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446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属于车辆动力机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外置方案,电动发电机作为辅助电机设置在增压器外,通过齿轮箱将电机能量传递到增压器转子轴,并能够根据不同工况控制离合装置实现齿轮箱与转子轴结合与分离,在发动机高速工况下,可将转子轴剩余的能量通过齿轮箱带动电动发电机发电,这种电机外置方案有效避免了高温对电动发电机电子元件的影响,同时实现了涡轮增压器能量的高效分配和利用;在增压器涡轮端串联一个动力涡轮,利用经过增压器涡轮做功后的二级废气驱动动力涡轮,从而带动电动发电机发电蓄能,提高了废气能量的利用率,改善了发动机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动力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
技术介绍
当今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涡轮增压器从结构和工作原理来看,是一种小型的空气压缩机。涡轮增压器利用发动机排放的废气能量来驱动涡轮旋转,从而带动同轴的压气端叶轮旋转,将更多的空气带到气缸内,提高了发动机内空气密度以及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比,从而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改善燃烧,达到强化发动机的目的。但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发动机低速工况下,废气能量少,涡轮转速低,增压压力较低,供气量滞后于供油量。这种情况致使供气不足导致气缸内燃烧变差,出现冒黑烟、加速扭矩不足等问题。一般车用增压器使用更小的蜗壳以提高增压器的转速,还有采用可变喷嘴、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力图扩展低速段的性能。但实践表明上述措施对低工况下增压器的性能改变效果十分有限,原因就是客观上废气的能量不足。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在低速工况段匹配后,高速工况下会产生废气能量过剩,导致涡轮机超速,引起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偏离理想特性。为此,多数涡轮增压器设有废气旁通系统,在高速工况下旁通系统打开排放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

【技术保护点】
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包括压气机(25)、涡轮(22)、中间体(6)、浮动轴承(11)、转子轴(1),所述压气机和涡轮分别设置在转子轴的两端,所述中间体位于压气机和涡轮之间、并通过浮动轴承与转子轴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还包括电动发电机(17)、齿轮箱(4)、动力涡轮(20)、废气旁通阀装置(24)、离合装置(13),所述齿轮箱、离合装置位于压气机与中间体组成的空间内、围绕转子轴设置,所述齿轮箱下端齿轮(26)与电磁离合器从动盘(35)固定连接,并能通过离合装置的控制与转子轴(1)结合与分离,所述齿轮箱左端通过第一联轴器(18)与电动发电机(17)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包括压气机(25)、涡轮(22)、中间体(6)、浮动轴承(11)、转子轴(1),所述压气机和涡轮分别设置在转子轴的两端,所述中间体位于压气机和涡轮之间、并通过浮动轴承与转子轴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还包括电动发电机(17)、齿轮箱(4)、动力涡轮(20)、废气旁通阀装置(24)、离合装置(13),所述齿轮箱、离合装置位于压气机与中间体组成的空间内、围绕转子轴设置,所述齿轮箱下端齿轮(26)与电磁离合器从动盘(35)固定连接,并能通过离合装置的控制与转子轴(1)结合与分离,所述齿轮箱左端通过第一联轴器(18)与电动发电机(17)连接,所述齿轮箱右端通过第二联轴器(19)与动力涡轮(20)连接,所述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带有废气旁通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13)为摩擦式电磁离合器包括电磁离合器从动盘(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玉枫谢春风邓会栓郑瑶李闯高崇仁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