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826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包括底座、圆形凸台、外壳体和锥形罩,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设置有锥面,所述锥面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台阶一,且其下端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对称分布,且其内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圆形,且其贯穿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切边,所述弧形切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圆形凸台的最大外径,所述外壳体设置为中空,且其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等角度排列的角齿,所述角齿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台阶二,所述锥形罩设置在外壳体的上端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切边角齿突缘,减轻底部底部重量,使得后桥角齿突缘更容易达到平衡,而且连接稳定牢固。

A kind of edge 153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conical surface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of the base, and a step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conical surface, and a number of anti slip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lower end, and the antiskid tank is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step. An installation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inside, and the installation hole is round and runs through the base. The two sides of the base are arranged with an arc cutting edge, and the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the curved cutting edges is equal to the maximum outer diameter of the circular convex platform, and the outer shell is hollow, and the inn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angle teeth arranged in the same angle. The upper end of the angle tooth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step two,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so that the tooth edge of the rear axle can be more easily balanced, and the connection is stable and fi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
本技术公开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属于后桥突缘

技术介绍
突缘是管子与管子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用于管端之间的连接,起到局部振动或传动的作用,后桥壳突缘是连接半轴与轮毂,承受一定的拉力与剪切力,在平时生产中对其要求也是比较高,假如在汽车行驶中出现断裂或者漏油,将会对驾驶员带许多安全隐患,而目前的突缘结构单一,安装后容易滑动,且突缘过重使得后桥半轴容易失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包括底座、圆形凸台、外壳体和锥形罩,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设置有锥面,所述锥面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台阶一,且其下端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对称分布,且其内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切边,所述弧形切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圆形凸台的最大外径,所述外壳体设置为中空,且其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等角度排列的角齿,所述角齿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台阶二,所述锥形罩设置在外壳体的上端外侧,且其内侧设置有安装台阶三,所述安装台阶三的中间设置有环形槽。作为优选:所述圆形凸台设置在底座的上方,且其高度比底座的高度低。作为优选:所述角齿的数量为35个,且其压力角为20°。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圆形凸台、外壳体、锥形罩的轴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台阶一、安装台阶二、安装台阶三均为圆形。作为优选:所述锥面角度为45°,且其表面为光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后桥角齿突缘通过底座的防滑槽和后桥半轴配合连接,在由螺栓穿过安装孔,可以将其与后桥半轴紧固,也能防止安装后滑动或旋转,而外壳体内部的角齿与后桥半轴的外齿啮合,配合牢固,且角齿的齿数少,齿厚较厚,传动力矩大,角齿不容易崩裂,锥面可以使得其与后桥半轴更容易安装,锥形罩的环形槽可以放置密封圈,以减少漏油的现象且弧形切边减轻了底座的重量,使得其与后桥半轴连接之后更容易达到平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底座;2、圆形凸台;3、外壳体;4、锥形罩;5、环形槽;6、角齿;7、安装台阶二;8、安装台阶三;9、安装孔;10、弧形切边;11、锥面;12、安装台阶一;13、防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包括底座1、圆形凸台2、外壳体3和锥形罩4,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的底面中心设置有锥面11,所述锥面1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台阶一12,且其下端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槽13,所述防滑槽13对称分布,且其内侧设置有安装孔9,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切边10,所述弧形切边10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圆形凸台2的最大外径,所述外壳体3设置为中空,且其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等角度排列的角齿6,所述角齿6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台阶二7,所述锥形罩4设置在外壳体3的上端外侧,且其内侧设置有安装台阶三8,所述安装台阶三8的中间设置有环形槽5;所述圆形凸台2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且其高度比底座1的高度低,所述角齿6的数量为35个,且其压力角为20°,所述底座1、圆形凸台2、外壳体3、锥形罩4的轴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安装台阶一12、安装台阶二7、安装台阶三8均为圆形,所述锥面11的角度为45°,且其表面为光面。此后桥角齿突缘通过底座1的防滑槽13和后桥半轴配合连接,在由螺栓穿过安装孔9,可以将其与后桥半轴紧固,也能防止安装后滑动或旋转,而外壳体3内部的角齿6与后桥半轴的外齿啮合,配合牢固,且角齿6齿数少,齿厚较厚,传动力矩大,角齿6不容易崩裂,锥面11可以使得其与后桥半轴更容易安装,锥形罩4的环形槽5可以放置密封圈,以减少漏油的现象,且弧形切边10减轻了底座1的重量,使得其与后桥半轴连接之后更容易达到平衡。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包括底座、圆形凸台、外壳体和锥形罩,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设置有锥面,所述锥面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台阶一,且其下端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等对称分布,且其内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圆形,且其贯穿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切边,所述弧形切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圆形凸台的最大外径,所述外壳体设置为中空,且其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等角度排列的角齿,所述角齿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台阶二,所述锥形罩设置在外壳体的上端外侧,且其内侧设置有安装台阶三,所述安装台阶三的中间设置有环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边153后桥角齿突缘,包括底座、圆形凸台、外壳体和锥形罩,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设置有锥面,所述锥面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台阶一,且其下端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等对称分布,且其内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圆形,且其贯穿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切边,所述弧形切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圆形凸台的最大外径,所述外壳体设置为中空,且其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等角度排列的角齿,所述角齿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台阶二,所述锥形罩设置在外壳体的上端外侧,且其内侧设置有安装台阶三,所述安装台阶三的中间设置有环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泗海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新南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