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加热保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093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应加热保安装置,包括依次固定于感应加热线卷轴向两侧的前、后中心调节器,以及与外部电控柜中的报警装置连接的前、后金属环,所述的中心调节器包括两根平行竖立的滑杆,每根滑杆上套设有上下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设有上下两个固定于滑杆上的定位件,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自动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的活动端可将滑块紧压于定位件上,所述的两个滑杆之间设有两支平行的转轴,该转轴上穿设有至少一对上、下转轮,转轴的两端与滑块连接,上、下转轮之间构成的通道高度小于钢丝的外径或钢带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感应效率,既节约了能效,同时又确保设备稳定生产,减少生产费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丝钢带感应加热设备的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感应加热 保安装置。
技术介绍
钢丝在热处理时都必须加热,感应加热属目前较为先进的节能、低耗的生产技 术,但由于感应加热线巻的内孔孔径大小与生产效率关系很大,孔径越小,效率越 高,当采用小孔径时,钢丝、钢带通过加热器线巻时,钢丝、钢带由于距离长,速 度快,难免会产生跳动,感应线巻内壁的绝缘涂层很容易被跳动的钢丝或钢带磨损, 造成电控系统断路,直接损坏设备和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种感应加热保安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感应加热保安装置,其 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定于感应加热线巻轴向两侧的前、后中心调节器,以及与外 部电控柜中的报警装置连接的前、后金属环,所述的中心调节器包括两根平行竖立 的滑杆,每根滑杆上套设有上下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设有上下两个固定于滑杆 上的定位件,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自动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的活动端可将滑块 紧压于定位件上,所述的两根滑杆之间设有两支平行的转轴,该转轴上穿设有至少 一对上、下转轮,转轴的两端与滑块连接,上、下转轮之间构成的通道高度小于钢 丝的外径或钢带的厚度,所述的上下定位件之间的中心、通道的中心以及金属环的 中心与感应加热线巻的中心同轴,所述的金属环的内孔径小于感应加热线巻的内孔 径。所述的滑块上均设有承轴座,所述的上下转轴穿设于该轴承座中。所述的上、下转轮上下紧贴,各转轮均沿其轮圈面上设有一圈弧形的凹槽,该 两凹槽的槽径之和小于钢丝的直径,当钢丝进行感应加热处理时,该两凹槽上下配 合构成中心与感应加热线巻中心同轴的钢丝通道。所述的上、下转轮上下紧贴, 一个转轮沿其轮圈面上设有一圈矩形的凹槽,另 一个转轮沿其轮圈面上设有一圈可置容上述凹槽的凸起,当钢带进行感应加热处理 时,所述的凹槽和凸起上下配合构成中心与感应加热线巻中心同轴的钢带通道。所述的自动复位装置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滑杆上,另一端将滑块紧压 于定位件上。所述的自动复位装置为汽缸,该汽缸的缸体固定于滑杆上,其活塞杆将滑块紧 压于定位件上。所述的弧形的凹槽上喷设有陶瓷膜层。 所述的矩形的凹槽和凸起上均设有陶瓷膜层。 所述的转轴为空心轴,其内采用液体或气体进行冷却。 所述的定位件为螺钉。本技术在加热器线巻的前后两侧设置中心调节器,可以限制钢丝或钢带在 感应加热处理中跳动以致于磨损到线巻内壁的绝缘涂层,克服了采用小孔径加热器 线巻时所产生的弊端,确保了使用孔径尽量小的感应加热器线巻时的安全,当中心 调节器的转轮磨损到无法限制钢丝钢带跳动时,钢丝钢带碰触到本技术的金属 环,致使外部主控柜内的报警装置电路接通,产生警铃(闪光)提示,达到设备在 安全保障下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主视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另一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技术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6所示, 一种感应加热保安装置,包括依次固定于感应加热线巻1轴向两侧的前2、后中心调节器3,以及与外部电控柜中的报警装置连接的前4、后 金属环5,所述的中心调节器包括两根平行竖立的滑杆6,每根滑杆上套设有上下 两个滑块7,两个滑块之间设有上下两个固定于滑杆上的定位件8,滑杆的两端分 别固定有自动复位装置9,该复位装置的活动端可将滑块7紧压于定位件8上,所 述的两个滑杆之间设有两支水平平行的转轴,该转轴上穿设有至少一对上10、下 转轮ll,转轴的两端与滑块连接,上、下转轮之间构成的通道高度小于钢丝12的 外径或钢带13的厚度,所述的上下定位件之间的中心、通道的中心以及金属环的 中心与感应加热线巻的中心同轴,所述的金属环的内孔径小于感应加热线巻的内孔 径。钢丝12或钢带13在放丝或放带和收丝或收带的牵引机构作用下,连续不断加 热通过线巻。所述的滑块上均设有承轴座,所述的上下转轴穿设于该轴承座中,转轴可带动 转轮转动;所述的上、下转轮上下紧贴,各转轮均沿其轮圈面上设有一圈弧形的凹 槽14,该两凹槽的槽径之和小于钢丝的直径,当钢丝进行感应加热处理时,该两 凹槽上下配合构成中心与感应加热线巻中心同轴的钢丝通道,如图3;所述的上、 下转轮上下紧贴, 一个转轮沿其轮圈面上设有一圈矩形的凹槽15,另一个转轮沿 其轮圈面上设有一圈可置容上述凹槽的凸起16,当钢带进行感应加热处理时,所 述的凹槽15和凸起16上下配合构成中心与感应加热线巻中心同轴的钢带通道,如 图4;所述的自动复位装置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滑杆基座上,另一端往上 或往下将滑块紧压于定位件上;所述的自动复位装置也可以为汽缸,该汽缸的缸体 固定于滑杆基座上,其活塞杆往上或往下将滑块紧压于定位件上;为了使转轮耐磨, 在弧形的凹槽、矩形的凹槽以及凸起上均喷设有陶瓷膜;所述的转轴为空心轴,其 内采用液体或气体进行冷却;所述的定位件为螺钉类紧固件,在滑杆上设有螺孔, 螺钉固定于螺孔中。本实施例中,配合一块设置于线巻下方的绝缘板17,将前、后中心调节器固 定于绝缘板上,通过绝缘杆18将前、后金属环分别固定于绝缘板上,为了保护线 巻内孔壁的绝缘涂层19,上下定位件之间的中心以及前、后金属环的中心必须与 线巻中心同轴,金属环的内孔径比线巻的内孔径小,但比钢丝直径大。本保安器初始状态时,上下滑块分别通过自动复位装置紧压于上下定位件上,上下转轮相合。 绝缘板可以采用电胶木、大理石、云母片、塑胶、橡胶或竹木材等材料。如果长期生产后,中心调节器上、下转轮在钢丝或钢带的磨擦下,转轮上的凹 槽及凸起尺寸肯定会变大,这样就会失去限制钢丝或钢带跳动的作用,以致碰上感 应加热器线巻内孔壁,为此在滑杆上设置的滑块、自动复位装置及上下定位件,可 使线巻内孔中心、中心调节器中心能保持同轴,保持了长时间生产。为及时掌握上、 下转轮的线槽或带槽的磨损状况,在感应加热器线巻前、后俩端设置了金属环,当 转轮磨损到一定程度,自动复位装置失效,此时,钢丝或钢带就会碰触到金属环, 报警器开通,发出声光报警,这样生产企业就可以在感应线巻内壁绝缘层未被损坏 的情况下及时更换中心调节器的转轮。现以钢丝为例如图5、 6,钢丝直径比感应线巻内孔小,但比转轮的槽径大,当生产初始时, 槽径没有磨损,钢丝与俩转轮接触,这时上、下俩转轮被钢丝顶开,之间会出现间 隙H,滑块滑离定位件产生间隙F,随着生产运行,转轮槽径被磨损变大,为防钢 丝下沉碰上线巻,弹簧往上(或往下)张,这时上、下俩转轮之间间隙会随磨损而 变小,滑块与定位件的间隙也变小,最后滑块与定位件完全相碰。(此时转轮基本 需更换)滑块与定位件相碰后(恢复原始安装时的无间隙),钢丝继续生产,转轮槽径 继续变大,钢丝下沉,碰到限位器铜环接通电讯号,发出声光报警,停机更换转轮, 保护线巻内孔壁。本实施例也可以在中心调节器上安装多对转轮,将中心调节器安装在多个感应 加热线巻前侧和后侧或后级需确保中心同轴线的工序间,每个线巻的前侧和后侧均 需要一个金属环。权利要求1.一种感应加热保安装置,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加热保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定于感应加热线卷轴向两侧的前、后中心调节器,以及与外部电控柜中的报警装置连接的前、后金属环,所述的中心调节器包括两根平行竖立的滑杆,每根滑杆上套设有上下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设有上下两个固定于滑杆上的定位件,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自动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的活动端可将滑块紧压于定位件上,所述的两根滑杆之间设有两支平行的转轴,该转轴上穿设有至少一对上、下转轮,转轴的两端与滑块连接,上、下转轮之间构成的通道高度小于钢丝的外径或钢带的厚度,所述的上下定位件之间的中心、通道的中心以及金属环的中心与感应加热线卷的中心同轴,所述的金属环的内孔径小于感应加热线卷的内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舜仕杰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