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陈再旺专利>正文

异型钢带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909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异型钢带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钢带;    (b)压延成型;    (c)加热处理,将压延后钢带送至高温加热炉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    (d)淬火处理,将加热后钢带经急速冷却至280℃左右,且保温一段时间,在钢带可能变态成贝氏体前,使其冷却至完全具有马氏体的组织;    (e)回火处理;    由此,可降低钢带残存内应力,增加韧性,提高机械性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带成型后的热处理方法,尤指一种。
技术介绍
钢带用途相当广泛,如钟表、汽车、纺织工业到电器、电子零件、五金工具、弹簧片、耐磨零件等等,而钢带也因用途不同,其热处理方式也随之变化。而常用的热处理有退火(annealing)、淬火(quenching)、回火(tempering)等。然而,传统式钢带热处理,是将钢带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大约在820℃~920℃之间,直接利用水或油淬火(quenching)硬化,然后施以回火(tempering)至所需硬度、抗拉强度或韧性。但是传统的热处理方式,只经单一步骤直接淬火(quenching)冷却,此时钢带必须面对着因急冷而产生的体积变化以及因奥氏体急速变态成马氏体的结晶伸长变化,其结果将导致此类钢带具有太高的残存应力(residual stress)而易于变形龟裂,抗冲击强度低,而且比较脆,使用寿命短,同时钢材亦因厚薄不同,导致凹凸面的硬度无法保持一致。所以,上述传统钢带热处理方式并非理想,导致制成品结构强度不甚良好,增加制造商多层次的加工费用,本专利技术人以多年从事相关研究以及现场实物经验,专利技术出“”,以取代传统热处理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钢带热处理方法只经单一步骤直接淬火冷却,使钢带易残留太高内应力,易于变形龟裂,钢材较脆,抗冲击强度低,厚薄凹凸的硬度无法一致。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钢带;压延成型;分条、修边处理;加热处理,将压延成异型钢带送至高温加热炉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淬火处理,将加热后钢带经急速冷却至280℃左右,且保温一段时间,在钢带可能变态成贝氏体前,使其冷却至完全具有马氏体的组织;回火处理,依所需机械性质施以回火;由此,可降低钢带残存内应力,增加韧性,提高机械性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造流程图。图中符号说明1提供钢带2压延成型3分条处理4修边处理5加热处理6淬火处理7回火处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造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其步骤如下提供钢带1,将各种平板卷带材选取适当厚度与实际应用宽度尺寸。该钢带的含碳量可为0.035%~0.14%或是不锈钢的含碳量可为0.015~0.11%(#410~#440、420J2)。压延成型2,运用特殊形状上下轧辊将其压延成型。分条处理3,将钢带分条。修边处理4,将其修边或多条分割成单独钢带。加热处理5,将钢带送至高温加热炉均匀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如钢带为不锈钢,其加热温度约为1050℃。淬火处理6,将其经铅液或盐液急速冷却至280℃左右,保温一段时间,并在钢带可能变态成贝氏体前,使其冷却至完全具有马氏体的组织,其硬度达到HV680°。回火处理7,将急冷后的钢带,依照所需机械性质施以回火。如不锈钢回火温度为250℃。借助此制程,钢带可以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其体积及结晶延长的变化,其结果可以大大降低残存应力,增加韧性,以提高机械性质的品质。上述本专利技术,其通过两步骤冷却,可降低残存应力问题,增强韧性,避免钢材易变形龟裂;使得异型钢带凹凸厚薄任一点均能维持同一硬度要求,达到提升钢带机械性质的目的。唯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之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钢带;(b)压延成型;(c)加热处理,将压延后钢带送至高温加热炉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d)淬火处理,将加热后钢带经急速冷却至280℃左右,且保温一段时间,在钢带可能变态成贝氏体前,使其冷却至完全具有马氏体的组织;(e)回火处理;由此,可降低钢带残存内应力,增加韧性,提高机械性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钢带压延成型后可作分条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钢带分条后可作修边处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钢带含碳量可为0.035%~0.1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约为105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冷却方式可为经铅液冷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冷却方式可为经盐液冷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回火温度为25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钢带;(b)压延成型;(c)加热处理,将压延后钢带送至高温加热炉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d)淬火处理,将加热后钢带经急速冷却至280℃左右,且保温一段时间,在钢带可能变态成贝氏体前,使其冷却至完全具有马氏体的组织;(e)回火处理;由此,可降低钢带残存内应力,增加韧性,提高机械性质。文档编号C21D8/02GK1566375SQ0314900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陈再旺 申请人:张陈再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陈再旺
申请(专利权)人:张陈再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