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制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4388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制吊具,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滑轮,位于工字钢两侧的滑轮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焊接有钢丝绳滚筒,所述钢丝绳滚筒的一侧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工字钢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使得滑轮在工字钢上进行移动,通过移动轮可以进行移动,再通过推杆电机带动橡皮垫与移动轮相接触,可以使得移动轮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于移动,且方便进行固定。

A homemade s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made hoist, including I-steel. The two sides of the I-steel are slid and install two horizontal pulleys on both sides of the I-steel. The same driving motor is rotated and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pulley on both sides of the I-steel. The bottom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welded with a wire rope roller and the wire rope. One side of the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a reducer, and a connecting block is wel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I-steel.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on block is weld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welded with a base, and the bottom sides of the base are all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slot.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use, making the pulley moving on the I-steel, moving through the moving wheel, and pushing the rubber pad to contact with the moving wheel through the push rod motor, which can make the moving wheel fixed, easy to operate, easy to move, and convenient to be fi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制吊具
本技术涉及吊具
,尤其涉及一种自制吊具。
技术介绍
吊具英文名liftingsling,是指起重机械中吊取重物的装置,现有吊具的底盘大都是固定的,吊装的物体大都是在上面进行移动,吊具本体无法进行移动,所以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行走、操作简便的自制吊具,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制吊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制吊具,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滑轮,位于工字钢两侧的滑轮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焊接有钢丝绳滚筒,所述钢丝绳滚筒的一侧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工字钢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移动轮,且移动轮位于通槽内,所述移动轮的底部延伸至通槽的外侧,所述通槽的两侧内壁上还开设有嵌入槽,且嵌入槽位于凹槽的上方,两个嵌入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推杆电机的一端焊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一侧延伸至通槽内并焊接有橡皮垫,所述橡皮垫与移动轮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钢丝绳滚筒内绕设有吊绳,且吊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钩。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斜支撑杆,且两个斜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支撑架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上焊接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贯穿轴承并与轴承的内壁相焊接。优选的,所述移动轮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密封圈,所述转轴贯穿通孔并通过密封圈与通孔紧密连接。优选的,所述推杆电机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推杆电机通过螺栓孔与螺栓固定安装在嵌入槽远离嵌入槽槽口的一侧内壁上。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电性连接有信号接收装置,且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无线连接有遥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工字钢、滑轮、驱动电机、减速机、钢丝绳滚筒、吊绳、连接块、支撑架、底座、斜支撑杆、固定块、通槽、凹槽、转轴、移动轮和轴承相配合,驱动电机可以带动滑轮在工字钢上进行移动,通过移动轮可以进行移动,通过减速机可以带动钢丝绳滚筒进行转动,并使得吊绳进行收放,通过嵌入槽、推杆电机、连接杆、凸块和橡皮垫相配合,推杆电机可以带动凸块进行移动,使得橡皮垫可以与移动轮相接触。本技术使用方便,使得滑轮在工字钢上进行移动,通过移动轮可以进行移动,再通过推杆电机带动橡皮垫与移动轮相接触,可以使得移动轮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于移动,且方便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制吊具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制吊具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制吊具中固定块的放大图。图中:1工字钢、2滑轮、3驱动电机、4减速机、5吊绳、6连接块、7支撑架、8底座、9斜支撑杆、10固定块、11通槽、12凹槽、13转轴、14移动轮、15轴承、16嵌入槽、17推杆电机、18连接杆、19凸块、20橡皮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自制吊具,包括工字钢1,工字钢1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滑轮2,位于工字钢1两侧的滑轮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底部焊接有钢丝绳滚筒,钢丝绳滚筒的一侧连接有减速机4,工字钢1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底部焊接有底座8,底座8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底部开设有通槽11,通槽1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12,两个凹槽12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13,转轴13上固定套设有移动轮14,且移动轮14位于通槽11内,移动轮14的底部延伸至通槽11的外侧,通槽11的两侧内壁上还开设有嵌入槽16,且嵌入槽16位于凹槽12的上方,两个嵌入槽16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17,推杆电机17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远离推杆电机17的一端焊接有凸块19,凸块19的一侧延伸至通槽11内并焊接有橡皮垫20,橡皮垫20与移动轮14相适配,通过工字钢1、滑轮2、驱动电机3、减速机4、钢丝绳滚筒、吊绳5、连接块6、支撑架7、底座8、斜支撑杆9、固定块10、通槽11、凹槽12、转轴13、移动轮14和轴承15相配合,驱动电机3可以带动滑轮2在工字钢1上进行移动,通过移动轮14可以进行移动,通过减速机4可以带动钢丝绳滚筒进行转动,并使得吊绳5进行收放,通过嵌入槽16、推杆电机17、连接杆18、凸块19和橡皮垫20相配合,推杆电机17可以带动凸块19进行移动,使得橡皮垫20可以与移动轮14相接触,本技术使用方便,使得滑轮2在工字钢1上进行移动,通过移动轮14可以进行移动,再通过推杆电机17带动橡皮垫20与移动轮14相接触,可以使得移动轮14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于移动,且方便进行固定。本技术中,钢丝绳滚筒内绕设有吊绳5,且吊绳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钩,底座8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斜支撑杆9,且两个斜支撑杆9远离底座8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支撑架7的两侧,凹槽12的内壁上焊接有轴承15,转轴13的两端均贯穿轴承15并与轴承15的内壁相焊接,移动轮14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密封圈,转轴13贯穿通孔并通过密封圈与通孔紧密连接,推杆电机17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推杆电机17通过螺栓孔与螺栓固定安装在嵌入槽16远离嵌入槽16槽口的一侧内壁上,驱动电机3上电性连接有信号接收装置,且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无线连接有遥控装置,信号接收装置的型号为RC-RW01,遥控装置的型号为HBQ2811,通过工字钢1、滑轮2、驱动电机3、减速机4、钢丝绳滚筒、吊绳5、连接块6、支撑架7、底座8、斜支撑杆9、固定块10、通槽11、凹槽12、转轴13、移动轮14和轴承15相配合,驱动电机3可以带动滑轮2在工字钢1上进行移动,通过移动轮14可以进行移动,通过减速机4可以带动钢丝绳滚筒进行转动,并使得吊绳5进行收放,通过嵌入槽16、推杆电机17、连接杆18、凸块19和橡皮垫20相配合,推杆电机17可以带动凸块19进行移动,使得橡皮垫20可以与移动轮14相接触,本技术使用方便,使得滑轮2在工字钢1上进行移动,通过移动轮14可以进行移动,再通过推杆电机17带动橡皮垫20与移动轮14相接触,可以使得移动轮14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于移动,且方便进行固定。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时,先启动减速机4,利用减速机4带动钢丝绳滚筒进行转动,使得吊绳5带动吊钩进行移动,然后将吊物挂在吊钩上,再次启动减速机4,使得减速机4带动钢丝绳滚筒进行转动,并将吊绳5和吊钩收回,使得吊物脱离地面,然后再推动支撑架7,因为支撑架7的底端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制吊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制吊具,包括工字钢(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1)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滑轮(2),位于工字钢(1)两侧的滑轮(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底部焊接有钢丝绳滚筒,所述钢丝绳滚筒的一侧连接有减速机(4),所述工字钢(1)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底部焊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底部开设有通槽(11),所述通槽(1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12),两个凹槽(12)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13),所述转轴(13)上固定套设有移动轮(14),且移动轮(14)位于通槽(11)内,所述移动轮(14)的底部延伸至通槽(11)的外侧,所述通槽(11)的两侧内壁上还开设有嵌入槽(16),且嵌入槽(16)位于凹槽(12)的上方,两个嵌入槽(16)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17),所述推杆电机(17)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远离推杆电机(17)的一端焊接有凸块(19),所述凸块(19)的一侧延伸至通槽(11)内并焊接有橡皮垫(20),所述橡皮垫(20)与移动轮(14)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制吊具,包括工字钢(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1)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滑轮(2),位于工字钢(1)两侧的滑轮(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底部焊接有钢丝绳滚筒,所述钢丝绳滚筒的一侧连接有减速机(4),所述工字钢(1)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底部焊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底部开设有通槽(11),所述通槽(1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12),两个凹槽(12)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13),所述转轴(13)上固定套设有移动轮(14),且移动轮(14)位于通槽(11)内,所述移动轮(14)的底部延伸至通槽(11)的外侧,所述通槽(11)的两侧内壁上还开设有嵌入槽(16),且嵌入槽(16)位于凹槽(12)的上方,两个嵌入槽(16)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17),所述推杆电机(17)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远离推杆电机(17)的一端焊接有凸块(19),所述凸块(19)的一侧延伸至通槽(11)内并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柱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