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底板结构、风道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65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风道底板结构、风道装置及空调室内机,所述风道底板结构,对应于风扇设置,包括用于形成所述风扇的风道及出风口的风道底板本体,所述风道底板上设置有可提高所述风扇送出气流的气流升力进而降低风道阻力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形成有缓冲面,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所述缓冲面沿背离所述风扇的方向延伸具有较高的送风质量和用户舒适性能;所述风道装置设置有前述的风道底板结构;所述空调室内机设置有前述的风道装置,具有较高的送风质量和用户舒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底板结构、风道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风道底板结构、风道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空调室内机内设置有用于将经过换热器换热的室内空气送至室内的风道装置,所述风道装置由贯流风扇、蜗舌、底座及风道底板组成,风道底板和蜗舌分别位于贯流风扇的相对两侧并共同形成贯流风扇的风道和出风口。当贯流风扇运转时,风扇送出的气流冲击带动的气流冲击到风道底板上,由于风扇送出的气流流速和压力都较大,高速度和高压力的气流冲击到风道底板,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的气流噪音;同时气流沿着风道底板形成的风道流向出风口并最终送至室内,风道内的气流流经风道底板朝向贯流风扇的侧面时,与风道底板朝向贯流风扇的侧面接触的流体底层会产生边界层,导致气流流动阻力较大,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距离,影响空调室内机的整体质量和用户舒适性能。因此,设计出一种应用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装置,能够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距离和降低气流噪音,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质量和用户舒适性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风道底板结构、风道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具有较高的送风质量和用户舒适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道底板结构,对应于风扇设置,包括用于形成所述风扇的风道及出风口的风道底板本体,所述风道底板上设置有可提高所述风扇送出气流的气流升力进而降低风道阻力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形成有缓冲面,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所述缓冲面沿背离所述风扇的方向延伸。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部为排设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上的凹坑,所述缓冲面为所述凹坑的底面。作为优选,所述凹坑为圆形和/或边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多边形。作为优选,所述风道底板本体包括靠近所述风扇设置的迎风段,以及靠近所述出风口的导风段,所述凹坑排设于所述迎风段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作为优选,所述迎风段朝向所述风扇送出气流的方向设置。一种风道装置,包括风扇,以及用于安装所述风扇的底座本体,包括前述的风道底板结构,所述风道底板结构朝向所述风扇设置,所述底座本体与风道底板本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风道装置包括蜗舌,所述蜗舌和风道底板本体对应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风扇的相对两侧,所述蜗舌与导风段形成所述风道装置的出风口。作为优选,所述风扇为贯流风扇。作为优选,所述凹坑正对所述贯流风扇的转轴设置。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本体设置有前述的风道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道底板结构,其通过在所述风道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设置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形成有缓冲面,所述缓冲面沿背离所述风扇的方向延伸,当所述风扇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风道底板本体时,所述缓冲面能够提升所述气流的升力,从而降低了所述气流在所述风道内的阻力,提高了所述风扇的送风距离;并且所述缓冲面能够缓冲所述气流的气流压力,进而降低所述气流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噪声,提高了所述风扇和/或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质量和用户舒适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风道底板本体;11、迎风段;12、导风段;2、缓冲部;21、凹坑;3、风扇;4、底座本体;5、蜗舌;6、出风口;7、室内机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风道底板结构,对应于风扇3设置,所述风道底板结构包括风道底板本体1,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设置于所述风扇3的外侧并用于形成所述风扇3的风道及出风口6,从而引导所述风扇3送出的气流沿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形成的风道流动并通过所述出风口6送至室内;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上设置有缓冲部2,所述缓冲部2形成有缓冲面,所述缓冲部2设置于所述风道底本本体1朝向所述风扇3的一侧,所述缓冲面沿背离所述风扇3的方向延伸,即所述缓冲面相对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风扇3的侧面凹陷设置。当所述风扇3送出的气流经过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上的缓冲部2朝向所述风扇3的侧面时,由于所述缓冲面相对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朝向所述风扇3的侧面凹陷设置,所述缓冲面使流经的气流产生气流升力,使气流脱离所述气流主体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侧面之间的边界层,从而减小了气流流经所述风道底本本体1时的风道阻力,有利于提高所述风扇3的送风距离;同时,所述缓冲面能够缓冲所述风道内气流的压力,从而降低了所述风道内的气流噪声,进而降低了所述风扇3的气动噪声,有利于提高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道底板结构所在风道装置及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质量和用户舒适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道底板结构,其通过在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朝向所述风扇3的侧面设置缓冲部2,所述缓冲部形成有缓冲面,所述缓冲面沿背离所述风扇3的方向延伸,当所述风扇3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时,所述缓冲面能够提升所述气流的升力,从而降低了所述气流在所述风道内的阻力,提高了所述风扇3的送风距离;并且所述缓冲面能够缓冲所述气流的气流压力,进而降低所述气流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噪声,提高了所述风扇3和/或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质量和用户舒适性能。进一步参见图1至图3,所述缓冲部2为排设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上的凹坑21,所述缓冲面为所述凹坑21的底面,所述凹坑21的底面相对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侧面背离所述风扇3的方向延伸设置,当所述气流流经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时,所述气流流经所述缓冲部2并从所述缓冲面上方掠过,所述凹坑21的底面使所述气流在所述凹坑21处形成气流升力,使气流主体与所述风道底本本体侧面的边界层分离,从而减少了气流在风道内的阻力,有利于提高所述风扇3的送风距离;同时所述凹坑21的底面能够缓冲所述气流的气流压力,从而降低所述气流在风道内的气流噪声,有利于提高所述风扇3和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质量和用户舒适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凹坑21为圆形和/或边数大于或者等于六的多边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凹坑21的形状、深度和大小可根据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所在风道装置的风量、压力等参数具体设计,以使所述风扇3和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距离和送风质量达到最佳状态。参见图3,所述风道底板本体1包括一体连接的迎风段11和导风段12,所述迎风段11靠近所述风扇3设置并朝向或者正对所述风扇3送出气流的方向设置,所述导风段远离所述风扇3设置并靠近所述出风口6,所述凹坑21排设于所述迎风段11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以使所述风扇3送出的气流冲击到所述迎风段11侧面上的凹坑21,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所述凹坑21在所述风道内的流动阻力和气流噪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道底板结构、风道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道底板结构,对应于风扇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所述风扇的风道及出风口的风道底板本体,所述风道底板上设置有可提高所述风扇送出气流的气流升力进而降低风道阻力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形成有缓冲面,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所述缓冲面沿背离所述风扇的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底板结构,对应于风扇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所述风扇的风道及出风口的风道底板本体,所述风道底板上设置有可提高所述风扇送出气流的气流升力进而降低风道阻力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形成有缓冲面,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所述缓冲面沿背离所述风扇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为排设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上的凹坑,所述缓冲面为所述凹坑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为圆形和/或边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底板本体包括靠近所述风扇设置的迎风段,以及靠近所述出风口的导风段,所述凹坑排设于所述迎风段朝向所述风扇的侧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锐李德鹏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