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紧凑、重量轻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活塞发动机一般采用湿式油底壳存储滑油,其工作过程一般是通过滑油泵从油底壳底部吸出滑油,然后将其泵送到发动机需要润滑的摩擦表面,最后,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回发动机最下端的油底壳。随着国内通用航空市场的发展,将传统的汽车润滑系统应用于航空活塞发动机上的案例越来越多,然而,由于传统发动机一般采用湿式油底壳,发动机的倾斜角度会影响到滑油泵的正常吸油,同时角度过大会产生搅油,增加摩擦损失,因而使用传统活塞发动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飞机的性能,增加飞机的布置难度,而且限制了飞机的飞行角度。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420393496.9,专利名称为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的专利通过单独设置一个回油泵来实现的,虽然相较于上述湿式油底壳发动机来说,在性能上有所改善,但该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要求回油泵的性能至少不能小于主油泵的性能,同时需要单独设置一套驱动轴系统,不仅增加了轴的重量和驱动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增加了回油泵的重量,从飞机的角度来说,增加一套驱动系统就相当于降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吸油和回油两部分,吸油部分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滑油箱(1)、风冷油冷器(2)、主油泵(4),主油泵(4)连接在曲轴(11)的一端,主油泵(4)在曲轴(11)的驱动下将滑油箱(1)中的滑油吸进风冷油冷器(2)中冷却,冷却后的滑油在主油泵(4)的作用下进入主油道,进入主油道的滑油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斜油道进入曲轴(11)主轴颈、凸轮轴(6)轴颈以及连杆(15)轴颈,第二部分滑油通过主油道进入液压挺柱(7),沿着挺杆(8)外管和挺杆之间的缝隙进入摇臂(9)对应的摩擦部位,第三部分滑油从主油道经过单独的外置油管进入气门罩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吸油和回油两部分,吸油部分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滑油箱(1)、风冷油冷器(2)、主油泵(4),主油泵(4)连接在曲轴(11)的一端,主油泵(4)在曲轴(11)的驱动下将滑油箱(1)中的滑油吸进风冷油冷器(2)中冷却,冷却后的滑油在主油泵(4)的作用下进入主油道,进入主油道的滑油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斜油道进入曲轴(11)主轴颈、凸轮轴(6)轴颈以及连杆(15)轴颈,第二部分滑油通过主油道进入液压挺柱(7),沿着挺杆(8)外管和挺杆之间的缝隙进入摇臂(9)对应的摩擦部位,第三部分滑油从主油道经过单独的外置油管进入气门罩盖(17),起到冷却排气门(10)的作用,第四部分滑油则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相应的油道进入附件系统(13)和增压器(16)系统对应的摩擦部位,起到润滑的作用,第五部分滑油进入活塞(14)冷却喷嘴,起到冷却活塞的作用;回油部分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进入活塞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骏华,郑君,刘刚,胡崇波,黄夫龙,侯尊,周昊,洪楠,余凯璐,周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