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66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板,第一风道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第二端板,第一风道板一端与第一端板固连为一体,第一风道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第二端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风道板,第二风道板与第一风道板之间间隔布置,第二风道板与第一风道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摆风组件的出风开口,第一、第二端板之间还设置有还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的开口内设置有贯流风扇,换热器的两端与第一、第二端板构成可拆卸式连接,上述构成风道组件的风道板与端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并且在实际对该风道组件安装时,安装结构简单,因此该风道组件在实际生产时,可显著降低风道组件的生产模具的结构,提高风道组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组件。
技术介绍
柜机的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风道组件起到将换热器周围换热后的空气与室内的进行交换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组件一般包括用于容纳贯流风扇的第一风道件,第一风道件的两端设置有端板,其中一个端板的下方设置接水盘,换热器周边产生的水珠由接水盘承接并排出。现有风道组件结构多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对模具要求极高,使得模具的成本巨大,而且风道组件的成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组件,能够减少风道组件的加工成本,提高风道组件的成型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板,所述第一风道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第二端板,所述第一风道板一端与第一端板固连为一体,所述第一风道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端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风道板,所述第二风道板与第一风道板之间间隔布置,所述第二风道板与第一风道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摆风组件的出风开口,所述第一、第二端板之间还设置有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呈V形,所述换热器的开口内设置有贯流风扇,所述贯流风扇的长度方向与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换热器的两端与第一、第二端板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第二端板与第二风道板及第一风道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之间通过环形槽连通,所述环形槽槽底的长度方向中心位置高度高于两端布置,所述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第二风道板上设置有防护网板,所述防护网板凸伸至第二风道板与第一风道板之间形成的出风开口内,所述防护网板与第二风道板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风道板的板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插接凸筋,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凸筋插置在插接槽内,所述第一风道板的板面设置有外延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紧固螺钉与翻边上的第一安装管连接。所述防护网板的一侧边设置有卡槽板卡置在第二风道板的一侧边,所述第二风道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紧固螺钉与卡槽板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风道板与卡槽板连接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内设置有紧固螺钉与卡槽板连接,所述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上分别设置有卡置安装板的第一、第二卡槽,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管伸入第一、第二卡槽槽底均设置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内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换热器两端设置有第五安装孔,所述第一、第二端板上均设置有第六安装孔,所述第六安装孔内设置紧固螺钉与第五安装孔连接。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供贯流风扇的一端穿过的第一通管,所述第一通管的管口处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贯流风扇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呈罩壳状,固定支架的底部与电机的端部抵靠,固定支架的开口与安装支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供贯流风扇穿过的第二通管,所述供贯流风扇的一端转动式布置在第二通管内设置的连接支架上,所述连接支架与供贯流风扇的一端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支架还与第二通管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贯流风扇的旁侧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的长度方向与贯流风扇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电加热棒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供支架穿过的方形通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电加热棒设置有插头插置在插孔内,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翻边与第二端板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所述电加热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七安装孔,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第八安装孔,所述第八安装孔内设置有紧固螺钉与第七安装孔连接。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上述构成风道组件的风道板与端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并且在实际对该风道组件安装时,安装结构简单,因此该风道组件在实际生产时,可显著降低风道组件的生产模具的结构,提高风道组件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风道组件移出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是风道组件的两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一、第二风道板与第一、第二端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风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二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9,对风道组件的特征详述如下: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板10,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第二端板20、30,所述第一风道板10一端与第一端板20固连为一体,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30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端板20、3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风道板40,所述第二风道板40与第一风道板10之间间隔布置,所述第二风道板40与第一风道板1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摆风组件的出风开口,所述第一、第二端板20、30之间还设置有还设置有换热器50,所述换热器50的截面呈V形,所述换热器50的开口内设置有贯流风扇60,所述贯流风扇60的长度方向与换热器50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换热器50的两端与第一、第二端板20、3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结合图1至图6所示,上述构成风道组件的第二风道板40与第一、第二端板20、3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并且在实际对该风道组件安装时,安装结构简单,因此该风道组件在实际生产时,可显著降低风道组件的生产模具的结构,提高风道组件的生产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端板30与第二风道板40及第一风道板10的接触面设置有多个凹槽31,所述凹槽31之间通过环形槽32连通,所述环形槽32槽底的长度方向中心位置高度高于两端布置,所述环形槽32的槽底设置有排水管321;结合图9所示,上述的第二端板30上设置的凹槽31,凹槽31之间通过环形槽32连通,上述的第二端板30产生的水滴可直接有杉树的凹槽31承接,并且由环形槽32的槽底低端位置处的排水管321排出,从而可利用该端板即可实现对水的承接及排出,第二端板30本身可用作接水盘的功能,可省去单独制作接水盘的成本,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可显著简化风道组件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道板40上设置有防护网板41,所述防护网板41凸伸至第二风道板40与第一风道板10之间形成的出风开口内,所述防护网板41与第二风道板4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上述的防护网板41可避免用户的手指伸入上述的出风开口内,避免上述的贯流风扇60造成对用户手指的伤害,上述的防护网板41与第二风道板4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对该防护网板41生产的同时,也提高对该防护网板41安装的便捷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板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插接凸筋,所述第二端板30上设置有插接槽33,所述插接凸筋插置在插接槽33内,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板面设置有外延的翻边12,所述翻边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管121,所述第二端板3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4,所述第一安装孔34内设置有紧固螺钉与翻边12上的第一安装管121连接;上述的第一风道板10的插接凸筋插置在插接槽33内,并且利用翻边12上的第一安装管121与第一安装孔34上设置的紧固螺钉紧固连接,从而可确保对上述第一风道板10固定的牢靠度,上述的插接槽33呈条状,并且与插接槽33适配的插接凸筋也呈弯曲的条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道组件

【技术保护点】
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板(10),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第二端板(20、30),所述第一风道板(10)一端与第一端板(20)固连为一体,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30)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端板(20、3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风道板(40),所述第二风道板(40)与第一风道板(10)之间间隔布置,所述第二风道板(40)与第一风道板(1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摆风组件的出风开口,所述第一、第二端板(20、30)之间还设置有还设置有换热器(50),所述换热器(50)的截面呈V形,所述换热器(50)的开口内设置有贯流风扇(60),所述贯流风扇(60)的长度方向与换热器(50)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换热器(50)的两端与第一、第二端板(20、3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板(10),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第二端板(20、30),所述第一风道板(10)一端与第一端板(20)固连为一体,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30)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端板(20、3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风道板(40),所述第二风道板(40)与第一风道板(10)之间间隔布置,所述第二风道板(40)与第一风道板(1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摆风组件的出风开口,所述第一、第二端板(20、30)之间还设置有还设置有换热器(50),所述换热器(50)的截面呈V形,所述换热器(50)的开口内设置有贯流风扇(60),所述贯流风扇(60)的长度方向与换热器(50)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换热器(50)的两端与第一、第二端板(20、3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30)与第二风道板(40)及第一风道板(10)的接触面设置有多个凹槽(31),所述凹槽(31)之间通过环形槽(32)连通,所述环形槽(32)槽底的长度方向中心位置高度高于两端布置,所述环形槽(32)的槽底设置有排水管(32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板(40)上设置有防护网板(41),所述防护网板(41)凸伸至第二风道板(40)与第一风道板(10)之间形成的出风开口内,所述防护网板(41)与第二风道板(4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板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插接凸筋,所述第二端板(30)上设置有插接槽(33),所述插接凸筋插置在插接槽(33)内,所述第一风道板(10)的板面设置有外延的翻边(12),所述翻边(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管(121),所述第二端板(3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4),所述第一安装孔(34)内设置有紧固螺钉与翻边(12)上的第一安装管(12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板(41)的一侧边设置有卡槽板(411)卡置在第二风道板(40)的一侧边,所述第二风道板(4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42),所述安装板(4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程解学诚倪学钟方龙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