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缠绕外壳及包含此外壳的扭扭车电池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37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扭扭车电池领域,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成一用于容纳电池的腔体;上壳体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中央且与主体一体成型的凸起、设置于主体表面且位于凸起两侧的用于防止线缆缠绕的两个防缠绕部;防缠绕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整理爪和第二整理爪,所述第一整理爪包括第一过渡段、连接于第一过渡段末端且向下朝向主体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段,第二整理爪包括连接于主体表面且向上朝向第一整理爪一侧弯曲的第二过渡段、连接于第二过渡段末端且向下朝向主体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段,第一整理爪和第二整理爪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过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效果好、使用方便、线缆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防缠绕外壳及包含此外壳的扭扭车电池盒
本技术涉及扭扭车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新型防缠绕外壳及包含此外壳的扭扭车电池盒。
技术介绍
扭扭车又称摇摆车,只需用手左右摇动方向盘就即可行驶。价格亲民,适用于亲子活动。可单人游戏和多人游戏,适合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由于车身距地面较低,所以也较为安全。为了增加扭扭车的趣味性通常会增加一些音乐播放器,装饰灯等配件,这些配件需要电源才能实现工作,而现有的扭扭车电源一般都是放置在扭扭车的内部,通过固定圈套设在电源表面,并在固定圈两端设置开孔,在开孔处设置螺丝固定,电源线散乱分布于电池周围,这种固定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1.固定效果不好,电池容易脱落,导致传输性能不稳定;2.电池插取不便;3.电池是裸露的,容易损坏。4.电源线散乱缠绕,使用不方便,且线缆缠绕打结,易被损坏,造成线缆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使用方便、线缆使用寿命长的新型防缠绕外壳及包含此外壳的扭扭车电池盒。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防缠绕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成一用于容纳电池的腔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防缠绕外壳及包含此外壳的扭扭车电池盒

【技术保护点】
新型防缠绕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成一用于容纳电池的腔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中央且与主体一体成型的凸起、设置于主体表面且位于凸起两侧的用于防止线缆缠绕的两个防缠绕部;所述防缠绕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整理爪和第二整理爪,所述第一整理爪包括连接于主体表面且向上朝向凸起一侧弯曲的第一过渡段、连接于第一过渡段末端且向下朝向主体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段,所述第二整理爪包括连接于主体表面且向上朝向第一整理爪一侧弯曲的第二过渡段、连接于第二过渡段末端且向下朝向主体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段,所述第一整理爪和第二整理爪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过道。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防缠绕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成一用于容纳电池的腔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中央且与主体一体成型的凸起、设置于主体表面且位于凸起两侧的用于防止线缆缠绕的两个防缠绕部;所述防缠绕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整理爪和第二整理爪,所述第一整理爪包括连接于主体表面且向上朝向凸起一侧弯曲的第一过渡段、连接于第一过渡段末端且向下朝向主体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段,所述第二整理爪包括连接于主体表面且向上朝向第一整理爪一侧弯曲的第二过渡段、连接于第二过渡段末端且向下朝向主体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段,所述第一整理爪和第二整理爪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过道。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兴陈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