芯12分别从线架11的底座111及顶座112组装。第一线圈13及第二线圈14分别绕设绕线柱113,接而出线至相应的导电接脚114并与导电接脚114电性连接。隔板115使得导电接脚114至第一线圈13与第二线圈14的爬电距离增加。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线架11是由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所制成。请参照图4至图6,其为本技术立式变压器1及立式变压器1的线架11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底座1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台117及一与所述凸台117相间隔的分隔壁118。各个凸台117具有一接孔119供对应的各个导电接脚114插设,且第一线圈13及第二线圈14分别沿着凸台117周缘出线并电性连接至导电接脚114。分隔壁118与隔板115的底部界定出一出线空间S,且第一线圈13及第二线圈14于出线空间S中沿着凸台117周缘出线并电性连接至导电接脚114。特别地,隔板115底部的长度是小于接孔119沿对应的各个凸台117方向延伸至分隔壁118的距离(请参照图5,并以虚线标示处作为所述长度与所述距离的比较参考)。续参照图5,换言之,以长度最长的凸台117(即有进入到出线空间S的凸台117)为例,其分别具有一第一边缘E1(即虚线标示处),另以隔板115为例,其具有一第二边缘E2,第一边缘E1较第二边缘E2更靠近分隔壁118。反之,若是第二边缘E2较第一边缘E1更靠近分隔壁118,出线空间S会受限。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分隔壁118是呈内凹状。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用语「内凹状」意指分隔壁118的整体是往欲组装铁芯12的方向延伸,以使得铁芯12的侧边触碰到分隔壁118,进而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式变压器及立式变压器的线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线架,其包括:一底座,其一侧边设置有一卡合槽;一顶座;一绕线柱,其两端分别连结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座;多个导电接脚,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以及一隔板,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以使所述隔板组装于所述底座;多个铁芯,所述铁芯分别从所述线架的所述底座及所述顶座组装;以及一第一线圈及一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分别绕设所述绕线柱,接而出线至相应的所述导电接脚并与所述导电接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隔板使得所述导电接脚至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爬电距离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28 TW 1062111971.一种立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线架,其包括:一底座,其一侧边设置有一卡合槽;一顶座;一绕线柱,其两端分别连结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座;多个导电接脚,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以及一隔板,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以使所述隔板组装于所述底座;多个铁芯,所述铁芯分别从所述线架的所述底座及所述顶座组装;以及一第一线圈及一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分别绕设所述绕线柱,接而出线至相应的所述导电接脚并与所述导电接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隔板使得所述导电接脚至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爬电距离增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台,各个凸台具有一接孔供对应的各个导电接脚插设,且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分别沿着所述凸台周缘出线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导电接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与所述凸台相间隔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与所述隔板的底部界定出一出线空间,且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于所述出线空间中沿着所述凸台周缘出线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导电接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底部的长度是小于所述接孔沿对应的各个凸台方向延伸至所述分隔壁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卡合部,且所述隔板还包括一挡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伯建钟俊智林哲仕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