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攀锋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696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排气管一、外壳和热电元件,所述排气管一的左侧设有进气口,且所述排气管一的内部设有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四周设有横支管,所述横支管的末端设有竖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通过进风口、分道和排气管一的设置,巧妙地利用汽车开动时产生的风能,使尾气能够更快的排出,也能帮助热量的散发,解决了发热器散热不及时的问题,通过主通道、横支管、竖支管和排气管二的设置,能够层层吸热,最大限度的吸收尾气中的余热,大大的增加了能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发电的效率,通过过滤器的设置,解决了空气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在后盖打开时,尾气直接排出来,更加有必要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发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燃料产生的能量中大部分的能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绝大部分以余热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通过汽车尾气带走的热量高占燃料热值的三分之一。因此,利用发动机余热发电是一个很好的节能途径,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更能够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中排气管有平板式和圆柱型两种。其中平板式便于温差发电片的安装,但对尾气的压降影响较大且尾气利用率不高。圆柱型结构表面利用率较高,可以与排气消声器整合成一体式,减少尾气流动背压,但要满足消声效果,排气消声器腔体截面增大会降低尾气能量品位,且圆柱型结构较复杂,工艺要求较高;现有汽车燃油中的大部分能量均是以余热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一些专利主要对集热方式进行了设计。然而,这些专利技术大多结构复杂、热阻较大、热能利用率较低,因而并不能充分利用汽车尾气的余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解决了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排气管一、外壳和热电元件,所述排气管一的左侧设有进气口,且所述排气管一的内部设有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四周设有横支管,所述横支管的末端设有竖支管,所述竖支管上设有排气管二,且所述排气二管固定在热电元件上,所述热电元件的内侧设有导热绝缘片,且所述竖支管固定在导热绝缘片的内部,且所述排气管一的尾部设有温控阀,所述温控阀的后面设有后盖,所述后盖的后面设有过滤器,且所述外壳的内侧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左侧设有进风口,且所述风道的右侧设有排气口,且所述风道的内侧设有导风板。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与汽车的排气管一相连。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为圆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横支管均匀的分布在主通道上。优选的,所述竖支管穿过导热绝缘片与横支管和排气管二相连。优选的,所述横支管的直径大于竖支管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进风口、分道和排气管一的设置,巧妙地利用汽车开动时产生的风能,使尾气能够更快的排出,也能帮助热量的散发,解决了发热器散热不及时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主通道、横支管、竖支管和排气管二的设置,能够层层吸热,最大限度的吸收尾气中的余热,大大的增加了能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发电的效率。3、本技术通过过滤器的设置,解决了空气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在后盖打开时,尾气直接排出来,更加有必要进行过滤。4、本技术通过导热绝缘片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传导横支管和竖支管中的热量,使热量更好的被热电元件利用,增加了发电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口;2-排气管一;3-主通道;4-进风口;5-导风板;6-外壳;7-风道;8-热电元件;9-横支管;10-竖支管;11-排气管二;12-导热绝缘片;13-温控阀;14-后盖;15-排气口;16-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排气管一2、外壳6和热电元件8,排气管一2的左侧设有进气口1,且排气管一2的内部设有主通道3,主通道3的四周设有横支管9,横支管9的末端设有竖支管10,竖支管10上设有排气管二11,且排气管二11固定在热电元件8上,热电元件8的内侧设有导热绝缘片12,且竖支管10固定在导热绝缘片12的内部,且排气管一2的尾部设有温控阀13,温控阀13的后面设有后盖14,后盖14的后面设有过滤器16,且外壳6的内侧设有风道7,风道7的左侧设有进风口4,且风道7的右侧设有排气口15,且风道7的内侧设有导风板5,进气口1与汽车的排气管一2相连,进风口4为圆环形结构,横支管9均匀的分布在主通道3上,竖支管10穿过导热绝缘片12与横支管9和排气管二11相连,横支管9的直径大于竖支管10的直径。工作原理:使用时,汽车尾气通过进气口1进入主通道3中,然后分别流向各横支管9中,再流向竖支管10中,最后通过排气管二11排出,这中间产生的热能经过各管道和导热绝缘片12流向热电元件8中供其发电,而进风口4能够引入新鲜的空气从而带走排气管一2排出的尾气,而当温度过高时,温控阀13会控制后盖14打开来散热。综上所述:该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通过进风口4、分道7和排气管一2的设置,巧妙地利用汽车开动时产生的风能,使尾气能够更快的排出,也能帮助热量的散发,解决了发热器散热不及时的问题,通过主通道3、横支管9、竖支管10和排气管二11的设置,能够层层吸热,最大限度的吸收尾气中的余热,大大的增加了能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发电的效率,通过过滤器16的设置,解决了空气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在后盖14打开时,尾气直接排出来,更加有必要进行过滤,通过导热绝缘片12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传导横支管9和竖支管10中的热量,使热量更好的被热电元件8利用,增加了发电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排气管一(2)、外壳(6)和热电元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一(2)的左侧设有进气口(1),且所述排气管一(2)的内部设有主通道(3),所述主通道(3)的四周设有横支管(9),所述横支管(9)的末端设有竖支管(10),所述竖支管(10)上设有排气管二(11),且所述排气管二(11)固定在热电元件(8)上,所述热电元件(8)的内侧设有导热绝缘片(12),且所述竖支管(10)固定在导热绝缘片(12)的内部,且所述排气管一(2)的尾部设有温控阀(13),所述温控阀(13)的后面设有后盖(14),所述后盖(14)的后面设有过滤器(16),且所述外壳(6)的内侧设有风道(7),所述风道(7)的左侧设有进风口(4),且所述风道(7)的右侧设有排气口(15),且所述风道(7)的内侧设有导风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排气管一(2)、外壳(6)和热电元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一(2)的左侧设有进气口(1),且所述排气管一(2)的内部设有主通道(3),所述主通道(3)的四周设有横支管(9),所述横支管(9)的末端设有竖支管(10),所述竖支管(10)上设有排气管二(11),且所述排气管二(11)固定在热电元件(8)上,所述热电元件(8)的内侧设有导热绝缘片(12),且所述竖支管(10)固定在导热绝缘片(12)的内部,且所述排气管一(2)的尾部设有温控阀(13),所述温控阀(13)的后面设有后盖(14),所述后盖(14)的后面设有过滤器(16),且所述外壳(6)的内侧设有风道(7),所述风道(7)的左侧设有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攀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攀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