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缝合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5294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缝合针装置,医疗缝合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中空腔体,壳体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上端具备开口且中空的卡夹机构,卡夹机构与中空腔体相连通,卡夹机构的内底部固定有弹簧,卡夹机构内自上而下还顺次设置有多个缝合针盒机构,且缝合针盒机构位于弹簧的上方,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中空腔体相连通的开口,其另一端设置有至少部分位于中空腔体内部的推杆机构,卡夹机构内的缝合针盒机构能够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入中空腔体内,推动推杆机构,能够将缝合针盒机构从开口推出。解决了一般缝合针没有特定的放置工具,缝合针都是裸露的,在穿线过程或者在换针操作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Medical stitch needl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cal stitch needle device. The medical stitch needle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body, a hollow cavity arranged in a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with an opening and a hollow upper end on the shell.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cavity body, and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s fixed with a spring and clamp. A plurality of stitching needle box mechanisms ar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stitching needle box mechanism is located above the spring. One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connected with the medium cavity body,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ush rod mechanism at least partially located inside the hollow cavity. The stitching needle box mechanism in the clamping machine can be in the spring. The elastic force enters the middle cavity body, and pushes the push rod mechanism to push the suture needle box mechanism from the opening. There are no specific placement tools for the general stitches. The stitches are bare, and they are easy to cause two pollu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read crossing or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needle ex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缝合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医疗缝合针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缝合针主要用于外科手术缝合,多为不锈钢丝在针尾钻孔或开槽制成,外表经打磨,电解处理,应当十分光滑;针型根据实际需要分为:圆针、角针、铲针、直针等,弧度根据实际需要分为:1/2、3/8等;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属高科技产品,精细打孔甚至用到了激光打孔技术。医用缝合针在使用前往往需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缝合时造成伤口感染,一般缝合针没有特定的放置工具,缝合针都是裸露的,在使用前易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在穿线过程或者在换针操作过程中。专利号为CN2008102275234提供的用于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手术针夹持及快换装置,所述装置由快换头、压缩弹簧、活动轴、活动压板和手术针套管组成;所述快换头套在机架上,快换头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压缩弹簧和活动轴的通孔,活动轴穿过快换头上的通孔,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活动轴与快换头之间,通过压紧作用使所述活动轴与机架上的孔配合,将所述快换头与机架固连;所述活动压板安装在所述快换头的一个侧面,快换头的另一相对侧面设有卡口,所述手术针套管放置在所述活动压板的中部,活动压板的一端扣入卡口,通过活动压板的弹性变形将手术针套管夹紧。虽然该装置解决了装卸快换头的目的,但是其不能有效解决手术针或缝合针在换针或穿线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缝合针装置,解决了一般缝合针没有特定的放置工具,缝合针都是裸露的,在穿线过程或者在换针操作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缝合针装置,所述医疗缝合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中空腔体,所述壳体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上端具备开口且中空的卡夹机构,所述卡夹机构与所述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卡夹机构的内底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卡夹机构内自上而下还顺次设置有多个缝合针盒机构,且所述缝合针盒机构位于所述弹簧的上方,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相连通的开口,其另一端设置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部的推杆机构,所述卡夹机构内的所述缝合针盒机构能够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入所述中空腔体内,推动所述推杆机构,能够将所述缝合针盒机构从所述开口推出。所述缝合针盒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设置有缝合针,所述盒体的上端还可拆卸地罩合有盖帽,所述缝合针中具备穿孔的一端位于所述盖帽内,所述缝合针盒机构的数量不少于4组。优选地,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相连通的环形插槽体,所述卡夹机构中具备开口的一端至少部分可拆卸地卡合在所述环形插槽体内。优选地,所述环形插槽体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有插槽,所述卡夹机构的外表面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至少部分卡合在所述插槽内。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的贯穿螺纹孔,所述贯穿螺纹孔靠近所述开口处,所述贯穿螺纹孔内扭合有锁紧螺丝,所述锁紧螺丝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优选地,所述盖帽中相对的两面分别设置有漏斗体,所述漏斗体中截面积较小的一端至与所述缝合针的穿孔相对齐,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盖帽外部,所述盖帽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漏斗体相连通的贯穿槽。优选地,所述推杆机构包括推杆、推板和把手,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且连接所述推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中空腔体的外部并连接所述把手。优选地,所述中空腔体中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铰接在所述中空腔体内侧壁上的档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档杆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中空腔体内侧壁上,所述推杆上还固定有能够与所述档杆相抵触的抵挡块。优选地,所述中空腔体的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为R1,所述盒体为圆柱体,其直径为R2,R2不大于R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缝合针装置,所述医疗缝合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中空腔体,所述壳体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上端具备开口且中空的卡夹机构,所述卡夹机构与所述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卡夹机构的内底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卡夹机构内自上而下还顺次设置有多个缝合针盒机构,且所述缝合针盒机构位于所述弹簧的上方,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相连通的开口,其另一端设置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部的推杆机构,所述卡夹机构内的所述缝合针盒机构能够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入所述中空腔体内,推动所述推杆机构,能够将所述缝合针盒机构从所述开口推出。使用前,将缝合针放入至缝合针盒机构内,然后将缝合针盒机构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将缝合针盒机构放入到卡夹机构内,位于最上端的缝合针盒机构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被顶入至中空腔体内,当需要使用缝合针时推动推杆机构,以将缝合针盒机构从所述开口推出,将推动杆机构复位后,位于下方的缝合针盒机构会再次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被顶入至中空腔体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缝合针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储存消毒后的缝合针,防止缝合针受到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缝合针装置的第一种实施状态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缝合针装置的第二种实施状态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缝合针装置中缝合针盒机构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1-锁紧螺丝102-中空腔体103-环形插槽体104-插槽2-卡夹机构201-插杆202-弹簧3-缝合针盒机构301-缝合针302-盒体303-盖帽304-漏斗体305-贯穿槽4-阻挡装置401-复位弹簧402-档杆5-推杆机构501-把手502-抵挡块503-推板504-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水平方向,自上而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缝合针装置,所述医疗缝合针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中空腔体102,所述壳体1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上端具备开口且中空的卡夹机构2,所述卡夹机构2与所述中空腔体102相连通,所述卡夹机构2的内底部固定有弹簧202,所述卡夹机构2内自上而下还顺次设置有多个缝合针盒机构3,且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位于所述弹簧202的上方,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102相连通的开口,其另一端设置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中空腔体102内部的推杆机构5,所述卡夹机构2内的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能够在所述弹簧202的弹力作用下进入所述中空腔体102内,推动所述推杆机构5,能够将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从所述开口推出。使用前,将缝合针301放入至缝合针盒机构3内,然后将缝合针盒机构3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将缝合针盒机构3放入到卡夹机构2内,位于最上端的缝合针盒机构3在弹簧202的弹力作用下被顶入至中空腔体102内,当需要使用缝合针301时推动推杆机构5,以将缝合针盒机构3从所述开口推出,将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医疗缝合针装置

【技术保护点】
医疗缝合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缝合针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中空腔体(102),所述壳体(1)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上端具备开口且中空的卡夹机构(2),所述卡夹机构(2)与所述中空腔体(102)相连通,所述卡夹机构(2)的内底部固定有弹簧(202),所述卡夹机构(2)内自上而下还顺次设置有多个缝合针盒机构(3),且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位于所述弹簧(202)的上方,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102)相连通的开口,其另一端设置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中空腔体(102)内部的推杆机构(5),所述卡夹机构(2)内的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能够在所述弹簧(202)的弹力作用下进入所述中空腔体(102)内,推动所述推杆机构(5),能够将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从所述开口推出,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包括盒体(302),所述盒体(302)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设置有缝合针(301),所述盒体(302)的上端还可拆卸地罩合有盖帽(303),所述缝合针(301)中具备穿孔的一端位于所述盖帽(303)内,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的数量不少于4组。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疗缝合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缝合针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中空腔体(102),所述壳体(1)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上端具备开口且中空的卡夹机构(2),所述卡夹机构(2)与所述中空腔体(102)相连通,所述卡夹机构(2)的内底部固定有弹簧(202),所述卡夹机构(2)内自上而下还顺次设置有多个缝合针盒机构(3),且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位于所述弹簧(202)的上方,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102)相连通的开口,其另一端设置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中空腔体(102)内部的推杆机构(5),所述卡夹机构(2)内的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能够在所述弹簧(202)的弹力作用下进入所述中空腔体(102)内,推动所述推杆机构(5),能够将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从所述开口推出,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包括盒体(302),所述盒体(302)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设置有缝合针(301),所述盒体(302)的上端还可拆卸地罩合有盖帽(303),所述缝合针(301)中具备穿孔的一端位于所述盖帽(303)内,所述缝合针盒机构(3)的数量不少于4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缝合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102)相连通的环形插槽体(103),所述卡夹机构(2)中具备开口的一端至少部分可拆卸地卡合在所述环形插槽体(10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缝合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插槽体(103)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有插槽(104),所述卡夹机构(2)的外表面固定有插杆(201),所述插杆(201)至少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周晟陈鸿飞夏芳芳施克俭徐旭仲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