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4205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6:33
抑制由荷重导致的包装装置及被包装物的损伤,并稳定地保护外箱及被包装物。包装装置的外箱(1)具备:侧面部(2)、上盖板(3)、下盖板(4)、突出部(5)、固定部(6)、以及内装缓冲件(10)等。突出部(5)是通过将上盖板(3')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的。固定部(6)将突出部(5)固定成从上盖板(3')突出的状态。在将被包装物(100)收纳于外箱(1)的内部的状态下,突出部(5)夹设于上盖板(3')与被包装物(100)之间,将施加于外箱(1)的荷重分散。

Packing device

Restraining the damage of the packing device and the package caused by the load, and stabilizing the outer box and the package. The outer box (1) of the packing device (2), the upper cover plate (3), the lower cover plate (4), the protruding part (5), the fixed part (6), and the internal loading buffer (10) are provided. The protruding part (5) is formed by bending part of the upper cover (3'). The fixing part (6) holds the protrusion part (5) into a state from the upper cover (3'). When the packaged object (100) is stored in the internal state of the outer box (1), the protruding part (5) is sandwiched between the upper cover plate (3') and the package (100), and the load on the outer box (1) is disper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包装各种物品的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包装装置。图17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包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所示,现有技术的包装装置具备:收纳被包装物100的四边形形状的外箱200、和通过将瓦楞纸等纸板弯折而形成的缓冲材300。缓冲材300与被包装物100一起被收纳在外箱200的内部,并配置于外箱200与被包装物100的间隙中。在外箱200的顶面及底面的开口部的四条边上分别一体形成有盖板400。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37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例如当在仓库中进行保管时、利用卡车进行运输时、执行相对于卡车的装卸作业时等,在压缩荷重作用于包装装置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外箱200或被包装物100的变形、损伤等。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荷重导致的包装装置及被包装物的损伤并稳定地保护外箱及被包装物的包装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包装装置而言,为了收纳物体而具备外箱,所述外箱由至少一块瓦楞纸片形成,并具有顶面部、与顶面部相向的底面部、以及将顶面部和底面部彼此连接的侧面部,顶面部和底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壁面部具备通过将瓦楞纸片向外箱的内侧局部地弯折而形成的突出部,突出部与收纳于外箱的物体抵接。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包装有作为被包装物的物体的状态下,使突出部夹设于外箱与物体之间。由此,即使在仓库等中堆叠包装产品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荷重导致的外箱的损伤,能够稳定地保护外箱及被包装物。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包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外箱的展开图。图3是从外箱的内侧观察图1中的突出部及固定部而得到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4是从外箱的外侧观察固定部的卡止部而得到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利用包装装置将被包装物包装后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图6是示出将包装产品堆积在运货板上的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包装产品相对于卡车的装货的说明图。图8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利用包装装置将被包装物包装后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图9是示出图8中的外箱的展开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包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示出图10中的外箱的展开图。图12是从外箱的内侧观察图10中的突出部而得到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3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利用包装装置将被包装物包装后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包装装置的外箱的展开图。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包装装置的外箱的展开图。图16是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为例而示出使用收纳袋的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图17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包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1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各图中,对共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形。另外,本专利技术包括记载在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的所有组合。实施方式1.首先,参照图1至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包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外箱的展开图。另外,图3是从外箱的内侧观察图1中的突出部及固定部而得到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4是从外箱的外侧观察固定部的卡止部而得到的局部放大立体图。而且,图5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利用包装装置将被包装物包装后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如图1、图2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具备:形成为四边形的箱形状的外箱1、和后述的内装缓冲件10。包装装置对被包装物100进行包装,所述被包装物100是由各种产品等构成的物体。外箱1例如是通过在一块瓦楞纸片上加工出切缝并弯曲而形成的,构成为对被包装物100进行收纳。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利用两块以上的瓦楞纸片来形成外箱1。另外,如图1所示,外箱1具有:四边的侧面部2、多个上盖板3、以及多个下盖板4。四边的侧面部2将上盖板3和下盖板4彼此连接,并在将外箱1组装后的状态下被配置成四边形的框状。从各侧面部2的上端以弯折线3A为支点弯折各上盖板3,将各上盖板3配置成使各上盖板3的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合。在该状态下,各上盖板3构成外箱1的顶面部。从各侧面部2的下端以弯折线4A为支点弯折各下盖板4,将各下盖板4配置成使各下盖板4的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合。在该状态下,各下盖板4在上下方向上与上盖板3相向,并构成外箱1的底面部。侧面部2、上盖板3及下盖板4构成外箱1的壁面部。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上盖板3和下盖板4中的至少一方的壁面部形成有突出部5及固定部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各上盖板3中的至少一块上盖板3'形成突出部5及固定部6的情况。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既可以在多块上盖板3形成突出部及固定部,也可以在一块或多块下盖板4形成突出部及固定部。而且,如后述那样,也可以在上盖板3和下盖板4这双方形成突出部及固定部。突出部5是通过使成为外箱1的瓦楞纸片向外箱1的内侧局部地弯折而形成的,并从上盖板3'向外箱1的内侧向下突出。如图3所示,突出部5例如形成为向上盖板3'开口的U字状或“コ”字状,具备两个脚部5A及突出端5B。两个脚部5A从上盖板3'垂直地立起且彼此相向。另外,突出端5B例如形成为与上盖板3'平行地延伸的平面部,并将各脚部5A的前端侧彼此连结。突出端5B构成突出部5中从上盖板3'最为突出的部位。突出部5构成为:在将被包装物100收纳于外箱1的内侧时,突出部5夹设于外箱1的顶面部与被包装物100之间。此时,突出部5的突出端5B与被包装物100直接抵接、或被保持成隔着规定尺寸的间隙与被包装物100相向的状态。此外,规定尺寸例如是在外箱1受到会产生变形的程度的外力时突出部5与被包装物100抵接的程度的尺寸。由此,突出部5支承并增强外箱1的顶面部,并缓和施加于被包装物100的冲击,保护外箱1及被包装物100免受冲击等。另一方面,固定部6将突出部5固定成从上盖板3'垂直地突出的状态。如图3所示,固定部6例如形成为细长的四边形形状的平面部,并与突出部5连续。另外,固定部6在从突出部5弯折的状态下与上盖板3'抵接。另外,如图4所示,突出部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构成卡止部6A。这些卡止部6A经由形成于上盖板3'的切口7而向上盖板3'的外侧(外面侧)弯折,并钩挂固定于切口7。由此,固定部6抑制突出部5由于施加于外箱1的外力等而以倒伏的方式变形,并增强突出部5。在这里,如图2所示,在组装外箱1前的上盖板3'形成有T字状的切缝片8。另外,在切缝片8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切口7。切缝片8的基端侧是成为突出部5的部分,例如形成为细长的四边形形状,与上盖板3'连续地形成。另外,切缝片8的前端侧是成为固定部6的部分,从切缝片8的基端侧分支为两股状。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切缝片8的基端侧的延伸方向表述为“切缝片8的长度方向”,将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表述为“切缝片8的宽度方向”。在切缝片8上,例如在切缝片8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彼此平行地形成有4条弯折线8A。另外,切缝片8的前端侧从切缝片8的基端侧向宽度方向的两侧突出。如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包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装置,其中,为了收纳物体而具备外箱,所述外箱由至少一块瓦楞纸片形成,并具有顶面部、与所述顶面部相向的底面部、以及将所述顶面部和所述底面部彼此连接的侧面部,所述顶面部和所述底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壁面部具备通过将所述瓦楞纸片向所述外箱的内侧局部地弯折而形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收纳在所述外箱的所述物体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包装装置,其中,为了收纳物体而具备外箱,所述外箱由至少一块瓦楞纸片形成,并具有顶面部、与所述顶面部相向的底面部、以及将所述顶面部和所述底面部彼此连接的侧面部,所述顶面部和所述底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壁面部具备通过将所述瓦楞纸片向所述外箱的内侧局部地弯折而形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收纳在所述外箱的所述物体抵接。2.一种包装装置,其中,为了收纳物体而具备外箱,所述外箱由至少一块瓦楞纸片形成,并具有顶面部、与所述顶面部相向的底面部、以及将所述顶面部和所述底面部彼此连接的侧面部,所述顶面部和所述底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壁面部具备: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是通过将所述瓦楞纸片向所述外箱的内侧局部地弯折而形成的;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将所述突出部固定成从所述壁面部突出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包装装置具备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将所述突出部固定成从所述壁面部突出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突出部连续地形成,并在从该突出部弯折的状态下与所述壁面部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壁面部连续地形成,并在从该壁面部弯折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突出部的倒伏。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突出部连续地形成,并在从所述突出部弯折的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正博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