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444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缸体内的缸体进油道、进气侧横向主油道、缸盖进油道、排气侧横向主油道,其特征是:还包括布置在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设在前端油道上的电磁阀安装孔;缸体进油道的上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连接,缸盖进油道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部连接;缸盖进油道与排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部通过前端油道连通;排气侧横向主油道上设有多个分支油道,每个分支油道上均连接有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其能够简化缸体结构,简化缸体铸造、机加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缸体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降低成本;能够在保证缸体生产效率和合格率的同时,保证前罩盖的生产效率和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整个发动机装配的“母体”。缸体的上部与缸盖配合形成燃烧室,下部形成空腔为曲柄连杆机构提供运动空间。缸体内一般铸造加工有油路,用来润滑各个需要润滑的部分。随着涡轮增压、缸内直喷、高压缩比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致使发动机的强化程度愈来愈高,活塞所承受的热负荷也愈来愈大;为了降低发动机油耗,降低活塞的热负荷,保证活塞工作的可靠性,大多发动机上都采用活塞冷却喷嘴技术,活塞冷却喷嘴通过喷射机油的方式对活塞底部进行冷却。发动机在不同的工作负荷下,通过对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打开和关闭控制,使发动机在较好的燃油耗区域内工作,进而起到降低燃油消耗的目的。传统的活塞冷却喷嘴油路一般布置在缸体内,与缸体内的润滑油路相连;由于缸体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再增加油路的布置,导致缸体工艺复杂,容易产生铸造缺陷,合格率低;同时成本较高。CN205744105U公开的“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系统”,包含主机油通道、副机油通道和连接机油通道,若干活塞冷却喷嘴连接副机油通道,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缸体内的缸体进油道(11)、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缸盖进油道(14)、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其特征是:还包括布置在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设在前端油道上的电磁阀安装孔(25);所述缸体进油道(11)、缸盖进油道(14)均竖直布置在缸体进气侧,所述缸体进油道(11)的上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的前端部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与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的前端部通过所述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连通;所述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上设有多个分支油道(18),每个所述分支油道(18)上均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缸体内的缸体进油道(11)、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缸盖进油道(14)、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其特征是:还包括布置在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设在前端油道上的电磁阀安装孔(25);所述缸体进油道(11)、缸盖进油道(14)均竖直布置在缸体进气侧,所述缸体进油道(11)的上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的前端部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与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的前端部通过所述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连通;所述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上设有多个分支油道(18),每个所述分支油道(18)上均连接有活塞冷却喷嘴总成(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端油道包括长油道(21)、前端与所述长油道(21)的左端部连接的进气侧连通油道(22)、左端与所述长油道(21)的右端部连接的短油道(23)、后端与所述短油道(23)的右端部连接的排气侧连通油道(24);所述进气侧连通油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涛张晓宇王岳宇苏学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