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纱体系中纳米纤维的均匀化分布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纱加工装置及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纺纱体系中纳米纤维的均匀化分布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国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功能性纺织品和纳米纺织品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引起了消费者和技术开发人员的广泛关注和青睐。功能性纺织品相较于传统纺织品,不仅满足了人们以往穿衣遮体的需要,而且还赋予了其更多的功能性,开拓了传统纺织品的适用场合和领域;而纳米纺织品广义上是指含有纳米材料的纺织品,其往往在不改变纺织品原有的物化性能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性能和效应。两者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纺织科技革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的途径,静电纺丝技术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也逐渐由实验室的小规模生产发展到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地步。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及纤维膜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孔隙率高等特性,被广泛用于过滤、生物医用、能源、催化、传感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将静电纺丝技术与传统纺织技术相结合制备功能性纺织品和纳米纺织品,无疑是提升传统纺织品的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纺纱体系中纳米纤维的均匀化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梳理机(1)的一侧设置传送皮带(10),在传送皮带(10)上设置静电纺丝装置(4),在传送皮带(10)的另一侧设置喇叭口固定装置(6),在喇叭口固定装置(6)上设置喇叭口(20),在喇叭口固定装置(6)的另一侧设置条筒(7);其中静电纺丝装置(4)内设有悬挂式向下纺丝喷头(3)和纳米纤维取向收集装置(8),悬挂式向下纺丝喷头(3)在传送皮带(10)上方,纳米纤维取向收集装置(8)在传送皮带(10)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纱体系中纳米纤维的均匀化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梳理机(1)的一侧设置传送皮带(10),在传送皮带(10)上设置静电纺丝装置(4),在传送皮带(10)的另一侧设置喇叭口固定装置(6),在喇叭口固定装置(6)上设置喇叭口(20),在喇叭口固定装置(6)的另一侧设置条筒(7);其中静电纺丝装置(4)内设有悬挂式向下纺丝喷头(3)和纳米纤维取向收集装置(8),悬挂式向下纺丝喷头(3)在传送皮带(10)上方,纳米纤维取向收集装置(8)在传送皮带(10)下方。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体系中纳米纤维的均匀化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1)包括给棉罗拉(21)、道夫(9)、锡林(18)、盖板(19)和纤网输出辊(22),纤网输出辊(22)的钳口与传送皮带(10)位于同一水平线;悬挂式向下纺丝喷头(3)为积极式狭缝控液器,包括实心圆柱体(11)、空心圆柱体(12)和圆台喷头(13),其中实心圆柱体(11)和空心圆柱体(12)串套组成供液通道,实心圆柱体(11)和空心圆柱体(12)下端连接圆台喷头(13)。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纺纱体系中纳米纤维的均匀化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喷头(13)包括外层金属(14)、内层金属(15)和边缘带有微沟槽的钢丝圈(16),外层金属(14)与内层金属(15)的间隙为0.2-1mm,边缘带有微沟槽的钢丝圈(16)设置在外层金属(14)和内层金属(15)之间。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体系中纳米纤维的均匀化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4)为悬挂式自上而下纺丝装置;传送皮带(10)是接地的;传送皮带(10)的长度为1.5-3m;纳米纤维取向收集装置(8)是由平行的金属薄片(17)阵列组成,金属薄片(17)与纤网输送方向垂直,金属薄片(17)排列方向与纤网输送方向一致。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纺纱体系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小红,杨宇晨,俞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