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装置、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393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装置、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行点光源,各行点光源与显示面板上的各行像素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根据该使能信号驱动与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从而解决了背光拖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装置、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装置、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面板制造业的发展,高分辨率AR/VR/TV/MNT等显示方面的技术不断进步,对于亮度对比变化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传统的LCD模组在工作稳定性、亮度处于劣势,成本、功耗、产能处于优势。尤其在近距离AR&VR产品上,为了防止液晶偏转导致的眩晕,需要插黑技术的应用,此技术需要背光源具有非常高的瞬间亮度,并且由于背光源一直处于点亮状态,在背光源直接照射的像素区域会出现工作电流过大,而在背光源非直接照射的像素区域会出现工作电流过小,从而产生背光拖影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装置、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以解决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拖影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行点光源,各行点光源与显示面板上的各行像素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根据该使能信号驱动与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可选的,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包括: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扫描完毕,并在液晶响应完成后,获得所述使能信号。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相邻两行点光源之间,在上一行点光源点亮后满足第一时延时,点亮下一行点光源。可选的,还包括:在显示面板对第二帧图像的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之前,关闭该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其中,第一帧图像与第二帧图像为连续帧图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行点光源,各行点光源与显示面板上的各行像素单元一一对应,所述背光模组驱动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输出使能信号;驱动模块,用于根据该使能信号驱动与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可选的,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扫描完毕,并在液晶响应完成后,获得所述使能信号。可选的,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显示面板对第二帧图像的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之前,关闭该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其中,第一帧图像与第二帧图像为连续帧图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驱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优点:首先,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包括多行点光源,各行点光源与显示面板上的各行像素单元一一对应,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根据该使能信号驱动与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通过延时打开或关闭行点光源,从而解决了背光拖影的问题。其次,本专利技术的点背光源不是持续发光,在液晶响应完成后,才会发光,所以能够降低点背光源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驱动方法具体实施例中脉冲信号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述一种驱动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5个1:4MUX驱动IC与20行点光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模块输出的脉冲信号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行点光源,各行点光源与显示面板上的各行像素单元一一对应,具体可以为每行像素单元均对应一行点光源,该驱动方法具体可以包括:步骤101: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基于液晶偏转原理,在液晶偏转不完成状态下,行点背光源处于关闭状态,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扫描完毕,并在显示面板的液晶响应完成后,获得所述使能信号,驱动行点光源打开。第一时延可以根据液晶响应完成所需时间进行设置,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大于或略小于液晶响应时间等,对此本专利技术不做具体限制。实际应用中,第一时延可以为5ms、或者6ms等等。其中,指定行像素单元可以是显示面板中的任一行像素单元。步骤102:根据该使能信号驱动与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点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但是本专利技术的点光源并不限于LED。本实施例具体可以由用于驱动背光模组的驱动IC来执行,该驱动IC与扫描驱动模块(如GOA驱动模块)连接;也可以由单独增加在扫描驱动模块与驱动背光模组的驱动IC之间一驱动装置来执行。以该背光模组的驱动IC为例,该步骤101~102具体可以是扫描驱动模块在驱动某一行像素单元扫描完成后,进行计时,当计时达到第一时延时,生成使能信号,触发该驱动IC对该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也可以是扫描驱动模块在驱动行扫描开始时进行计时,当计时满足行扫描时长加第一时延时,生成使能信号,触发该驱动IC对该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还可以是扫描驱动模块在驱动某一行像素单元扫描完成后,触发驱动IC进行计时,当计时达到第一时延时,驱动IC生成使能信号,触发该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还可以是扫描驱动模块在驱动行扫描开始时,触发驱动IC进行计时,当计时满足行扫描时长加第一时延时,驱动IC生成使能信号,触发该驱动IC对该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只要是满足在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进而触发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即可。现有技术中背光源均是采用恒亮式背光,在恒亮式背光照射各行像素单元时,由于背光的覆盖范围过大,在背光区域中各行像素单元的液晶响应时间不同,有些像素单元的液晶响应偏转完成,有些像素单元的液晶响应偏转未完成,从而出现有些像素单元工作电流过大,有些像素单元工作电流过小,从而产生背光拖影现象,而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背光拖影的问题,在液晶偏转不完成的状态下背光处于关闭状态,在显示面板的液晶响应完成后,在满足延时条件时,驱动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从而避免了背光拖影的产生。实施例二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在完成上述步骤101~102后,可以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直至各行扫描完成,各行点光源点亮完成,也即该第一帧图像扫描显示完成。步骤201: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步骤202:根据该使能信号驱动与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步骤203:控制相邻两行点光源之间,在上一行点光源点亮后满足第一时延时,点亮下一行点光源。该第一时延可以是液晶响应完成所需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的时间,并且各行之间的延时时间相同。在满足第一时延的情况下,点光源可以以行为单位逐行开启,具体如下:点亮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装置、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行点光源,各行点光源与显示面板上的各行像素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根据该使能信号驱动与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行点光源,各行点光源与显示面板上的各行像素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根据该使能信号驱动与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进行点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后满足第一时延时,获得使能信号,包括:在显示面板对第一帧图像的指定行像素单元扫描完毕,并在液晶响应完成后,获得所述使能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相邻两行点光源之间,在上一行点光源点亮后满足第一时延时,点亮下一行点光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显示面板对第二帧图像的所述指定行像素单元进行行扫描之前,关闭该指定行像素单元对应的行点光源,其中,第一帧图像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其兵高博孙伟时凌云张浩王光泉陈明董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