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模块及包含该除臭模块的储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4151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臭模块及包含该除臭模块的储藏装置。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除臭模块包括:壳体,具有包含曲面的一个表面;吸入口,形成于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吸入外部空气;风扇,布置于吸入口而吸入空气;排出口,形成于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将通过风扇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壳体外部;光催化条,布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包括供所述空气通过的贯通孔;以及光源模块,向所述光催化条照射紫外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臭模块及包含该除臭模块的储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臭模块及包含该除臭模块的储藏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冷藏库在防止食物的腐烂并长期存放食物的情况下使用,冷藏库的温度大概被调节为0~10℃的温度范围以内。然而,如果食物在冷藏库中被存放预定期间以上,则食物开始腐烂,且伴随腐烂而产生恶臭,从而带给用户严重的不快感。并且,当特定食物的气味渗透到其他食物时,食物固有的气味丧失,于是发生扔弃食物的问题。因如上所述的理由,在大部分的冷藏库中出于如下目的而配备有多样的种类的除臭装置乃是实情:除去因食物本身的气味或食物腐烂引起的恶臭,并防止这种恶臭的循环,且对各种微生物进行杀菌。作为除臭装置,使用如下的装置:在格栅型的活性炭中,应用承载有二氧化锰(MnO2)、氧化铜(CuO)、人工酶催化剂等的除臭过滤器。但是,对于现有的除臭装置而言,一次性吸入的外界空气的量较少,因此除臭效率降低。而且,由于除臭装置内的空气移动通道狭窄,因此吸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可能得不到除臭而损失。并且,由于除臭过滤器的面积小,因此存在无法实现充分的除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储藏室的空气进行除臭的除臭模块及包含该除臭模块的储藏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空气吸入到除臭模块的内部而执行除臭的除臭模块及包含该除臭模块的储藏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除臭模块及包含该除臭模块的储藏装置:可将吸入到内部的空气以无损失的方式除臭并增大除臭过滤器的面积而改善除臭性能。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流入到内部的空气以无损失的方式除臭的除臭模块及包含该除臭模块的储藏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臭模块,包括:壳体,具有包含曲面的一个表面;吸入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吸入外部空气;风扇,布置于所述吸入口而吸入空气;排出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将通过所述风扇吸入的空气排出到所述壳体外部;光催化条,布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包括供所述空气通过的贯通孔;以及光源模块,向所述光催化条照射紫外线。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整体为曲面。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的局部为曲面。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中的形成有所述吸入口的部分为曲面,形成有所述排出口的部分为平面。优选地,所述风扇布置成与所述吸入口接触。优选地,所述风扇以倾斜的形态布置,并且在所述倾斜的风扇与所述吸入口之间具有相隔的空间。优选地,所述除臭模块还包括:风扇安置部,在所述吸入口处以倾斜的形态布置,并形成有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贯通孔,其中,所述风扇被安置于所述风扇安置部。优选地,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优选地,借助于所述风扇而被吸入的空气流经所述光催化条并通过所述排出口而被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优选地,所述光催化条的侧面分别紧贴于壳体内部的内壁。优选地,所述除臭模块还包括:条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个侧面,供所述光催化条的两个侧面分别插入。优选地,所述光源模块布置于所述光催化条与所述排出口之间。优选地,所述排出口布置于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光催化条之间。优选地,所述除臭模块还包括:模块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个侧面,供所述光源模块的两个侧面分别插入。优选地,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基板和紫外线光源。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光源为多个。优选地,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散热板。优选地,所述除臭模块还包括:排出引导件,在所述光催化条与所述排出口之间,以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个表面起具有预定高度的方式形成。优选地,所述排出引导件形成于所述排出口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空气流入引导件,形成于所述风扇的两侧与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个侧壁之间。优选地,所述壳体由反射材质形成,或者内部被反射材质所涂覆。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外部引导件,沿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周围向外部突出。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局部开放,在内部收容所述风扇、所述光催化条及所述光源模块;以及盖部,覆盖所述主体的开放的一部分,其中,所述主体与所述盖部能够实现分离和结合。优选地,所述吸入口和所述排出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具有曲面的所述一个表面。优选地,所述曲面为凹陷的形态。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藏装置,包括:储藏室,具有内部空间;以及除臭模块,安装于所述储藏室,用于对所述储藏室的空气进行除臭,其中,所述除臭模块是在上文中描述的除臭模块。优选地,所述储藏室包括槽形态的除臭模块安装部,所述除臭模块被插入到所述除臭模块安装部,所述除臭模块的所述吸入口和所述排出口暴露于所述储藏室的内部空间。优选地,所述储藏室是冷藏库或热藏库。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除臭模块可提供一种能够将流入到内部的空气以无损失的方式除臭的除臭模块。对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优点,将会通过详细的说明更加具体地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上部剖面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下部正面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侧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侧剖面立体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上部剖面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侧剖面图。图7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上部剖面图。图8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侧剖面图。图9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上部剖面图。图10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侧剖面图。图11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例图。图12为表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储藏装置的侧面图。图13为表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储藏装置的示例图。符号说明100、200、300、400、500:除臭模块110、310:壳体111、311:主体115、315:盖部117、317:壳体的下表面120:吸入口130:风扇140:光源模块141:光源基板142:散热板143:紫外线光源150:光催化条160:排出口180:吸入引导件195:条固定部210、410:下表面排出引导件220、420:外部引导件380:风扇安置部391:模块固定部520:第一外部引导件525:槽530:第二外部引导件1000、2000:储藏装置1100、2100:储藏室1200、2200:除臭模块安置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以下介绍的实施例是为了将本技术的思想充分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而作为示例提供的实施例。因此,本技术并非限定于以下阐述的实施例而是可具体化为其他形态。另外,在附图中构成要素的宽度、长度、厚度等可能被夸大图示以便于描述。贯穿整个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类似构成要素。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除臭模块,包括:壳体,具有包含曲面的一个表面;吸入口,形成于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吸入外部空气;风扇,布置于吸入口而吸入空气;排出口,形成于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将通过风扇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壳体外部;光催化条,布置于风扇与排出口之间,包括供空气通过的贯通孔;以及光源模块,向光催化条照射紫外线。其中,壳体的一个表面的全体或者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为曲面。因此,除臭模块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除臭模块及包含该除臭模块的储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包含曲面的一个表面;吸入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吸入外部空气;风扇,布置于所述吸入口而吸入空气;排出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将通过所述风扇吸入的空气排出到所述壳体外部;光催化条,布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包括供所述空气通过的贯通孔;以及光源模块,向所述光催化条照射紫外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05 KR 10-2016-00847711.一种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包含曲面的一个表面;吸入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吸入外部空气;风扇,布置于所述吸入口而吸入空气;排出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用于将通过所述风扇吸入的空气排出到所述壳体外部;光催化条,布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包括供所述空气通过的贯通孔;以及光源模块,向所述光催化条照射紫外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整体为曲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的局部为曲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中的形成有所述吸入口的部分为曲面,形成有所述排出口的部分为平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布置成与所述吸入口接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以倾斜的形态布置,并且在所述倾斜的风扇与所述吸入口之间具有相隔的空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安置部,在所述吸入口处以倾斜的形态布置,并形成有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贯通孔,其中,所述风扇被安置于所述风扇安置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所述风扇而被吸入的空气流经所述光催化条并通过所述排出口而被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条的侧面分别紧贴于壳体内部的内壁。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个侧面,供所述光催化条的两个侧面分别插入。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布置于所述光催化条与所述排出口之间。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布置于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光催化条之间。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栽鹤
申请(专利权)人: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