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勇波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170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6个第一球铰支座、6个液压缸、6个第二球铰支座、焊接平台、支撑框架、汽车车身、滑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为长方形平板,所述的支撑杆竖直固定在底座的中心位置,在支撑杆的顶端设有钢球;所述的6个第一球铰支座均布在以支撑杆为中心的底座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汽车车身进行焊接时汽车车身的姿态可以实时变换,同时焊枪的姿态也可以实时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高的焊接效率。

A car body welding robo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r body welding robot, including a base, 6 first ball hinges, 6 hydraulic cylinders, 6 second ball hinged supports, a welding platform, a support frame, a car body, and a sliding rod. The base is a rectangular plate, and the support pole is vertically fixed to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base.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rod, a steel ball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rod; the 6 first ball hinges are above the base of the supporting rod. The posture of the car body can be changed in real time when welding the car body, and the posture of the welding gun can be adjusted in real time, with high flexibility and high weld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本专利技术为申请人于2016年07月20日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1610570045.1”、名称为“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申请之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
技术介绍
汽车焊接机器人是汽车制造业的一款重要设备,传统的焊接机器人大多为六轴机器人,活动范围小,焊接速度慢,且车身的姿态不能变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其在对汽车车身进行焊接时汽车车身的姿态可以实时变换,同时焊枪的姿态也可以实时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高的焊接效率。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6个第一球铰支座、6个液压缸、6个第二球铰支座、焊接平台、支撑框架、汽车车身、滑动杆、第一电缸、套筒、滑块、导轨、齿轮、第一伺服电机、焊枪、蜗杆、第二伺服电机、蜗轮、转轴、支撑杆、第三球铰支座、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二电缸、第三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为长方形平板,所述的支撑杆竖直固定在底座的中心位置,在支撑杆的顶端设有钢球;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6个第一球铰支座(2)、6个液压缸(3)、6个第二球铰支座(5)、焊接平台(6)、支撑框架(7)、汽车车身(8)、滑动杆(9)、第一电缸(10)、套筒(11)、滑块(12)、导轨(13)、齿轮(14)、第一伺服电机(15)、焊枪(16)、蜗杆(17)、第二伺服电机(18)、蜗轮(19)、转轴(20)、支撑杆(21)、第三球铰支座(22)、第一支撑座(23)、第二支撑座(24)、第二电缸(25)、第三支撑座(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为长方形平板,所述的支撑杆(21)竖直固定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在支撑杆(21)的顶端设有钢球;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6个第一球铰支座(2)、6个液压缸(3)、6个第二球铰支座(5)、焊接平台(6)、支撑框架(7)、汽车车身(8)、滑动杆(9)、第一电缸(10)、套筒(11)、滑块(12)、导轨(13)、齿轮(14)、第一伺服电机(15)、焊枪(16)、蜗杆(17)、第二伺服电机(18)、蜗轮(19)、转轴(20)、支撑杆(21)、第三球铰支座(22)、第一支撑座(23)、第二支撑座(24)、第二电缸(25)、第三支撑座(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为长方形平板,所述的支撑杆(21)竖直固定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在支撑杆(21)的顶端设有钢球;所述的6个第一球铰支座(2)均布在以支撑杆(21)为中心的底座(1)上方;所述的焊接平台(6)为圆形平板结构,在圆形平板正下方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三球铰支座(22),在第三球铰支座(22)的周围设有3组第二球铰支座(5),每组由2个第二球铰支座(5)构成,每一组的2个第二球铰支座(5)的中心与第三球铰支座(22)中心连线之间的角度为15°,焊接平台(6)通过第三球铰支座(22)与支撑杆(21)铰接连接;所述的液压缸(3)的活塞杆前端与第二球铰支座(5)铰接连接,所述的液压缸(3)的缸体后端与第一球铰支座(2)铰接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7)安装在底座(1)上方,所述的转轴(20)转动安装在支撑框架(7)上端横梁的中心位置,在转轴(20)的上方安装有蜗轮(19),在转轴(20)下方安装有导轨(13),在导轨(13)的侧面安装有齿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陈勇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