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51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1:09
本申请涉及管材存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支架。所述管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支架本体,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通过卡接部连接,从而实现堆叠放置,既减小了支架本体的占用空间,又方便了叉车运输;此外,设置于支架本体上的重量感应装置,在管材存放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放置于支架本体上的管材重量,并将监测到的重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获得的重量信息控制升降执行机构是否进行运输管材的动作,既减少了人们的工作负担,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A tube bracket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ipe storage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pipe bracket. The tube bracket comprises a number of support bodies connect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adjacent bracket body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clamp part to achieve stacking, not only reducing the occupancy space of the support body, but also facilitated the transport of the forklift. In addition, the weight induction device on the support body is stored in the pipe material. In the process, the weight of the tube placed on the support body can be monitored in real time and the weight information monitored is fed back to the controller.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information obtained, the controller can control the movement of the lifting actuator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pipe material. It not only reduces the work burden of the people, but also saves the time and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支架
本申请涉及管材存放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管支架。
技术介绍
管支架,是用于支撑管材的构架。管材是建筑工程及家庭装修必需的材料,常用的有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暖气管、电线导管、雨水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庭装修使用的管材也经历了普通铸铁管→水泥管→钢筋混凝管材土管、石棉水泥管→球墨铸铁管、镀锌钢管→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的发展历程。在建筑工程进行时,往往需要大量各种各样的管材,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存放及运输管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各种管材一般在储存时采用堆放的方式,占用空间大。当需要运输时,通常需要人工手动或借助其他机械设备将管材搬运到相应的运输设备,进而运输到相应的施工场地,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管材在储存中存在的占用空间大、不易运输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材架。一种管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支架本体,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通过卡接部连接;其中,所述卡接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底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卡接槽;每个所述支架本体上均安装有重量感应装置,所述重量感应装置均与升降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升降执行机构,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的内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升降执行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及锁紧部固定连接;所述锁紧部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是圆柱状的凸起,所述锁紧部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还包括螺母,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螺母将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设有起支撑作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框体,所述支架框体之间通过若干个水平连接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装置还包括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安装于所述升降执行机构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装置还包括遥控器,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遥控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遥控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重量感应装置为重量传感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管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支架本体,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通过卡接部连接,从而实现堆叠放置,既减小了支架本体的占用空间,又方便了叉车运输;此外,设置于支架本体上的重量感应装置,在管材存放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放置于支架本体上的管材重量,并将监测到的重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获得的重量信息控制升降执行机构是否进行运输管材的动作,既减少了人们的工作负担,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支架的控制部件的连接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支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本体;2、第一凸起部;3、卡接部;4、锁紧部;5、螺母;6、第二凸起部;7、支撑杆;8、卡接槽;9、重量感应装置;10、升降控制装置;11、控制器;12、升降控制机构;13、便携式终端;14、图像采集模块;15、遥控器。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为进一步阐述本申请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管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支架本体1,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卡接部3连接;其中,所述卡接部3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底部的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卡接槽8;每个所述支架本体1上均安装有重量感应装置9,参见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支架的控制部件的连接框图。所述重量感应装置9均与升降控制装置10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0包括控制器11、升降执行机构12,所述控制器11设置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0的内部,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升降执行机构12连接。所述管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支架本体1,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卡接部3连接,实现堆叠放置,既减小了支架本体1的占用空间,又方便了叉车运输;此外,设置于支架本体1上的重量感应装置9,在管材存放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放置于支架本体1上的管材重量,并将监测到的重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根据获得的重量信息控制升降控制机构12是否进行运输管材的动作,既减少了人们的工作负担,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施例2:参见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管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支架本体1,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卡接部3连接;其中,所述卡接部3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底部的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卡接槽8;每个所述支架本体1上均安装有重量感应装置9,所述重量感应装置9均与升降控制装置10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0包括控制器11、升降执行机构12,所述控制器11设置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0的内部,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升降执行机构12连接。可选地,所述支撑杆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2及锁紧部4固定连接;所述锁紧部4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所述锁紧部4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位于同一平面。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2是圆柱状的凸起,所述锁紧部4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相适配。可选地,所述锁紧部4还包括螺母5,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所述螺母5将所述锁紧部4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固定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管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支架本体1,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卡接部3连接,实现堆叠放置,既减小了支架本体1的占用空间,又方便了叉车运输;同时,设置于支架本体1上的重量感应装置9,在管材存放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放置于支架本体1上的管材重量,并将监测到的重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根据获得的重量信息控制升降执行机构12是否进行运输管材的动作,既减少了人们的工作负担,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所述支撑杆7一侧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一凸起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支架本体(1),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卡接部(3)连接;其中,所述卡接部(3)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底部的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卡接槽(8);每个所述支架本体(1)上均安装有重量感应装置(9),所述重量感应装置(9)均与升降控制装置(10)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0)包括控制器(11)、升降执行机构(12),所述控制器(11)设置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0)的内部,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升降执行机构(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支架本体(1),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卡接部(3)连接;其中,所述卡接部(3)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底部的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卡接槽(8);每个所述支架本体(1)上均安装有重量感应装置(9),所述重量感应装置(9)均与升降控制装置(10)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0)包括控制器(11)、升降执行机构(12),所述控制器(11)设置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0)的内部,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升降执行机构(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相邻的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2)及锁紧部(4)固定连接;所述锁紧部(4)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所述锁紧部(4)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位于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是圆柱状的凸起,所述锁紧部(4)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4)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权
申请(专利权)人:邓权塑业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