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90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卡圈(1)和内卡圈(2),该外卡圈(1)内孔和该内卡圈(2)内孔同心设置并组合形成用于多向开关(N)的按钮(N‑1)穿装的安装孔(12),该外卡圈(1)与内卡圈(2)之间经中间连接件(3)连接固定,该内卡圈(2)在背向该外卡圈(1)的一侧面上设有可用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固接的连接部(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多向开关安装时连接固定。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multidirectional switch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a multidirectional switch, which includes a outer ring (1) and an inner circle (2), the inner hole of the outer ring (1) and the inner hole (2) inner holes are concentric and combined to form an installation hole (12) for a button (N 1) for a multi direction switch (N), and between the outer ring (1) and the inner circle (2) through the middle. The connector (3) is connected and fixed, and the inner circle (2)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art (21) for a fixed hole (N 2) for a multidirectional switch (N) on the side of the outer card ring (1).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connecting and fixing multidirectional switches when insta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向开关(如两向开关、四向开关、六向开关等),可参见图1,为其中一种四向开关,常用于汽车上,用于多种工作状态的按钮控制。如用于汽车座椅或座椅电动腰托的前后调节、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以及用于汽车车门或天窗等的开度调节等等。而多向开关一般情况下是按照标准设计和安装要求配装在汽车上。但是对于大部分低端车型,其配置的功能少,往往需要在后期额外加装或改装功能为电动控制而同时加装多向开关。如在座椅上加装座椅电动腰托,因此就存在需要在汽车的座椅底座壳板上安装一个用于控制座椅电动腰托的多向开关,但是由于本身其座椅底座壳板上没有相应的标准结构,因此就需要在其上打孔后再通过安装结构将多向开关连接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用于该多向开关安装时连接固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卡圈(1)和内卡圈(2),该外卡圈(1)内孔和该内卡圈(2)内孔同心设置并组合形成用于多向开关(N)的按钮(N-1)穿装的安装孔(12),该外卡圈(1)与内卡圈(2)之间经中间连接件(3)连接固定,该内卡圈(2)在背向该外卡圈(1)的一侧面上设有可用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固接的连接部(21)。采用上述方案,在安装时,首先将待安装板上先打装配孔,该外卡圈(1)和内卡圈(2)分别同心紧贴在该装配孔的外壁和内壁上,而该中间连接件(3)将外卡圈(1)和内卡圈(2)固定连接,此时,该外卡圈(1)和内卡圈(2)夹接固装在待安装板上,然后可将多向开关(N)的按钮(N-1)穿装在安装孔(12)内,该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与连接部(21)连接固定,因此该多向开关(N)实现了固定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外卡圈(1)在面向该内卡圈(2)的一侧面上设有内衬环(1a)。该内衬环(1a)用于插装于待安装板的装配孔内,以防止该外卡圈(1)偏心松动,同时可实现外卡圈(1)的快速定位安装。作为该中间连接件(3)将外卡圈(1)与内卡圈(2)连接固定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连接件(3)采用塑料材质,该中间连接件(3)为长形件,该中间连接件(3)一端与该外卡圈(1)固接,该内卡圈(2)上设有长形件穿孔(2a),该中间连接件(3)另一端穿过该长形件穿孔(2a)后再通过热融变形而卡紧固定。在安装前,该中间连接件(3)另一端可穿过该长形件穿孔(2a),而在安装时,该中间连接件(3)另一端穿过该长形件穿孔(2a)后,该中间连接件(3)另一端热融变形而粗化,因此该另一端变粗而不能反向穿回而实现卡紧固定,使该外卡圈(1)与内卡圈(2)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件(3)为杆状。作为该中间连接件(3)将外卡圈(1)与内卡圈(2)连接固定的第二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连接件(3)为螺纹杆,该中间连接件(3)一端与该外卡圈(1)固接,该内卡圈(2)上具有螺纹杆穿孔(2b)),该中间连接件(3)另一端穿过该螺纹杆穿孔(2b)后再经第一螺母(4)背紧固定。在安装时,该中间连接件(3)另一端穿过该螺纹杆穿孔(2b)后再经第一螺母(4)背紧固定,使该外卡圈(1)与内卡圈(2)连接固定,在松开时,该第一螺母(4)旋转拆卸即可。采用此方案,该安装结构可重复使用,同时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或零部件更换。作为该中间连接件(3)将外卡圈(1)与内卡圈(2)连接固定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连接件(3)采用卡扣,该卡扣固设于该外卡圈(1)上,该内卡圈(2)上设有可用于与该卡扣的卡头配合锁紧的卡孔(2d)。在安装时,该外卡圈(1)上的卡扣(中间连接件)与该内卡圈(2)上的卡孔(2d)卡接或插接固定。采用此方案,该安装结构也可重复使用,同时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或零部件更换。作为连接部(21)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连接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21)上具有螺纹孔(21a),该螺纹孔(21a)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之间通过螺栓(5)连接。采用此方案,该多向开关(N)固定方便,松紧可调,同时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或零部件更换。作为连接部(21)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连接的第二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21)上具有螺杆部(21b),该螺杆部(21b)穿过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后通过第二螺母(6)背紧固接。采用此方案,该多向开关(N)固定方便,松紧可调,同时可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或零部件更换。作为连接部(21)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连接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21)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之间采用卡接或插接可拆卸固定。采用此方案,该多向开关(N)固定方便,可拆卸,便于后期维护或零部件更换。进一步地,所述外卡圈(1)、内卡圈(2)及中间连接件(3)均采用塑料材质,且该外卡圈(1)与该中间连接件(3)为一体成型。该外卡圈(1)与该中间连接件(3)作为一个整体零件,其用于和内卡圈(2)固接即可,因此零件少,结构简单,可注塑成型加工,成本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在安装时,只需在待安装板上钻一个装配孔,由于只打一个装配孔,方便多向开关的加装,同时不会再对待安装板造成过多的损伤,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待安装板本身;第二,本安装结构,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节约加装或改装的整体成本;第三,本安装结构不会与待安装板粘接,本安装结构可整体被拆卸或更换,可避免现有采用多向开关直接粘接于待安装板上,导致多向开关粘接后不能拆卸,同时也克服现有不同待安装板的材料粘接效果差异的问题;第四,由于外卡圈与内卡圈的夹紧设置,该待安装板钻的装配孔被内外遮挡而不被看见,可提高美观度,同时可克服采用将该装配孔(钻孔后非常粗糙)直接安装该多向开关时,其两者配合误差非常大而导致按钮的灵敏度差、稳定性差的问题;第五,由于外卡圈与内卡圈可在装配固定前可沿待安装板钻的装配孔周向旋转,可调整该多向开关的方向位置,使其按钮方向为最佳操作方向,同时也可避免多向开关后壳导致的干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多向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分体图。图3是图2将多向开关固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体图。图5是图4将多向开关固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内卡圈为另一结构时的分体图。图7是图6将多向开关固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3,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外卡圈1、内卡圈2及中间连接件3。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卡圈1为环状,该外卡圈1内孔与多向开关N的按钮N-1间隙配合。另外,所述外卡圈1在面向该内卡圈2的一侧面上设有内衬环1a。该内衬环1a用于插装于待安装板M的装配孔M-1内,以防止该外卡圈1偏心松动,同时可实现外卡圈1的快速定位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外卡圈1还可为板体,在该板体上开设一个内孔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卡圈2为环状,该内卡圈2内孔与多向开关N的按钮N-1间隙配合。该内卡圈2在背向该外卡圈1的一侧面上设有可用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卡圈(1)和内卡圈(2),该外卡圈(1)内孔和该内卡圈(2)内孔同心设置并组合形成用于多向开关(N)的按钮(N‑1)穿装的安装孔(12),该外卡圈(1)与内卡圈(2)之间经中间连接件(3)连接固定,该内卡圈(2)在背向该外卡圈(1)的一侧面上设有可用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固接的连接部(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卡圈(1)和内卡圈(2),该外卡圈(1)内孔和该内卡圈(2)内孔同心设置并组合形成用于多向开关(N)的按钮(N-1)穿装的安装孔(12),该外卡圈(1)与内卡圈(2)之间经中间连接件(3)连接固定,该内卡圈(2)在背向该外卡圈(1)的一侧面上设有可用于多向开关(N)的固定孔(N-2)固接的连接部(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圈(1)在面向该内卡圈(2)的一侧面上设有内衬环(1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3)采用塑料材质,该中间连接件(3)为长形件,该中间连接件(3)一端与该外卡圈(1)固接,该内卡圈(2)上设有长形件穿孔(2a),该中间连接件(3)另一端穿过该长形件穿孔(2a)后再通过热融变形而卡紧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3)为杆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向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3)为螺纹杆,该中间连接件(3)一端与该外卡圈(1)固接,该内卡圈(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易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