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11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1)氨化脱脂,将金属膜具置于真空罐中抽取真空,向真空罐通入氨气进行氨化处理;(2)清洗,将氨化金属模具置于乙醇溶液中进行蒸煮处理;(3)淬火处理,将清洗金属模具放入密闭室热感应线圈中,分别使用频率为6‑8kHz和13‑15kHz对金属模具加热;(5)钝化处理,将共渗金属模具浸入质量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渍;(6)浸蜡,钝化后金属模具浸入液态石蜡中浸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维护保养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注塑生产企业的重要生产设备,其模具的紧密度、稳定性和外观等方面直接对注塑产品的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对注塑模具的维护保养,能够确保模具使用中保持精确性、清洁度和硬度等性能,可延长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注塑制品加工企业产品种类多,各种模具更换频繁,完成生长周期后模具保存至仓库,待到下个生产周期重新使用,保存中受温度、湿度、碰撞等因素影响,会导致模具出现锈蚀、表面光洁度和防腐性能下降等现象,造成产品品质下降,所加工产品精度下降、不良比例上升;并且注塑模具长期得不到有效保养,模具使用性能下降,导致模具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出现报废现象,造成成本和资源的浪费,并且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问题:注塑制品加工企业产品种类多,各种模具更换频繁,完成生长周期后模具保存至仓库,待到下个生产周期重新使用,保存中受温度、湿度、碰撞等因素影响,会导致模具出现锈蚀、表面光洁度和防腐性能下降等现象,造成产品品质下降,所加工产品精度下降、不良比例上升;并且注塑模具长期得不到有效保养,模具使用性能下降,导致模具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出现报废现象,造成成本和资源的浪费,并且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氨化脱脂:将金属膜具置于真空罐中抽取真空,向真空罐通入氨气进行氨化处理,其温度92-97℃,压强由100kPa按照10kPa/min升压至0.6-0.7MPa,并保持最高压强34-38min,制得氨化金属膜具;(2)清洗:将氨化金属模具置于乙醇溶液中进行蒸煮处理,制得清洗金属模具;(3)淬火处理:将清洗金属模具放入密闭室热感应线圈中进行淬火处理,分别使用频率为6-8kHz和13-15kHz对金属模具加热30-35min,然后密闭室内通入氮气,冷却后制得淬火金属模具;(4)碳氮共渗:将淬火金属模具放入密封罐中通入氨气和甲烷,然后进行渗透处理,先使用频率为33-36kHz电离20-25min,温度为610-620℃,然后将密封罐温度升至830-850℃,处理1-2h,制得共渗金属模具;(5)钝化处理:将共渗金属模具浸入质量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渍17-20min,制得钝化金属模具;(6)浸蜡:钝化后金属模具浸入液态石蜡中3-4min,烘干后放入仓库保存。步骤(1)所述的氨气,其加入量为真空罐体积的30%-40%;所述的真空,其真空度为95%-100%。步骤(2)所述的乙醇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50%。步骤(2)所述的蒸煮处理,其温度为73-76℃,时间为40-45min。步骤(3)所述的氮气,其通入量为密闭室体积的50%-60%。步骤(4)所述的氨气,其加入量为密封罐体积的25%-30%;所述的甲烷,其加入量为密封罐体积的32%-35%。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氨化脱脂方法,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油脂等赃物影响,长期附着在模具上会导致模具使用性能下降,通过氨化方法可对油脂类成分进行分解。淬火处理方法,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在模具表面产生的高温,可提高模具表层结构紧密性,并且提高模具的硬度,同时高温处理环境可除去模具长时间注塑渗入的其他杂质。碳氮共渗方法,先对对甲烷和氨气进行电离处理,产量大量离子态N和C,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和活性,可对模具表层进行有效渗透,提高模具的硬度、耐腐蚀性能、耐疲劳强度,以及降低模具表面粗糙度。而钝化处理可在模具表面形成氧化膜层,降低模具表面活性,提高模具性能的稳定性,对长时间不使用的模具使用浸渍石蜡膜层,可对有效隔绝环境中水汽、氧气等对模具的腐蚀作用,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氨化脱脂:将金属膜具置于真空罐中抽取真空,向真空罐通入氨气进行氨化处理,其温度93℃,压强由100kPa按照10kPa/min升压至0.62MPa,并保持最高压强35min,制得氨化金属膜具;(2)清洗:将氨化金属模具置于乙醇溶液中进行蒸煮处理,制得清洗金属模具;(3)淬火处理:将清洗金属模具放入密闭室热感应线圈中进行淬火处理,分别使用频率为6.4kHz和13.5kHz对金属模具加热32min,然后密闭室内通入氮气,冷却后制得淬火金属模具;(4)碳氮共渗:将淬火金属模具放入密封罐中通入氨气和甲烷,然后进行渗透处理,先使用频率为34kHz电离21min,温度为613℃,然后将密封罐温度升至837℃,处理1.5h,制得共渗金属模具;(5)钝化处理:将共渗金属模具浸入质量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渍18min,制得钝化金属模具;(6)浸蜡:钝化后金属模具浸入液态石蜡中3min,烘干后放入仓库保存。步骤(1)所述的氨气,其加入量为真空罐体积的32%;所述的真空,其真空度为96%。步骤(2)所述的乙醇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50%。步骤(2)所述的蒸煮处理,其温度为74℃,时间为42min。步骤(3)所述的氮气,其通入量为密闭室体积的53%。步骤(4)所述的氨气,其加入量为密封罐体积的26%;所述的甲烷,其加入量为密封罐体积的33%。实施例2: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氨化脱脂:将金属膜具置于真空罐中抽取真空,向真空罐通入氨气进行氨化处理,其温度96℃,压强由100kPa按照10kPa/min升压至0.68MPa,并保持最高压强37min,制得氨化金属膜具;(2)清洗:将氨化金属模具置于乙醇溶液中进行蒸煮处理,制得清洗金属模具;(3)淬火处理:将清洗金属模具放入密闭室热感应线圈中进行淬火处理,分别使用频率为7.5kHz和14kHz对金属模具加热34min,然后密闭室内通入氮气,冷却后制得淬火金属模具;(4)碳氮共渗:将淬火金属模具放入密封罐中通入氨气和甲烷,然后进行渗透处理,先使用频率为35kHz电离24min,温度为617℃,然后将密封罐温度升至840℃,处理2h,制得共渗金属模具;(5)钝化处理:将共渗金属模具浸入质量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渍19min,制得钝化金属模具;(6)浸蜡:钝化后金属模具浸入液态石蜡中4min,烘干后放入仓库保存。步骤(1)所述的氨气,其加入量为真空罐体积的37%;所述的真空,其真空度为98%。步骤(2)所述的乙醇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50%。步骤(2)所述的蒸煮处理,其温度为75℃,时间为44min。步骤(3)所述的氮气,其通入量为密闭室体积的58%。步骤(4)所述的氨气,其加入量为密封罐体积的29%;所述的甲烷,其加入量为密封罐体积的34%。实验结果: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加工的注塑模具,与正常保存方法注塑模具比较,其使用寿命可延长1-2年,相同使用寿命的注塑模具其硬度高30%以上,而所加工的注塑产品良品率高3%-4%,并且表面光滑度好、锈蚀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氨化脱脂:将金属膜具置于真空罐中抽取真空,向真空罐通入氨气进行氨化处理,其温度92‑97℃,压强由100kPa按照10kPa/min升压至0.6‑0.7MPa,并保持最高压强34‑38min,制得氨化金属膜具;(2)清洗:将氨化金属模具置于乙醇溶液中进行蒸煮处理,制得清洗金属模具;(3)淬火处理:将清洗金属模具放入密闭室热感应线圈中进行淬火处理,分别使用频率为6‑8kHz和13‑15kHz对金属模具加热30‑35min,然后密闭室内通入氮气,冷却后制得淬火金属模具;(4)碳氮共渗:将淬火金属模具放入密封罐中通入氨气和甲烷,然后进行渗透处理,先使用频率为33‑36kHz电离20‑25min,温度为610‑620℃,然后将密封罐温度升至830‑850℃,处理1‑2h,制得共渗金属模具;(5)钝化处理:将共渗金属模具浸入质量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渍17‑20min,制得钝化金属模具;(6)浸蜡:钝化后金属模具浸入液态石蜡中3‑4min,烘干后放入仓库保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保养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氨化脱脂:将金属膜具置于真空罐中抽取真空,向真空罐通入氨气进行氨化处理,其温度92-97℃,压强由100kPa按照10kPa/min升压至0.6-0.7MPa,并保持最高压强34-38min,制得氨化金属膜具;(2)清洗:将氨化金属模具置于乙醇溶液中进行蒸煮处理,制得清洗金属模具;(3)淬火处理:将清洗金属模具放入密闭室热感应线圈中进行淬火处理,分别使用频率为6-8kHz和13-15kHz对金属模具加热30-35min,然后密闭室内通入氮气,冷却后制得淬火金属模具;(4)碳氮共渗:将淬火金属模具放入密封罐中通入氨气和甲烷,然后进行渗透处理,先使用频率为33-36kHz电离20-25min,温度为610-620℃,然后将密封罐温度升至830-850℃,处理1-2h,制得共渗金属模具;(5)钝化处理:将共渗金属模具浸入质量浓度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嘉实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