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安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40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坠安全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端盖,壳体和端盖内设置有制动摩擦片、制动轮、传动轴、离心甩块装置、碟形弹簧,碟形弹簧设置在制动轮的尾部并位于壳体尾部空腔内,碟形弹簧与壳体尾部之间设有一个调整垫,壳体尾部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并设有一个调整螺栓,调整螺栓头部与调整垫接触,制动摩擦片采用2片式,壳体空腔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壳体中轴线旋转的凹槽,制动摩擦片嵌入壳体空腔侧壁上的凹槽内,制动轮外表面与制动摩擦片外表面相互接触并且接触面外圆为朝碟形弹簧方向逐渐缩小的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方便对防坠安全器的维护。

A pendant safet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falling safety device, including a shell and an end cover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housing and the end cover are provided with a brake friction piece, a brake wheel, a drive shaft, a centrifugal throwing block device and a dish spring. The disc spring is set at the tail of the brake wheel and is located in the empty cavity of the tail of the shell, and between the dish spring and the tail of the shell. There is a adjusting pad with a thread hole in the rear of the shell and a adjusting bolt to adjust the head of the bolt to contact with the adjustment pad. The brake friction plate is used 2 pieces, and a groov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axis of the shell. The brake friction plate is embedded in the groov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cavity and the brake wheel is embedded. The outer surfac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rake friction disc,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tact surface is inclined to the disc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for the falling proof safet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坠安全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坠安全器,属于升降机安全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中最重要的安全装置,其作用是限制吊笼的运行速度,防止吊笼坠落,保证人员设备安全,防坠安全器主要靠制动部分和驱动离心限速装置组成,当驱动离心限速装置触发时带动制动部分进行制动,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施工升降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防坠安全器的种类也是逐渐增多,现有的防坠安全器的制动部分中的制动摩擦片更换非常的不方便,给防坠安全器的维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对目前使用的防坠安全器结构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防坠安全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坠安全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端盖,前述壳体和端盖内设置有制动摩擦片、制动轮、传动轴、离心甩块装置、碟形弹簧,前述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与制动轮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前述碟形弹簧设置在制动轮的尾部并位于壳体尾部空腔内,前述碟形弹簧与壳体尾部之间设有一个调整垫,前述壳体尾部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并设有一个调整螺栓,前述调整螺栓头部与调整垫接触,前述制动摩擦片采用2片式,前述壳体空腔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壳体中轴线旋转的凹槽,前述制动摩擦片嵌入壳体空腔侧壁上的凹槽内,前述制动轮外表面与制动摩擦片外表面相互接触并且接触面外圆为朝碟形弹簧方向逐渐缩小的斜面,前述制动轮内表面设置有卡齿,前述离心甩块装置固定在传动轴上并位于制动轮卡齿内侧。优选地,前述传动轴与制动轮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I。优选地,前述传动轴与端盖之间设有由支撑轴承II。优选地,前述制动摩擦片为将一个完整的圆形摩擦片切割平分为2片半圆形的摩擦片,方便拆卸和安装并且制动均匀,减少制动轮与制动摩擦片之间的摩擦振动。优选地,前述传动轴与从动齿轮之间采用花键连接。优选地,前述离心甩块装置由两组卡钩、两组连杆和位于连杆之间的两组弹簧组成,所述两组连杆位于传动轴的两侧,所述两组卡钩分别位于两组连杆的两端,所述两组弹簧也分别位于传动轴的两侧。优选地,前述弹簧采用压簧,当离心甩块装置转速达到一定速度后卡钩克服压簧弹力带动制动轮旋转与制动摩擦片之间摩擦制动。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方便对防坠安全器的维护,通过调整垫调整碟形弹簧的压力控制制动轮和制动摩擦片之间的压力,减少制动轮与制动摩擦片之间的摩擦振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壳体,2、端盖,3、制动摩擦片,4、制动轮,5、传动轴,6、离心甩块装置,7、从动齿轮,8、支撑轴承II,9、支撑轴承I,10、碟形弹簧,11、调整垫,12、调整螺栓,13、卡钩,14、连杆,1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本技术的手动防坠安全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1和端盖2,壳体1和端盖2内设置有制动摩擦片3、制动轮4、传动轴5、离心甩块装置6、碟形弹簧10,传动轴5的其中一端与制动轮4连接,传动轴5的另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7,从动齿轮7与施工升降机的齿条啮合,其中传动轴5与从动齿轮7之间采用花键连接,传动轴5与制动轮4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I9,传动轴5与端盖2之间设有由支撑轴承II8;碟形弹簧10设置在制动轮4的尾部并位于壳体1尾部空腔内,碟形弹簧10与壳体1尾部之间设有一个调整垫11,壳体1尾部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并设有一个调整螺栓12,调整螺栓12头部与调整垫11接触,制动摩擦片3采用2片式,壳体1空腔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壳体1中轴线旋转的凹槽,制动摩擦片3嵌入壳体1空腔侧壁上的凹槽内,制动轮4外表面与制动摩擦片3外表面相互接触并且接触面外圆为朝碟形弹簧10方向逐渐缩小的斜面,制动轮4内表面设置有卡齿,离心甩块装置6固定在传动轴5上并位于制动轮4卡齿内侧。参见图2,离心甩块装置6由两组卡钩13、两组连杆14和位于连杆14之间的两组弹簧15组成,两组连杆14位于传动轴5的两侧,两组卡钩13分别位于两组连杆14的两端,两组弹簧15也分别位于传动轴5的两侧,制动摩擦片3为将一个完整的圆形摩擦片切割平分为2片半圆形的摩擦片,方便拆卸和安装并且制动均匀,减少制动轮4与制动摩擦片3之间的摩擦振动。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其中弹簧15采用压簧,当离心甩块装置6转速达到一定速度后卡钩13克服压簧弹力带动制动轮4旋转与制动摩擦片3之间摩擦制动。综上前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方便对防坠安全器的维护,通过调整垫调整碟形弹簧的压力控制制动轮和制动摩擦片之间的压力,减少制动轮与制动摩擦片之间的摩擦振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坠安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坠安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和端盖内设置有制动摩擦片、制动轮、传动轴、离心甩块装置、碟形弹簧,所述传动轴的其中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传动轴的另一端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碟形弹簧设置在制动轮的尾部并位于壳体尾部空腔内,所述碟形弹簧与壳体尾部之间设有一个调整垫,所述壳体尾部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并设有一个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头部与调整垫接触,所述制动摩擦片采用2片式,所述壳体空腔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壳体中轴线旋转的凹槽,所述制动摩擦片嵌入壳体空腔侧壁上的凹槽内,所述制动轮外表面与制动摩擦片外表面相互接触并且接触面外圆为朝碟形弹簧方向逐渐缩小的斜面,所述制动轮内表面设置有卡齿,所述离心甩块装置固定在传动轴上并位于制动轮卡齿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安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和端盖内设置有制动摩擦片、制动轮、传动轴、离心甩块装置、碟形弹簧,所述传动轴的其中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传动轴的另一端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碟形弹簧设置在制动轮的尾部并位于壳体尾部空腔内,所述碟形弹簧与壳体尾部之间设有一个调整垫,所述壳体尾部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并设有一个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头部与调整垫接触,所述制动摩擦片采用2片式,所述壳体空腔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壳体中轴线旋转的凹槽,所述制动摩擦片嵌入壳体空腔侧壁上的凹槽内,所述制动轮外表面与制动摩擦片外表面相互接触并且接触面外圆为朝碟形弹簧方向逐渐缩小的斜面,所述制动轮内表面设置有卡齿,所述离心甩块装置固定在传动轴上并位于制动轮卡齿内侧。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锐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