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436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32
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62%~65%的铜、0.01%~0.15%的铁、0.2%~0.6%的锡、0.2%~0.6%的铝、0.02%~0.2%的镍、0.06%~0.15%砷、0.3%~1.2%的铋、0.03%~0.15%的锑、0.0005%~0.0025%的硼、34%~37%的锌及0.01%~0.1%的混合稀土变质剂。

A kind of easy cutting brass allo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 easy to cut brass allo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copper alloy consists of 62% to 65% copper, 0.01% to 0.15% iron, 0.2% to 0.6% tin, 0.2% to 0.6% aluminum, 0.02% to 0.2% nickel, 0.06% to 0.15% arsenic, 0.3% ~ 1.2% bismuth, antimony. Boron, 34% to 37% zinc and 0.01% to 0.1% mixed rare earth mo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黄铜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无铅易切削黄铜是以铜锌为基础加入一定量铋、锡、铝、锑、砷的黄铜合金,以铋代铅,其切削性能与铅黄铜相当或接近,抗脱锌性能达到AS2345标准,锻压加工性能优良。然而,目前已开发使用的铋黄铜材是以铸棒和挤制棒为主,主要是由于铋在铜中固溶度极低,熔炼过程中易产生成分偏析,影响铸锭内部质量。铋常呈脆性薄膜分布在黄铜晶界上,既产生热脆性,又产生冷脆性,易于导致冷、热加工时开裂,抗脱锌性不足,使其应用受到约束。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加工性能及抗脱锌性能、防止加工易开裂的易切削黄铜合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切削黄铜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62%~65%的铜、0.01%~0.15%的铁、0.2%~0.6%的锡、0.2%~0.6%的铝、0.02%~0.2%的镍、0.06%~0.15%砷、0.3%~1.2%的铋、0.03%~0.15%的锑、0.0005%~0.0025%的硼、34%~37%的锌及0.01%~0.1%的混合稀土变质剂。进一步,所述易切削黄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62%的铜、0.15%的铁、0.6%的锡、0.6%的铝、0.2%的镍、0.15%砷、1%的铋、0.15%的锑、0.002%的硼、35.098%的锌及0.05%的混合稀土变质剂。进一步,所述混合稀土变质剂包括铈、镧及硒。进一步,所述易切削黄铜合金的杂质含量小于或等于易切削黄铜合金总重量的0.2%。进一步,所述杂质中的镉含量小于等于易切削黄铜合金总重量的0.01%。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材料;(2)熔炼:先分批投入铜原材料和锌原材料的50%,进行熔炼;再投入铜硼合金原材料和铝硼合金原材料;再投入余下的50%的锌原材料、铋原材料、锡原材料、锑原材料、铝原材料及镍原材料,进行熔炼;再投入铜砷合金原材料,进行熔炼,搅拌5min~10min,然后升温投入精炼剂进行除渣精炼;再投入混合稀土变质剂,进行熔炼、搅拌均匀;静置保温和除渣;(3)连铸:保温进行水平连铸圆锭,铸造速度为5m/h~8m/h,把圆锭锯切成锭子;(4)挤压:把锭子加热至600℃~750℃进行热挤压得到挤制管或挤制棒。(5)退火:退火温度为580℃~600℃,退火时间为50min~70min。进一步,所述步骤(4)的挤压速度为15mm/s~35mm/s,挤压比为15~45。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铜硼合金的硼含量为5%,铝硼合金的硼含量为3%,铜砷合金的砷含量为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混合稀土变质剂改变铋黄铜金相组织,提高了铋黄铜力学性能较,消除挤制棒在使用加工时开裂,具有与铅黄铜相当的切削性能,提高了锻压成型加工性能,并具有优良的抗脱锌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62%~65%的铜、0.01%~0.15%的铁、0.2%~0.6%的锡、0.2%~0.6%的铝、0.02%~0.2%的镍、0.06%~0.15%砷、0.3%~1.2%的铋、0.03%~0.15%的锑、0.0005%~0.0025%的硼、34%~37%的锌及0.01%~0.1%的混合稀土变质剂。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易切削黄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62%的铜、0.15%的铁、0.6%的锡、0.6%的铝、0.2%的镍、0.15%砷、1%的铋、0.15%的锑、0.002%的硼、35.098%的锌及0.05%的混合稀土变质剂。混合稀土变质剂包括铈、镧及硒。混合稀土变质剂中的稀有金属对黄铜金属熔液具有较好的除气、净化、精炼作用,对金属组织有细化、改性的作用,通过将混合稀土变质剂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铋黄铜熔液中作变质处理,提高了铋锡黄铜合金产品的加工性能,适于大规模生产的熔炼、水平连铸、热挤压、成品退火的挤制棒生产工艺。易切削黄铜合金的杂质含量小于或等于易切削黄铜合金总重量的0.2%。杂质中的镉含量小于等于易切削黄铜合金总重量的0.01%。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材料;(2)熔炼:先分批投入铜原材料和锌原材料的50%,进行熔炼;再投入铜硼合金原材料和铝硼合金原材料;再投入余下的50%的锌原材料、铋原材料、锡原材料、锑原材料、铝原材料及镍原材料,进行熔炼;再投入铜砷原材料,进行熔炼,搅拌5min~10min,然后升温投入精炼剂进行除渣精炼;再投入混合稀土变质剂,进行熔炼、搅拌均匀;静置保温和除渣;铜硼合金的硼含量为5%,铝硼合金的硼含量为3%,铜砷合金的砷含量为25%;(3)连铸:保温进行水平连铸圆锭,铸造速度为5m/h~8m/h,把圆锭锯切成锭子;(4)挤压:把锭子加热至600℃~750℃进行热挤压得到挤制管或挤制棒;挤压速度为15mm/s~35mm/s,挤压比为15~45。(5)退火:退火温度为580℃~600℃,退火时间为50min~70min。混合稀土变质剂能够改变铋黄铜金相组织特征,有效细化晶粒,清除晶界杂质,减小合金化学成分偏析,析出硬质的稀土强化相,消除铋呈脆性薄膜分布在黄铜晶界上,使之球化粒状弥散分布,中间退火使基体的铋发生了重熔和团聚,也促进铋球化粒状分布,金相组织特征的转变使得铋黄铜的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高,有效提高了铋黄铜力学性能,防止挤制棒在使用加工时开裂,具有与铅黄铜相当或接近的切削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62%~65%的铜、0.01%~0.15%的铁、0.2%~0.6%的锡、0.2%~0.6%的铝、0.02%~0.2%的镍、0.06%~0.15%砷、0.3%~1.2%的铋、0.03%~0.15%的锑、0.0005%~0.0025%的硼、34%~37%的锌及0.01%~0.1%的混合稀土变质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62%~65%的铜、0.01%~0.15%的铁、0.2%~0.6%的锡、0.2%~0.6%的铝、0.02%~0.2%的镍、0.06%~0.15%砷、0.3%~1.2%的铋、0.03%~0.15%的锑、0.0005%~0.0025%的硼、34%~37%的锌及0.01%~0.1%的混合稀土变质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切削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切削黄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62%的铜、0.15%的铁、0.6%的锡、0.6%的铝、0.2%的镍、0.15%砷、1%的铋、0.15%的锑、0.002%的硼、35.098%的锌及0.05%的混合稀土变质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切削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稀土变质剂包括铈、镧及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切削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切削黄铜合金的杂质含量小于或等于易切削黄铜合金总重量的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切削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中的镉含量小于等于易切削黄铜合金总重量的0.01%。6.如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绍阮伟光李绍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伟强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