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包括其的金属二次电池及制备其的方法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6年10月2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138640的优先权和权益、以及由其产生的所有权益,将其内容全部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和包括其的金属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由于近来关于在移动电话和/或电动车中出现爆炸的问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已经受到相当多的关注。使用液体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尽管其能量密度高,但是由于液体电解质的可燃性(易燃性)而可不具有长期稳定性。作为提供具有长期稳定性的二次电池的途径,使用凝胶电解质或者固体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已经引起关注。凝胶电解质可包括聚(偏氟乙烯-共-六氟丙烯)(PVDF-HFP)并且可通过将液体电解质凝胶化而制备。作为固体电解质,已经使用聚合物电解质和无机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的实例为聚环氧乙烷。而且,LiPON、Li1.5Al0.5Ti1.5(PO4)3(LATP)、和Li1.5Al0.5Ge1.5(PO4)3(LAGP)已经各自被用作无机电解质。然而,虽然包括这样的 ...
【技术保护点】
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或其组合的盐,和包括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型第一粘合剂:式1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4 KR 10-2016-01386401.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或其组合的盐,和包括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型第一粘合剂:式1其中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5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亚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亚烷氧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氧化亚烷基或者其组合,和n为90-2,700的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式1中的R包括未取代的C2-C5亚烷基、被甲基取代的C2-C5亚烷基、被二甲基取代的C2-C5亚烷基、被苯基取代的C2-C5亚烷基、被苄基取代的C2-C5亚烷基、被苄基羧基取代的C2-C5亚烷基、或其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式1中的R包括由式1-1到1-13表示的基团、或其组合:式1-1*-CH2-CH2-*,式1-2*-CH2-CH2-CH2-*,式1-3*-CH2-CH2-CH2-CH2-*,式1-4*-CH2-CH2-CH2-CH2-CH2-*,式1-5*-CH2-CH2-O-CH2-CH2-*,式1-6式1-7式1-8式1-9式1-11式1-12或者式1-13其中*为与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的主链的结合位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式1中的n为100-1,800的整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所述包括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型第一粘合剂的量在0.1重量份-30重量份的范围内,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正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所述盐包括LiSCN、LiN(CN)2、LiClO4、LiBF4、LiAsF6、LiPF6、LiCF3SO3、Li(CF3SO2)2N、LiSbF6、Li(CF3SO2)3C、LiN(SO2C2F5)2、LiPF3(C2F5)3、LiPF3(CF3)3、LiB(C2O4)2、NaSCN、NaSO3CF3、NaN(SO2CF3)2、KN(SO2CF3)2、Ba(N(SO2CF3)2)2、Ca(N(SO2CF3)2)2、或其组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所述包括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型第一粘合剂对所述盐的重量比在9:1-1:9的范围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所述包括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型第一粘合剂对所述盐的重量比在8:2-5:5的范围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进一步包括第二粘合剂、低聚物、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和增塑剂。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所述第二粘合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其羧酸衍生物、或其组合。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所述第二粘合剂的量在0.1重量份-50重量份的范围内,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正极。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所述低聚物包括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丁烷)、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氨基甲酸酯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氨基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氨基甲酸酯三丙烯酸酯、聚(乙二醇)氨基甲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或其组合。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所述低聚物的量在0.1重量份-50重量份的范围内,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正极。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的正极,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乙酯、碳酸氟代亚乙酯、碳酸亚丁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乙丙酯、碳酸甲基异丙基酯、碳酸二丙酯、碳酸二丁酯、苄腈、乙腈、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γ-丁内酯、二氧戊环、4-甲基二氧戊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二氧六环、1,2-二甲氧基乙烷、环丁砜、二氯乙烷、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珍,丁准善,金璨秀,梁有盛,庾太焕,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