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积寿专利>正文

高抗磨耐火材料模具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530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抗磨耐火材料模具的制造方法,它利用有关工业生产中无法回收的金属磨屑垃圾,先经300℃-1300℃处理,去除SiO↓[2]等非铁磁杂质,然后利用中频感应电炉进行熔化,做成毛坯,再经800℃-℃热处理成所需的模具。利用本方法制出的模具,具有成本低、寿命长、产品质量好、产量高、不掉块脱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模具制造
目前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制品模具基本上都是由A3钢板经碜碳处理而做成的,其售价在1.2~1.5万元/吨。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耐磨性差,而且不能反复使用三次以上,因此生产中频繁更换模具,影响了机器的有效工作时间。另外,每吨耐火材料消耗模具大约为6~7公斤,产品的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保证不了产品的质量。近年来研制的合金钢、模具钢模具耐磨性提高了不少,但因掉块脱落,而且价格昂贵(每吨18万元左右),不能普遍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工业生产中无法回收的金属磨屑垃圾来生产高抗磨耐火材料模具的方法,此方法解决了工业垃圾中金属磨屑的回收问题,减少了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所生产的模具具有成本低、寿命长、不掉块脱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所研制的模具,是利用有关工业生产中无法回收的金属磨屑垃圾(不是车屑或可回收的废旧料),经300℃—1300℃温度下进行干燥焙烧处理,并去除SiO2等铁磁杂质,使其含有铁、钨、铬、钒、铂、锰等,金属精料纯度达95%左右,然后利用中频感应电炉或电渣炉,对精料进行熔化,按照耐火材料模具所需形状一次烧铸成毛坯,然后在800℃—13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加工成所需模具。其硬度不低于62(HRC),冲击值大于6—7,且中心硬度硬于表面差值小于2。利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制造出的含有多元素的模具,其特点是;(1)成本低,其售价为3万元/吨,是硬质合金模具的1/6。(2)寿命长因为模具具有高抗磨性,较目前所使用的渗碳钢模具相比可提高寿命15—20倍。(3)提高产品质量,由于此模具有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所以制成品质量好。(4)产量高,由于使用此模具减少了更换模具的次数,提高了机器有效工作时间,可提高产量10%左右。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金属磨屑垃圾在300℃—1300℃温度下进行干燥焙烧并除去其中的SiO2等非铁磁杂质,然后利用中频感应电炉或电渣炉对其进行熔化,按照耐火材料模具所需形状一次烧铸成毛坯,将毛坯在800℃—13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加工成所需模具。全文摘要一种,它利用有关工业生产中无法回收的金属磨屑垃圾,先经300℃-1300℃处理,去除SiO文档编号C21C5/52GK1126762SQ95113770公开日1996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雷积寿, 雷宏琴, 顾延慰, 张艇, 郭顺华, 雷宏洲, 杨怀珍, 冯亚斌 申请人:雷积寿, 雷宏琴, 顾延慰, 张艇, 郭顺华, 雷宏洲, 杨怀珍, 冯亚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抗磨耐火材料模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金属磨屑垃圾在300℃-1300℃温度下进行干燥焙烧并除去其中的SiO↓[2]等非铁磁杂质,然后利用中频感应电炉或电渣炉对其进行熔化,按照耐火材料模具所需形状一次烧铸成毛坯,将毛坯在800℃-13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加工成所需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积寿雷宏琴顾延慰张艇郭顺华雷宏洲杨怀珍冯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雷积寿顾延慰张艇郭顺华雷宏洲杨怀珍冯亚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