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臂丛神经损伤后的上肢肌肉功能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501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臂丛神经损伤后的上肢肌肉功能训练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底座的底部上设有多个万向轮,支撑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两端上各设有一手部握持组件,支撑杆上还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立杆,立杆上设有升降调节机构,顶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第二拉绳的一端与滑块连接,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与升降调节机构的升降箱连接。本申请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实现了对手部握持组件的高度调节,满足具有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且能够根据需求选择站立式训练或者坐式训练,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臂丛神经损伤后的上肢肌肉功能训练器


技术介绍

1、臂丛神经的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有些小分支分布到胸上肢肌、背部浅层肌和颈深肌。臂丛神经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觉和运动。臂丛神经损伤是由工伤、交通事故、或产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训练方式包括电刺激疗法、力量训练、感觉训练以及活动度训练等,在理疗过程中,需要使用训练器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

2、现有的上肢肌肉功能训练器大多数需要固定在某个地方,无法进行移动,使用方式比较局限,且现有的训练器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来调节高度,也不能根据需求选择站立式训练或者坐式训练,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臂丛神经损伤后的上肢肌肉功能训练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臂丛神经损伤后的上肢肌肉功能训练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底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臂丛神经损伤后的上肢肌肉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支撑杆(3),所述底座(1)的底部上设有多个万向轮(12),所述支撑杆(3)上滑动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设有第一定滑轮(7),所述第一定滑轮(7)上绕设有第一拉绳(13),所述第一拉绳(13)的两端上各设有一手部握持组件(8,所述支撑杆(3)上还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杆(3)相平行的立杆(5),所述立杆(5)上设有升降调节机构(9),所述顶板(4)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定滑轮(10)和第三定滑轮(15),第二拉绳(14)的一端与所述滑块(6)连接,所述第二拉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臂丛神经损伤后的上肢肌肉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支撑杆(3),所述底座(1)的底部上设有多个万向轮(12),所述支撑杆(3)上滑动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设有第一定滑轮(7),所述第一定滑轮(7)上绕设有第一拉绳(13),所述第一拉绳(13)的两端上各设有一手部握持组件(8,所述支撑杆(3)上还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杆(3)相平行的立杆(5),所述立杆(5)上设有升降调节机构(9),所述顶板(4)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定滑轮(10)和第三定滑轮(15),第二拉绳(14)的一端与所述滑块(6)连接,所述第二拉绳(1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10)、所述第三定滑轮(15)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9)的升降箱(9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丛神经损伤后的上肢肌肉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9)还包括枢接在所述升降箱(91)上且具有左旋螺纹段(931)和右旋螺纹段(932)的丝杆(93)、与丝杆(93)相连的左旋滑筒(94)和右旋滑筒(95)、以及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升降箱(91)上的安装板(99),所述左旋滑筒(94)和所述右旋滑筒(95)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板(99)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板(99)上设有插块(991),所述立杆(5)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槽(52),所述插块(991)能够插入或脱出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桢翰杨胜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