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钦州学院专利>正文

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75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包括风扇固定支架、风扇、仿生换热体、支撑螺杆和导热底座;其仿生换热体由1个圆柱状的导热体和多片板片状的换热片组成;换热片呈放射式固定在导热体的侧壁上;每片换热片的表面呈波浪状,即换热片的表面设有多条并排设置凹槽,这些凹槽的走向均与导热体的中轴线平行;风扇安装在风扇固定支架上,且风扇通过该风扇固定支架悬设在仿生换热体的正上方;导热底座贴于仿生换热体的正下方;风扇固定支架与导热底座通过支撑螺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仿蚯蚓微观表面结构设计微电子换热器的换热片,相比光滑表面的换热片,增加了单位散热面积上散热效率,对换热片的散热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
技术介绍
由于当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精密的电子零部件对尺寸微小和结构紧凑的微电子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却是要求愈来愈高。对于微型电子器件来说,由于受到尺寸的限制,微型电子器件的微电子换热器的内部通道直径在微米到亚微米之间,这样的结构导致散热的导热材料的表面积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是很微量的,因而很难将热源(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都充分地散发到空气中,换热器换热效率并不高。在微型的电子器件中,要求使用的换热器需要同时兼具体积小和换热性能好的特点。然而,传统换热器结构的散热器却难以同时兼顾这两个要求。对于换热器来说,其体积越大,散热性能则越好,其体积越小,散热性能则越差。为此,需要对传统散热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在减小结构尺寸的同时又要提升其换热性能,以应对工业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传统散热器难以适用于微型的电子器件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其特征是,包括风扇固定支架(1)、风扇(2)、仿生换热体(3)、支撑螺杆(4)和导热底座(5);其中仿生换热体(3)由1个圆柱状的导热体和多片板片状的换热片组成;换热片呈放射式固定在导热体的侧壁上;每片换热片的表面呈波浪状,即换热片的表面设有多条并排设置凹槽,这些凹槽的走向均与导热体的中轴线平行;风扇(2)安装在风扇固定支架(1)上,且风扇(2)通过该风扇固定支架(1)悬设在仿生换热体(3)的正上方;导热底座(5)贴于仿生换热体(3)的正下方;风扇固定支架(1)与导热底座(5)通过支撑螺杆(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其特征是,包括风扇固定支架(1)、风扇(2)、仿生换热体(3)、支撑螺杆(4)和导热底座(5);其中仿生换热体(3)由1个圆柱状的导热体和多片板片状的换热片组成;换热片呈放射式固定在导热体的侧壁上;每片换热片的表面呈波浪状,即换热片的表面设有多条并排设置凹槽,这些凹槽的走向均与导热体的中轴线平行;风扇(2)安装在风扇固定支架(1)上,且风扇(2)通过该风扇固定支架(1)悬设在仿生换热体(3)的正上方;导热底座(5)贴于仿生换热体(3)的正下方;风扇固定支架(1)与导热底座(5)通过支撑螺杆(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其特征是:开设在换热片表面的凹槽为上凸和/或下凹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阳范承广钟家勤薛斌黄宜军潘宇晨鲁娟张千锋张培吴宇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