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08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4:25
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属于航空轴承类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以壳体外部加载方式对中型航空发动机轴承进行轴承试验时,导致的轴承载荷力出现误差,无法达到航空轴承的性能考核及技术指标的问题。它包括试验器主体及电主轴,所述试验器主体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试验主轴、轴向加载机构、径向加载机构、第一工艺轴承组件、第二工艺轴承组件,试验主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另一端与电主轴固接,第一工艺轴承组件、试验轴承及第二工艺轴承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上,试验轴承外部套装有试验轴承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航空发动机轴承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属于航空轴承类试验

技术介绍
中型航空发动机轴承需要进行在高温、高速条件(高于15000r/min)下的耐久性试验以及超速、超载、断油等各类性能试验,目前国内中型轴承试验装备已经有研制,但轴承加载方式主要以壳体外部加载为主,载荷力通过多个件传递后易出现误差,从而不能满足试验任务提出的工况载荷要求,达不到航空轴承性能考核的任务需求和技术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以壳体外部加载方式对中型航空发动机轴承进行轴承试验时,导致的轴承载荷力出现误差,无法达到航空轴承的性能考核及技术指标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它包括试验器主体及电主轴,所述试验器主体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试验主轴、轴向加载机构、径向加载机构、第一工艺轴承组件、第二工艺轴承组件,试验主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另一端与电主轴固接,第一工艺轴承组件、试验轴承及第二工艺轴承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上,试验轴承外部套装有试验轴承座,轴向加载机构位于试验轴承与第一工艺轴承组件之间,径向加载机构位于试验轴承的上方且垂直于试验主轴设置,所述轴向加载机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上的轴向加载架、轴向加载盖、轴向加载体及轴向加载环,轴向加载架与轴向加载盖之间、轴向加载盖与轴向加载体之间均通过螺栓固接,轴向加载架与第一工艺轴承组件紧密接触,轴向加载体内开设有开口端朝向左侧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右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通孔,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加载圈,加载圈的右端固接有数量与通孔数量一致的轴向加载头,且轴向加载头一一对应穿装在通孔内,所述加载圈沿环形凹槽中心线方向做往复运动,轴向加载架上开设有油嘴及第一进油通道,轴向加载盖上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油嘴、第一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及环形凹槽贯通设置,轴向加载环的右端与试验轴承座固接,在对试验轴承进行轴向加载时,轴向加载头与轴向加载环的左端紧密接触,径向加载机构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壳体固定,在对试验轴承进行径向加载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试验轴承座紧密接触。进一步地,轴向加载盖与轴向加载体之间还设置有膜片。进一步地,轴向加载头的数量为三个。进一步地,壳体为上下抛分结构。进一步地,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还包括第一隔套、间隔环轴套,试验轴承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隔套和间隔环轴套定位。进一步地,第一工艺轴承组件包括套装在试验主轴上的第一工艺轴承、第一工艺轴承挡套及两个第二隔套,第一工艺轴承的外部安装有第一工艺轴承座,第一工艺轴承内圈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隔套限位,第一工艺轴承外圈及第一工艺轴承座的左端通过第一工艺轴承挡套限位,第一工艺轴承座的右端与轴向加载机构紧密接触。进一步地,第二工艺轴承组件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上的第二工艺轴承及轴承定位套,第二工艺轴承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工艺轴承座,轴承定位套的外部套装有轴承端盖,第二工艺轴承座通过轴承端盖定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申请将试验轴承轴向加载位置改进为试验器内部加载,并直接作用在试验轴承上,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满足航空轴承的性能、断油、超转、重载、耐久性和可靠性等指标的试验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提高了试验轴承轴向加载的准确度。2、本专利技术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同时施加径向、轴向载荷,也可以分开施加轴向、径向载荷,应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P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它包括试验器主体1及电主轴2,所述试验器主体1包括壳体1-1及位于壳体1-1内的试验主轴1-2、轴向加载机构1-3、径向加载机构1-4、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第二工艺轴承组件1-6,试验主轴1-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7,另一端与电主轴2固接,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试验轴承100及第二工艺轴承组件1-6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1-2上,试验轴承100外部套装有试验轴承座1-8,轴向加载机构1-3位于试验轴承与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之间,径向加载机构1-4位于试验轴承的上方且垂直于试验主轴1-2设置,所述轴向加载机构1-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1-2上的轴向加载架1-31、轴向加载盖1-32、轴向加载体1-33及轴向加载环1-34,轴向加载架1-31与轴向加载盖1-32之间、轴向加载盖1-32与轴向加载体1-33之间均通过螺栓固接,轴向加载架1-31与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紧密接触,轴向加载体1-33内开设有开口端朝向左侧的环形凹槽1-331,环形凹槽1-331的右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通孔1-332,环形凹槽1-331内安装有加载圈1-333,加载圈1-333的右端固接有数量与通孔1-332数量一致的轴向加载头1-334,且轴向加载头1-334一一对应穿装在通孔1-332内,所述加载圈1-333沿环形凹槽1-331中心线方向做往复运动,轴向加载架1-31上开设有油嘴1-311及第一进油通道1-312,轴向加载盖1-32上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油嘴1-311、第一进油通道1-312、第二进油通道及环形凹槽1-331贯通设置,轴向加载环1-34的右端与试验轴承座1-8固接,在对试验轴承进行轴向加载时,轴向加载头1-334与轴向加载环1-34的左端紧密接触,径向加载机构1-4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壳体1-1固定,在对试验轴承进行径向加载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试验轴承座1-8紧密接触。本专利技术申请将试验轴承轴向加载位置改进为试验器内部加载,并直接作用在试验轴承上,从而提高试验轴承轴向加载的准确度,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满足航空轴承的性能、断油、超转、重载、耐久性和可靠性等指标的试验需求。本专利技术申请具有高转速、大载荷特点,壳体1-1采用上下抛分式结构,机械设计结构简单、装拆方便,采用比例阀液压加载,上下位机控制,各项试验参数控制更精确。轴向加载头1-334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且均布在加载圈1-333一端,使在对试验轴承进行轴向加载时,试验轴承所受轴向加载力均匀。锁紧螺母1-7具体为K型锁紧圆螺母。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和第二工艺轴承组件1-6起支撑作用,提高设备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试验轴承放在中部,轴向载荷直接作用于试验轴承座1-8,并直接传递给试验轴承,可实现1-2套轴承同时试验,更适合高速旋转试验和大载荷试验。其中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包括一至两个第一工艺轴承1-51,第二工艺轴承组件1-6包括一至两个第二工艺轴承1-61,第一工艺轴承1-51和第二工艺轴承1-61的数量一致,是根据载荷大小而定。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及第二工艺轴承组件1-6均卡装在壳体1-1中,本申请在安装时,先将试验轴承、工艺轴承及轴向加载机构1-3均安装到试验主轴1-2上,然后将装配好的试验主轴1-2及其上的组件放置到下半壳体上,其中两工艺轴承组件均卡装在壳体的支架上,最后将上半壳体扣装在下半壳体上。本专利技术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同时施加径向、轴向载荷,也可以分开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试验器主体(1)及电主轴(2),所述试验器主体(1)包括壳体(1‑1)及位于壳体(1‑1)内的试验主轴(1‑2)、轴向加载机构(1‑3)、径向加载机构(1‑4)、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第二工艺轴承组件(1‑6),试验主轴(1‑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7),另一端与电主轴(2)固接,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试验轴承(100)及第二工艺轴承组件(1‑6)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1‑2)上,试验轴承(100)外部套装有试验轴承座(1‑8),轴向加载机构(1‑3)位于试验轴承与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之间,径向加载机构(1‑4)位于试验轴承的上方且垂直于试验主轴(1‑2)设置,所述轴向加载机构(1‑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1‑2)上的轴向加载架(1‑31)、轴向加载盖(1‑32)、轴向加载体(1‑33)及轴向加载环(1‑34),轴向加载架(1‑31)与轴向加载盖(1‑32)之间、轴向加载盖(1‑32)与轴向加载体(1‑33)之间均通过螺栓固接,轴向加载架(1‑31)与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紧密接触,轴向加载体(1‑33)内开设有开口端朝向左侧的环形凹槽(1‑331),环形凹槽(1‑331)的右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通孔(1‑332),环形凹槽(1‑331)内安装有加载圈(1‑333),加载圈(1‑333)的右端固接有数量与通孔(1‑332)数量一致的轴向加载头(1‑334),且轴向加载头(1‑334)一一对应穿装在通孔(1‑332)内,所述加载圈(1‑333)沿环形凹槽(1‑331)中心线方向做往复运动,轴向加载架(1‑31)上开设有油嘴(1‑311)及第一进油通道(1‑312),轴向加载盖(1‑32)上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油嘴(1‑311)、第一进油通道(1‑312)、第二进油通道及环形凹槽(1‑331)贯通设置,轴向加载环(1‑34)的右端与试验轴承座(1‑8)固接,在对试验轴承进行轴向加载时,轴向加载头(1‑334)与轴向加载环(1‑34)的左端紧密接触,径向加载机构(1‑4)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壳体(1‑1)固定,在对试验轴承进行径向加载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试验轴承座(1‑8)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型轴承试验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试验器主体(1)及电主轴(2),所述试验器主体(1)包括壳体(1-1)及位于壳体(1-1)内的试验主轴(1-2)、轴向加载机构(1-3)、径向加载机构(1-4)、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第二工艺轴承组件(1-6),试验主轴(1-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7),另一端与电主轴(2)固接,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试验轴承(100)及第二工艺轴承组件(1-6)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1-2)上,试验轴承(100)外部套装有试验轴承座(1-8),轴向加载机构(1-3)位于试验轴承与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之间,径向加载机构(1-4)位于试验轴承的上方且垂直于试验主轴(1-2)设置,所述轴向加载机构(1-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套装在试验主轴(1-2)上的轴向加载架(1-31)、轴向加载盖(1-32)、轴向加载体(1-33)及轴向加载环(1-34),轴向加载架(1-31)与轴向加载盖(1-32)之间、轴向加载盖(1-32)与轴向加载体(1-33)之间均通过螺栓固接,轴向加载架(1-31)与第一工艺轴承组件(1-5)紧密接触,轴向加载体(1-33)内开设有开口端朝向左侧的环形凹槽(1-331),环形凹槽(1-331)的右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通孔(1-332),环形凹槽(1-331)内安装有加载圈(1-333),加载圈(1-333)的右端固接有数量与通孔(1-332)数量一致的轴向加载头(1-334),且轴向加载头(1-334)一一对应穿装在通孔(1-332)内,所述加载圈(1-333)沿环形凹槽(1-331)中心线方向做往复运动,轴向加载架(1-31)上开设有油嘴(1-311)及第一进油通道(1-312),轴向加载盖(1-32)上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油嘴(1-311)、第一进油通道(1-312)、第二进油通道及环形凹槽(1-331)贯通设置,轴向加载环(1-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军孙慧广安浩俊栾景燕闫众孙明辉杨明亮马芳李潮丹闫国斌胡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