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防渗水结构和隧道路面渗水处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236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防渗水结构和隧道路面渗水处治方法,属于路面渗水处理领域,包括道路、填缝材料、无纺布和两个打孔波纹管,道路上设置有盲沟和多个通水孔,盲沟沿道路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通水孔沿盲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打孔波纹管位于盲沟内,且打孔波纹管的轴心线与盲沟的延伸方向平行,两个打孔波纹管沿道路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填缝材料填充于打孔波纹管与道路之间,无纺布包裹于填缝材料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道路防渗水结构在盲沟内设置有两个打孔波纹管,同时由填缝材料对打孔波纹管进行保护,通水孔可以对地下水进行卸载,让水涌出来,集中排水,这种道路防渗水结构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且排水能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防渗水结构和隧道路面渗水处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渗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路防渗水结构和隧道路面渗水处治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隧道的开挖掘进改变了地下水的渗流条件,使山体内的地下水向开挖临界面渗透,当二次衬砌、混凝土面板浇筑完成形成封闭后,地下水被堵截,只能向洞内防水相对薄弱的混凝土面板渗流。而混凝土面板是板块物质,路面结构层积水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必然会通过结构层及混凝土面板块间施工缝、切缝渗出。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正常段无仰隧道洞内的横向盲沟设在路面底基层当中,采用单根50双壁打孔波纹管;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行车荷载作用下,易损坏,并且排水能力不满足要求。正常段有仰拱隧道洞内的横向盲沟设在仰拱填充当中,采用100的双壁打孔波纹管;由于埋置较深,施工过程中行车荷载对其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防渗水结构,以改善现有的盲沟易损坏且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路面渗水处治方法,以改善现有的盲沟易损坏且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防渗水结构,包括道路、填缝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道路防渗水结构和隧道路面渗水处治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填缝材料、无纺布和两个打孔波纹管,所述道路上设置有盲沟和多个通水孔,所述盲沟沿所述道路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盲沟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道路的两侧端面,多个所述通水孔分别位于所述盲沟的沟底,且所述通水孔与所述盲沟连通,多个所述通水孔沿所述盲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打孔波纹管位于所述盲沟内,且所述打孔波纹管的轴心线与所述盲沟的延伸方向平行,两个所述打孔波纹管沿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所述填缝材料填充于所述打孔波纹管与所述道路之间,所述无纺布包裹于所述填缝材料外侧,所述无纺布位于所述填缝材料与所述道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填缝材料、无纺布和两个打孔波纹管,所述道路上设置有盲沟和多个通水孔,所述盲沟沿所述道路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盲沟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道路的两侧端面,多个所述通水孔分别位于所述盲沟的沟底,且所述通水孔与所述盲沟连通,多个所述通水孔沿所述盲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打孔波纹管位于所述盲沟内,且所述打孔波纹管的轴心线与所述盲沟的延伸方向平行,两个所述打孔波纹管沿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所述填缝材料填充于所述打孔波纹管与所述道路之间,所述无纺布包裹于所述填缝材料外侧,所述无纺布位于所述填缝材料与所述道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波纹管包括100的双壁打孔波纹管和50的双壁打孔波纹管,所述道路防渗水结构的所述盲沟内埋设的为所述100的双壁打孔波纹管或者所述50的双壁打孔波纹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沿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盲沟的底部高于所述排水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的底部高于所述排水沟的底部15厘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柱杨志李亚飞范会兵张现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