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05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包括柱状的绕线本体以及设在绕线本体两端的初级接线座、次级接线座。初级接线座上横向并排设有若干初级接线脚,两相邻的初级接线脚之间均设有第一出线槽。绕线本体上绕设有从次级接线座一端向初级接线座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一层初级线,绕设到靠近初级接线座后,向初级接线座弯折,由沿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第一出线槽引出。第一层初级线的另一端由沿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第一出线槽引出。供第一层初级线的两端引出的两个第一出线槽相互交叉,且深度不同,保证两端之间的距离符合安规间距要求,防止出现安全隐患,从而满足安规的要求,同时,采用该结构,还能实现全自动化制造工艺,提升了生成效率。

Transform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nsformer, which comprises a columnar winding body and a primary connecting block and a secondary connecting block arrang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winding body. A number of primary connecting pins are arranged horizontally and side-by-side on the primary connecting block, and a first outlet slo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primary connecting pins. The first layer of primary line, which is wound to the primary junction seat at one end of the secondary connection seat, is wound to the primary junction seat, and is bent to the primary connection seat, and is drawn from the second first outlet grooves arranged along clockwise direction.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level primary line is drawn from third first outlet grooves arranged in clockwise direction. The two first outlet grooves for the first layer of primary line cross each other, and the depth is different, ensur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end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afety rul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afety rules,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afety rule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afety ru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full automation manufacturing process can be realized by using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压器。
技术介绍
因用人成本的增加和国家战略规划,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在此基础上,传统变压器行业推行出全自动多轴绕线工艺。但此工艺要求在变压器设计中不能使用挡边、套管,屏蔽不能用铜箔,只能用绕线代替。因焊接工艺老化的因素,会导致在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铜线因挤压应力的作用而形成绝缘降低达不到安规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变压器,包括柱状的绕线本体以及设在绕线本体两端的初级接线座、次级接线座;所述初级接线座上横向并排设有若干初级接线脚,两相邻的所述初级接线脚之间均设有第一出线槽,所述第一出线槽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绕线本体位置对应;所述绕线本体上绕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一层初级线,所述第一层初级线绕设到靠近所述初级接线座后,向所述初级接线座弯折,由沿与所述第一层初级线绕设方向相反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第一出线槽引出,并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初级接线脚的背面反向绕设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初级接线脚上;所述第一层初级线的另一端由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所述第一出线槽引出,并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前三个所述初级接线脚的背面绕设后反向接入到第一个所述初级接线脚上;供所述第一层初级线的两端引出的两个所述第一出线槽相互交叉,且深度不同。优选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第一出线槽的深度大于第三个所述第一出线槽的深度。优选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所述第一出线槽的一端与所述绕线本体相对,所述第一层初级线外还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二层初级线;所述第二层初级线绕设到靠近所述初级接线座后,向所述初级接线座弯折,由所述初级接线座上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第一出线槽引出,并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四个所述初级接线脚的背面引出至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最后一个所述初级接线脚背面,并反向接入到最后一个所述初级接线脚上。优选地,所述次级接线座上横向并排设有若干次级接线脚,两相邻的所述次级接线脚之间均设有第二出线槽,所述第二出线槽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绕线本体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层初级线外沿周圈绕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一层次级线,所述第一层次级线绕设到靠近所述初级接线座后,向所述次级接线座弯折,由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二出线槽引出后接入到所述次级接线脚上;所述第一层次级线与所述初级接线座之间留有间隙。优选地,在所述次级接线座上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二出线槽邻近所述绕线本体的一端设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位于与所述绕线本体的端部正对的范围内,供所述第一层次级线绕设后再引入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二出线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层次级线外绕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三层初级线,所述第三层初级线绕设到靠近所述初级接线座后,向所述初级接线座弯折,接入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四个所述初级接线座上;所述第三层初级线的另一端由所述次级接线座引入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第一出线槽,并从背面绕设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最后一个所述初级接线脚上,并反向接入到最后一个所述初级接线脚上;所述初级接线座上设有将第三个所述第一出线槽内的所述第三层初级线和所述第一层初级线分隔开的隔离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三层初级线外绕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四层初级线,所述第四层初级线靠近所述次级接线座的一端接入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初级接线脚上,所述初级接线座上设有供所述第四层初级线直接接入的避让槽。优选地,所述第四层初级线外绕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二层次级线,所述第二层次级线绕设到靠近所述初级接线座后,向所述次级接线座弯折,由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最后一个所述第二出线槽引出后接入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最后一个所述次级接线脚上;所述第二层次级线与所述初级接线座之间留有间隙。优选地,所述第二层次级线的另一端绕设所述绕线柱后,由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第二出线槽引出后,接入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次级接线脚上。优选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初级接线脚的背面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一个、第三个所述初级接线脚的背面不在一个平面,且第二个所述初级接线脚的背面相对第一个、第三个所述初级接线脚的背面向所述初级接线脚一侧偏离。实施本技术的变压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变压器的第一层初级线的两端在引入到初级接线座时交叉但不接触,保证两端之间的距离符合安规间距要求。进一步地,变压器的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隔层初级线、次级线接触,防止出现安全隐患,从而满足安规的要求,同时,采用该结构,还能实现全自动化制造工艺,提升了生成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压器上绕设有第一层初级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变压器的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在图1的基础上绕设有第二层初级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在图3的基础上绕设有第一层次级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在图4的基础上绕设有第三层初级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变压器的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在图5的基础上绕设有第四层初级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在图7的基础上绕设有第二层次级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变压器的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包括柱状的绕线本体1以及设在绕线本体1两端的初级接线座2、次级接线座3。结合图1、图2所示,初级接线座2上横向并排设有若干初级接线脚21,两相邻的初级接线脚21之间均设有第一出线槽22,第一出线槽22的一端开口与绕线本体1位置对应,让绕线本体1上的线材能弯曲引入到第一出线槽22。次级接线座3上横向并排设有若干次级接线脚31,两相邻的次级接线脚31之间均设有第二出线槽32,第二出线槽32一端的开口与绕线本体1位置对应,让绕线本体1上的线材能弯曲引入到第二出线槽32。绕线本体1上绕设有从次级接线座3一端向初级接线座2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一层初级线4,第一层初级线4绕设到靠近初级接线座2后,向初级接线座2弯折,由沿与第一层初级线4绕设方向相反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第一出线槽22引出,并从沿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初级接线脚21的背面反向绕设到沿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初级接线脚21上。第一层初级线4的另一端由沿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第一出线槽22引出,并从沿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前三个初级接线脚21的背面绕设后反向接入到第一个初级接线脚21上。进一步地,供第一层初级线4的两端引出的两个第一出线槽22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的绕线本体(1)以及设在绕线本体(1)两端的初级接线座(2)、次级接线座(3);所述初级接线座(2)上横向并排设有若干初级接线脚(21),两相邻的所述初级接线脚(21)之间均设有第一出线槽(22),所述第一出线槽(22)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绕线本体(1)位置对应;所述绕线本体(1)上绕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3)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2)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一层初级线(4),所述第一层初级线(4)绕设到靠近所述初级接线座(2)后,向所述初级接线座(2)弯折,由沿与所述第一层初级线(4)绕设方向相反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第一出线槽(22)引出,并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的背面反向绕设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上;所述第一层初级线(4)的另一端由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所述第一出线槽(22)引出,并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前三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的背面绕设后反向接入到第一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上;供所述第一层初级线(4)的两端引出的两个所述第一出线槽(22)相互交叉,且深度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的绕线本体(1)以及设在绕线本体(1)两端的初级接线座(2)、次级接线座(3);所述初级接线座(2)上横向并排设有若干初级接线脚(21),两相邻的所述初级接线脚(21)之间均设有第一出线槽(22),所述第一出线槽(22)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绕线本体(1)位置对应;所述绕线本体(1)上绕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3)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2)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一层初级线(4),所述第一层初级线(4)绕设到靠近所述初级接线座(2)后,向所述初级接线座(2)弯折,由沿与所述第一层初级线(4)绕设方向相反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第一出线槽(22)引出,并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的背面反向绕设到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上;所述第一层初级线(4)的另一端由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所述第一出线槽(22)引出,并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前三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的背面绕设后反向接入到第一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上;供所述第一层初级线(4)的两端引出的两个所述第一出线槽(22)相互交叉,且深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所述第一出线槽(22)的深度大于第三个所述第一出线槽(22)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所述第一出线槽(22)的一端与所述绕线本体(1)相对,所述第一层初级线(4)外还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3)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2)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二层初级线(5);所述第二层初级线(5)绕设到靠近所述初级接线座(2)后,向所述初级接线座(2)弯折,由所述初级接线座(2)上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三个第一出线槽(22)引出,并从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四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的背面引出至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最后一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背面,并反向接入到最后一个所述初级接线脚(2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接线座(3)上横向并排设有若干次级接线脚(31),两相邻的所述次级接线脚(31)之间均设有第二出线槽(32),所述第二出线槽(32)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绕线本体(1)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层初级线(5)外沿周圈绕设有从所述次级接线座(3)一端向所述初级接线座(2)一端逆时针绕设的第一层次级线(6),所述第一层次级线(6)绕设到靠近所述初级接线座(2)后,向所述次级接线座(3)弯折,由沿所述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二出线槽(32)引出后接入到所述次级接线脚(31)上;所述第一层次级线(6)与所述初级接线座(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合球郝留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陆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