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322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利用的双组份溶液相混反应固化的特殊材料电纺微纳米纤维,拓展无溶剂电纺的应用领域,该装置包括两个储液机构,所述的储液机构各连接一个纺丝喷头,所述的储液机构均连接驱动液体进入纺丝喷头的驱动机构,两个纺丝喷头的喷射口水平设置,两个纺丝喷头的喷射口相对,其中一个纺丝喷头电连接正高压电源正极,正高压电源负极接地,另一个纺丝喷头电连接负高压电源负极,负高压电源正极接地,两个纺丝喷头的正下方设置接地的收集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装置结构简单,对实验条件要求低,且原料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Conjugated two component solventless electrospun micro nanofiber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jugated double component solvent free electrospinning micro nanofibe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 special material which is solidified by a double component solution mixing reaction is electrospun micro nanofibers, which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solvent free electrospinning. The device comprises two liquid storage mechanisms, each of which is connected to a spinning wire. The liquid storag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driving liquid into the spinning nozzle, the injection port of the two spinning nozzles is set horizontally, and the injection ports of the two spinning nozzles are relative. One of the spinning nozzles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positive pole of the high pressure power supply, the positive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is negative to the ground, and the other of the spinning nozz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negative pressure.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is grounded, and the grounding collector is arranged directly below the two spinning nozzle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eparation method, simple device structure, low requirements fo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raw materials, and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制备均匀连续一维微纳米纤维的方法。目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百上千种聚合物被制备成微纳米纤维。但是这些电纺纤维的制备大多来自于溶液静电纺丝,即聚合物的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中拉伸、细化最终溶剂挥发形成纤维。溶液电纺制备的电纺纤维直径细,连续性好且形貌可控。但是纺丝溶液的配置一般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在整个溶液中的占比超过80%,而在电纺过程中,这些有机溶剂全部挥发不参与成纤。挥发的有机溶剂如不回收,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有机溶剂的回收问题是制约溶液静电纺丝工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为避免溶剂挥发的问题,无溶剂静电纺丝技术成为了新的选择。目前无溶剂电纺的主流是熔体电纺,该方法完全不使用溶剂,不存在溶剂挥发的问题。但是电纺过程中需要对聚合物加热使之成为熔体,加热装置较为复杂,且电加热容易与高压电源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纺丝的顺利进行。因此急需一种容易实现的无溶剂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拓展无溶剂电纺的应用领域,该制备方法简单,装置结构简单,对实验条件要求低,且原料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装置,所述的电纺装置包括两个储液机构,所述的储液机构各连接一个纺丝喷头,所述的储液机构均连接驱动液体进入纺丝喷头的驱动机构,两个纺丝喷头的喷射口水平设置,两个纺丝喷头的喷射口相对,其中一个纺丝喷头电连接正高压电源正极,正高压电源负极接地,另一个纺丝喷头电连接负高压电源负极,负高压电源正极接地,两个纺丝喷头的正下方设置接地的收集极。进一步的,所述的储液机构为注射器针管A和注射器针管B,纺丝喷头A和纺丝喷头B均为金属针头,注射器针管A安装在微量注射泵A上,注射器针管B安装在微量注射泵B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注射器针管A和注射器针管B的容量均为10mL,金属针头为平头不锈钢针头,其内径为0.5-3mm,所述的收集极为滚筒收集极,滚筒收集极的收集滚筒与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对接联动,收集滚筒和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相重合,转速为0-1500转/分钟可调,收集滚筒的中心轴线与金属针头的中心轴线平行。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应用上述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装置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纺丝前驱液:分别配置含有乙烯活性单体的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和还原组分纺丝前驱液;所述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包含乙烯基活性单体、增韧树脂和氧化成分;所述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包含乙烯基活性单体、增韧树脂和还原成分;(2)电纺微纳米纤维:将步骤(1)配得的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和还原组分纺丝前驱液分别注入电纺装置的一个储液机构中,调节纺丝喷头喷射口与收集极之间的纺丝距离,打开正高压电源和负高压电源分别设置纺丝电压,分别启动两个储液机构的驱动机构,设置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的出液速率和还原组分纺丝前驱液的出液速率,进行静电纺丝,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双组份的纺丝前驱液分别拉伸出电纺射流,两束电纺射流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携带的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混合,经过进一步拉伸细化反应,最终固化后的电纺丝纤维沉积在收集极上得微纳米纤维膜。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无溶剂静电纺丝体系,利用的双组份溶液相混反应固化的特殊材料电纺微纳米纤维。该静电纺丝方法需要配置两种不同组分的纺丝前驱液:氧化组分的纺丝前驱液和还原组分的纺丝前驱液。配置这两种组分的纺丝前驱液均包含乙烯基活性单体和增韧树脂,其所用乙烯基活性单体均为沸点大约150度以上的乙烯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辛酯、丙烯酰胺类等的一种或多种;増韧树脂为丁腈胶、聚(甲基)丙烯酸酯、ABS树脂、TPU树脂等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氧化组分的纺丝前驱液包含氧化成分(主要是过氧化物,如羟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氢,CHP)、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苯甲酰,BPO)、酮过氧化物等),还原组分的纺丝前驱液包含还原成分(主要是取代硫脲、叔胺、环酸钴(锰)等)。在电纺过程中两组份的纺丝前驱液分别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对射喷出形成射流,氧化组分的纺丝前驱液的纺丝喷头和还原组分的纺丝前驱液的纺丝喷头分别连接正高压电源的正极和负高压电源的负极,使得两束电纺射流携带的异种电荷,因此两束电纺射流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互相吸引、混合,经过进一步拉伸细化反应,最终固化形成电纺微纳米纤维沉积在收集极上。本专利技术拓展无溶剂电纺的应用领域,该制备方法简单,对实验条件要求低,且原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乙烯基活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辛酯、丙烯酰胺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增韧树脂为丁腈胶、聚(甲基)丙烯酸酯、ABS树脂、TPU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氧化成分为过氧化物,所述的还原成分为取代硫脲、叔胺、环酸钴、环酸锰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配置纺丝前驱液: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5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15份,甲基丙烯酸10份,对苯二酚0.02份,264-抗氧剂0.02份,乙二醇3份,搅拌约0.5小时,加入丁腈橡胶15份,异丙苯过氧化氢3份,继续搅拌约2小时,得到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在另一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52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8份,甲基丙烯酸10份,对苯二酚0.01份,搅拌约0.5小时,加入丁腈橡胶15份,甲基硫脲8份,继续搅拌约2小时,得到还原组分纺丝前驱液;所述的份数均为原料的质量份数。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配置纺丝前驱液: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丙烯酸辛酯5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15份,甲基丙烯酸10份,对苯二酚0.02份,264-抗氧剂0.02份,乙二醇3份,搅拌约0.5小时,加入ABS树脂15份,异丙苯过氧化氢3份,继续搅拌约2小时,得到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在另一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丙烯酸辛酯52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8份,甲基丙烯酸10份,对苯二酚0.01份,搅拌约0.5小时,加入丁腈橡胶15份,四甲基硫脲8份,继续搅拌约2小时,得到还原组分纺丝前驱液;所述的份数均为原料的质量份数。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配置纺丝前驱液: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5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15份,甲基丙烯酸10份,对苯二酚0.02份,264-抗氧剂0.02份,乙二醇3份,搅拌约0.5小时,加入丁腈橡胶15份,异丙苯过氧化氢3份,继续搅拌约2小时,得到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在另一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52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8份,甲基丙烯酸10份,对苯二酚0.01份,搅拌约0.5小时,加入丁腈橡胶15份,N,N-二甲基苯胺8份,继续搅拌约2小时,得到还原组分纺丝前驱液;所述的份数均为原料的质量份数。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的纺丝喷头喷射口与收集极间的纺丝距离为20-25cm,正高压电源(1)的纺丝电压为15-25kV;负高压电源(8)的纺丝电压为-15kV至-25kV;氧化组分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纺装置包括两个储液机构,所述的储液机构各连接一个纺丝喷头,所述的储液机构均连接驱动液体进入纺丝喷头的驱动机构,两个纺丝喷头的喷射口水平设置,两个纺丝喷头的喷射口相对,其中一个纺丝喷头电连接正高压电源(1)正极,正高压电源(1)负极接地,另一个纺丝喷头电连接负高压电源(8)负极,负高压电源(8)正极接地,两个纺丝喷头的正下方设置接地的收集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纺装置包括两个储液机构,所述的储液机构各连接一个纺丝喷头,所述的储液机构均连接驱动液体进入纺丝喷头的驱动机构,两个纺丝喷头的喷射口水平设置,两个纺丝喷头的喷射口相对,其中一个纺丝喷头电连接正高压电源(1)正极,正高压电源(1)负极接地,另一个纺丝喷头电连接负高压电源(8)负极,负高压电源(8)正极接地,两个纺丝喷头的正下方设置接地的收集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机构为注射器针管A(3)和注射器针管B(6),纺丝喷头A(4)和纺丝喷头B(5)均为金属针头,注射器针管A(3)安装在微量注射泵A(2)上,注射器针管B(6)安装在微量注射泵B(7)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器针管A(3)和注射器针管B(6)的容量均为10mL,金属针头为平头不锈钢针头,其内径为0.5-3mm,所述的收集极为滚筒收集极(9),滚筒收集极(9)的收集滚筒与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对接联动,收集滚筒和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相重合,转速为0-1500转/分钟可调,收集滚筒的中心轴线与金属针头的中心轴线平行。4.应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种共轭双组份无溶剂电纺装置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纺丝前驱液:分别配置含有乙烯活性单体的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和还原组分纺丝前驱液;所述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包含乙烯基活性单体、增韧树脂和氧化成分;所述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包含乙烯基活性单体、增韧树脂和还原成分;(2)电纺微纳米纤维:将步骤(1)配得的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和还原组分纺丝前驱液分别注入电纺装置的一个储液机构中,调节纺丝喷头喷射口与收集极之间的纺丝距离,打开正高压电源(1)和负高压电源(8)分别设置纺丝电压,分别启动两个储液机构的驱动机构,设置氧化组分纺丝前驱液的出液速率和还原组分纺丝前驱液的出液速率,进行静电纺丝,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双组份的纺丝前驱液分别拉伸出电纺射流,两束电纺射流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携带的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混合,经过进一步拉伸细化反应,最终固化后的电纺丝纤维沉积在收集极上得微纳米纤维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乙烯基活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辛酯、丙烯酰胺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增韧树脂为丁腈胶、聚(甲基)丙烯酸酯、ABS树脂、TPU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氧化成分为过氧化物,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旭龙云泽何宏伟刘国赛刘梦楠赵颖涛张斌李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