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周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48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周焊工装,包括支座、调速电机、减速机、推动杆、涨紧机构与托辊,所述调速电机安装于支座底部,其上方连接电机端联轴器,所述电机端联轴器上端再连接减速机端联轴器,所述减速机端联轴器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底部,所述减速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减速机的侧部连接减速机输出轴,所述减速机输出轴再连接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连接绝缘轴,所述绝缘轴连接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连接涨紧机构,所述涨紧机构下方连接托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圆周焊工装,实现了圆周焊的半自动化,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施焊质量。

A circumferential wel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rcumferential welder, including a bearing, a speed regulating motor, a reducer, a push rod, a tightening mechanism and a roller. The motor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motor end coupling is connected to the shaft coupling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motor, and the shaft coupling of the reducer is connected. The reducer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ducer. The side part of the reducer connects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educe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educ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niversal coupling, the universal coupl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ulation shaft, the insulat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the push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ightening mechanism, and the supporting roller is connected under the tightening mechanism. The circumferential welding tooling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semi automation of circumferential welding, not on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but also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周焊工装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圆周焊工装。
技术介绍
由于我公司要常年修复连铸辊套,修复过程中有一道需手工需手工进行圆周焊的工序,每次焊时需要焊一段,停一下,旋转一下辊套再焊接下一段。如此反复,不仅效率非常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焊接质量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圆周焊工装,实现了圆周焊的半自动化,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施焊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周焊工装,包括支座、调速电机、减速机、推动杆、涨紧机构与托辊,所述调速电机安装于支座底部,其上方连接电机端联轴器,所述电机端联轴器上端再连接减速机端联轴器,所述减速机端联轴器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底部,所述减速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减速机的侧部连接减速机输出轴,所述减速机输出轴再连接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连接绝缘轴,所述绝缘轴连接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连接涨紧机构,所述涨紧机构下方连接托辊。进一步,所述调速电机通过六角头螺栓及弹簧垫圈连接电机端联轴器。所述支座的四角对应设有四个万向调整脚,可以方便调节整个装置的位置。所述推动杆与涨紧机构通过螺纹连接,并涂抹防松胶。所述减速机端联轴器通过六角螺栓、弹簧垫圈及六角螺母连接所述减速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调速电机通过正反转开关控制其正反转,通过调速器调整其转速;通过工人在焊接时踩压脚踏开关控制其电机转与不转。调速电机开启时的扭矩通过电机端联轴器及减速机端联轴器传递到减速机进行放大,再通过万向联轴器,推动杆传递到涨紧机构。所述涨紧机构中的顶爪在顶紧辊套工件内壁的情况下,最终把扭矩传动到辊套工件,使辊套工件在托辊装配的支撑下做圆周转动。在进行辊套工件圆周焊工序前,工人先调整好调速电机的旋转参数。在进行堆焊时,工人只需用脚踩压脚踏开关即可控制调速电机的开、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埋弧焊不允许的情况下,圆周焊工装实现了圆周焊工艺的半自动化,其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施焊质量。圆周焊工装不仅可以用在辊套的圆周焊工序,还可以用于其它类似筒状工件的圆周施焊工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速电机,2、六角头螺栓,3、弹簧垫圈,4、电机端联轴器,5、平键,6、减速机端联轴器,7、六角螺栓,8、弹簧垫圈,9、六角螺母,10、减速机,11、支座,12、万向调整脚,13、减速机输出轴,14、万向联轴器,15、绝缘轴,16、推动杆,17、涨紧机构,18、托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一种圆周焊工装,包括支座11、调速电机1、减速机10、推动杆16、涨紧机构17与托辊18,所述调速电机1安装于支座11底部,其上方连接电机端联轴器4,所述电机端联轴器4上端再连接减速机端联轴器6,所述减速机端联轴器6连接于所述减速机10的底部,所述减速机1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11上。减速机10的侧部连接减速机输出轴13,所述减速机输出轴13再连接万向联轴器14,所述万向联轴器14连接绝缘轴15,所述绝缘轴15连接推动杆16,推动杆16连接涨紧机构17,所述涨紧机构17下方连接托辊18。调速电机1通过六角头螺栓2及弹簧垫圈3连接电机端联轴器4。所述支座11的四角对应设有四个万向调整脚12,可以方便调节整个装置的位置。推动杆16与涨紧机构17通过螺纹连接,并涂抹防松胶。减速机端联轴器6通过六角螺栓7、弹簧垫圈8及六角螺母9连接所述减速机10。电机端联轴器4上设置有平键5,用于传递扭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调速电机1通过正反转开关控制其正反转,通过调速器调整其转速;通过工人在焊接时踩压脚踏开关控制其调速电机1转与不转。调速电机1开启时的扭矩通过电机端联轴器4及减速机端联轴器6传递到减速机10进行放大,再通过万向联轴器14,推动杆16传递到涨紧机构17。所述涨紧机构17中的顶爪在顶紧辊套工件内壁的情况下,最终把扭矩传动到辊套工件,使辊套工件在托辊18的支撑下做圆周转动。装配时,推动杆16与涨紧机构17的连接螺纹必须涂抹防松胶。工装放置在平台上,调整并固定座的位置和高度,使减速机10输出轴与辊套同心。装夹时,先移开外端的托辊18,放辊套在另一支撑体上,一手托住涨紧机构17的同时,另一只手托起辊套外端并向涨紧机构17一侧推,使涨紧机构17套入辊套内孔,再将外端的支撑体支撑住辊套,最后旋转推动杆16的调节螺母,推动螺杆使涨紧机构17涨紧辊套,从而传递调速电机1的扭矩。施焊前必须检查调速电机1开关及脚踏开关,并使用电机调速器调整调速电机1转速到最佳转速,施焊过程中严禁调速。施焊后,逆向操作夹紧过程即可卸下焊好的辊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圆周焊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周焊工装,包括支座、调速电机、减速机、推动杆、涨紧机构与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电机安装于支座底部,其上方连接电机端联轴器,所述电机端联轴器上端再连接减速机端联轴器,所述减速机端联轴器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底部,所述减速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减速机的侧部连接减速机输出轴,所述减速机输出轴再连接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连接绝缘轴,所述绝缘轴连接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连接涨紧机构,所述涨紧机构下方连接托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周焊工装,包括支座、调速电机、减速机、推动杆、涨紧机构与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电机安装于支座底部,其上方连接电机端联轴器,所述电机端联轴器上端再连接减速机端联轴器,所述减速机端联轴器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底部,所述减速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减速机的侧部连接减速机输出轴,所述减速机输出轴再连接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连接绝缘轴,所述绝缘轴连接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连接涨紧机构,所述涨紧机构下方连接托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振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火炬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