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186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7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包括加热器、蒸发器、冷却器以及集液罐;加热器的底部通过下循环管与蒸发器的底部连通;下循环管设置有容积泵和下循环管控制阀;容积泵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通过进料管和出料管与下循环管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连通,且进料管与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上游,出料管与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下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单效外循环蒸发器,通过在下循环管增设的容量泵使得蒸发器内的料液的浓度和粘度增大后,可以将下循环管关闭使蒸发器内的料液经容量泵输送回加热器,有利于蒸发器与加热器间的料液的循环,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浓缩效果。

A single effect external circulation evapo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ngle effect external circulation evaporator, which includes a heater, a evaporator, a cooler and a liquid collecting tank. The bottom of the heater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evaporator through the lower circulation tube; the lower circulation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volume pump and a lower circulation pipe control valve; the feed and discharging ends of the volume pump pass through the feed pipe and the discharge end, respectively. The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feed end and the discharge end of the lower circulation tube, and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feed pipe and the lower circulation pipe is located on the upstream of the control valve of the lower circulation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discharge pipe and the lower circulation pipe is located downstream of the control valve of the lower circulation pipe. The single effect external circulation evaporato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lower circulation tube to be shut down through capacity pump to feed back to the heater through a capacity pump added in the lower circulation tube, which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and viscosity of the liquid in the evaporator,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circulation of the liquid of the evaporator and the heater. The evapo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effect of the evapo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
本技术属于蒸发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
技术介绍
单效外循环蒸发器主要适用于中药、西药、葡萄糖、淀粉糖、口服液、化工、食品、味精、乳品等物料浓缩蒸发。现有的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由于蒸发器内经气液分离后的料液浓度和粘度越来越大,所以导致蒸发器内的料液的流动性逐渐降低。当料液的浓度蒸发浓缩到一定程度后,蒸发器内的料液通过下循环管回到加热器的过程中会出现粘壁现象,影响料液的循环和蒸发浓缩效果;同时,现有的列管加热器不能很好的利用加热面积,导流板的使用增加了蒸汽的使用量,但同时也出现了导流板下部加热盲区;防爆灯视镜在物料蒸发的过程中,料液会随时飞溅到防爆灯视镜的内表面,模糊了视镜表面,很难看到料液正常工作时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以使蒸发器内的料液在浓度和粘度增大后仍可顺畅地输送回到加热器中,提高物料的循环浓缩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其包括加热器、蒸发器、冷却器以及集液罐;所述加热器的顶部通过上循环管与所述蒸发器的腰部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底部通过下循环管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连通;所述蒸发器的顶部通过冷却器连接管与所述冷却器的顶部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底部与所述集液罐连通;所述下循环管设置有容积泵和下循环管控制阀;所述容积泵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通过进料管和出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连通,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上游,所述出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的下游。进一步,所述集液罐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集液罐的内部通过所述隔板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上腔室连通的连接管,所述下腔室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连通的进气管,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连接管设置有连接管控制阀,所述进气管设置有进气管控制阀;所述下腔室还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连通的冷凝液排放口,且所述冷凝液排放口设置有冷凝液排放口控制阀。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上腔室的连接端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临近所述隔板的位置;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下腔室的连接端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临近所述隔板的位置;所述冷凝液排放口位于所述下腔室的外侧壁的底端。进一步,所述上腔室的外侧壁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真空泵的真空泵连接管,且所述真空泵连接管与所述上腔室连通。进一步,所述真空泵连接管与所述上腔室的连接端位于所述上腔室的外侧壁的顶端。进一步,所述进料管设置有进料管控制阀,所述出料管设置有出料管控制阀。进一步,所述蒸发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沿所述罐体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导流板,且所述环形导流板位于所述上循环管与所述蒸发器的连接端的上方。进一步,所述下循环管设置有取样口,且所述取样口处设置有取样口控制阀;所述取样口位于所述进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连接端的上游。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防爆灯视镜、第二防爆灯视镜和第三防爆灯视镜;且所述第一防爆灯视镜、所述第二防爆灯视镜和所述第三防爆灯视镜沿所述罐体的侧壁由下到上依次分布;所述第一防爆灯视镜、所述第二防爆灯视镜和所述第三防爆灯视镜的防爆灯视镜的内表面均装置有旋转的卫生级刮板。进一步,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清洗液进口、放空口、正负压力表接口以及第四防爆灯视镜;所述加热器为列管式加热器,且所述列管式加热器的导流板设置有导向引流孔;所述冷却器为列管式冷却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单效外循环蒸发器,通过在下循环管增设的容积泵使得蒸发器内的料液的浓度和粘度增大后,可以将下循环管关闭使蒸发器内的料液经容量泵输送回加热器,有利于蒸发器与加热器间的料液的循环及流速,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浓缩效果;通过在列管式加热器的导流板增设的导向引流孔,有效利用了列管加热面积,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浓缩速度;通过在防爆灯视镜的内表面加装的旋转的卫生级刮板,增强了物料工作时观察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效外循环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卫生级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蒸发器101,环形折流板102,上循环管103,加热器104,下循环管控制阀105,料口106,出料管107,容积泵108,进料管109,下循环管110,进气管111,连接管112,下腔室113,冷凝液排放口114,隔板115,真空泵连接管116,上腔室117,冷却器118,冷却器连接管119,导向引流孔1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其包括:加热器、蒸发器、冷却器以及集液罐;加热器的顶部通过上循环管与蒸发器的腰部连通,加热器的底部通过下循环管与蒸发器的底部连通;蒸发器的顶部通过冷却器连接管与冷却器的顶部连通,冷却器的底部与集液罐连通;下循环管设置有容积泵和下循环管控制阀;容积泵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通过进料管和出料管与下循环管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连通,且进料管与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上游,出料管与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的下游。基于上述结构的单效外循环蒸发器,通过在下循环管增设的容量泵使得蒸发器内的料液的浓度和粘度增大后,可以将下循环管关闭使蒸发器内的料液经容量泵输送回加热器,有利于蒸发器与加热器间的料液的循环,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浓缩效果。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集液罐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集液罐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上腔室连通的连接管,下腔室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下腔室连通的进气管,且连接管与进气管连通;连接管设置有连接管控制阀,进气管设置有进气管控制阀;下腔室还设置有与下腔室连通的冷凝液排放口,且冷凝液排放口设置有冷凝液排放口控制阀。基于上述结构的集液罐,通过隔板将集液罐的内部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在集液罐进行冷凝液收集过程中,将进气管和冷凝液排放口关闭,连接管打开,使得上腔室内的冷凝液流入下腔室进行收集;当下腔室收集满时,将连接管关闭,进气管和冷凝液排放口打开,通过上腔室进行冷凝液收集,并使得下腔室内的冷凝液排放掉,从而使得集液罐在排水过程中仍可以保证正常的冷凝液收集工作,保证单效外循环蒸发器的连续工作,节约时间并提高蒸发浓缩效率。优选地,连接管与上腔室的连接端位于隔板的上方临近隔板的位置;进气管与下腔室的连接端位于隔板的下方临近隔板的位置;冷凝液排放口位于下腔室的外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蒸发器、冷却器以及集液罐;所述加热器的顶部通过上循环管与所述蒸发器的腰部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底部通过下循环管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连通;所述蒸发器的顶部通过冷却器连接管与所述冷却器的顶部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底部与所述集液罐连通;所述下循环管设置有容积泵和下循环管控制阀;所述容积泵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通过进料管和出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连通,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上游,所述出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下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蒸发器、冷却器以及集液罐;所述加热器的顶部通过上循环管与所述蒸发器的腰部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底部通过下循环管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连通;所述蒸发器的顶部通过冷却器连接管与所述冷却器的顶部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底部与所述集液罐连通;所述下循环管设置有容积泵和下循环管控制阀;所述容积泵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通过进料管和出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连通,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上游,所述出料管与所述下循环管的连接端位于下循环管控制阀的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罐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集液罐的内部通过所述隔板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上腔室连通的连接管,所述下腔室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连通的进气管,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连接管设置有连接管控制阀,所述进气管设置有进气管控制阀;所述下腔室还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连通的冷凝液排放口,且所述冷凝液排放口设置有冷凝液排放口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上腔室的连接端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临近所述隔板的位置;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下腔室的连接端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临近所述隔板的位置;所述冷凝液排放口位于所述下腔室的外侧壁的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效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爱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