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脚部支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16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6:15
一种用于支撑车辆乘客的脚部(18)的用于机动车的脚部支撑件(10),带有基础件(12)和脚部支架(13),其中,脚部支架(13)相对于基础件(12)在事故的情形下可移动。基础件(12)和脚部支架(13)通过在引导槽(14)中引导的滑轨(15)可彼此移动地布置。

Foot support for motor vehicles

A foot support (10) for supporting the foot of a vehicle (18) for a motor vehicle, with a base part (12) and a foot support (13), wherein the foot support (13) is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base part (12) in the case of accident. The base member (12) and the foot support (13) can be arranged with each other by the slide rail (15) guided in the guide slot (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的脚部支撑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车辆乘客的脚部的用于机动车的脚部支撑件,带有基础件和脚部支架,其中,脚部支架相对于基础件在事故的情形下可移动。
技术介绍
从文件EP1033281A1中已知一种这种类型的脚部支撑件,其仅仅设置用于布置在车轮罩部处。该脚部支撑件需要相当复杂的、设有弹性元件的滚动机构,借此脚部支撑件在事故的情形下可移动,以便减小对于车辆乘客的伤害危险。此外脚部支撑件在车辆车身处的装配是耗费的。总体而言,已知的脚部支撑件因此是昂贵的。另一用于机动车的脚部支撑件在文件DE19858636A1中描述。印刷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保护设备,带有可动地可装配在机动车的前面的脚部空间中的脚部存放处,其在机动车相反于行驶方向的碰撞的情形下移位。脚部存放处在限制壁侵入到脚部空间中的情形下通过由侵入的限制壁施加到脚部存放处的力向后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如下任务,即如下地改善开头提及的类型的脚部支撑件,使得其构建被简化且更成本适宜。本专利技术利用这种类型的脚部支撑件解决提出的任务,在该脚部支撑件中基础件和脚部支架通过在引导槽中引导的滑轨彼此可移动地布置。在事故的情形下,因此脚部支架相对于基础件可沿着引导槽和滑轨移动。以该方式,车辆乘客的搁放在脚部支架上的脚部从碰撞区域移动开。该构造基本上是简单的且因此是成本适宜的。引导槽可设置在基础件中。脚部支架可装备有滑轨,其可形状配合地接合到引导槽中。然而也可能的是,引导槽设置在脚部支架中且滑轨设置在基础件中。引导槽和接合在其中滑轨可目的适宜地在车辆纵向(通常称为x方向)上布置。然后尤其在正面的碰撞的情形下通过车辆支撑件连同搁放在其上的脚部在车尾的方向上运动,降低对于车辆乘客的伤害危险。基础件可有利地紧固在车辆车身处、有利地在其底部区域中。因此应保证,基础件在碰撞期间也保持其相对于车辆车身的位置。为了保证脚部支架自确定的临界冲量(或冲击,即Impuls)才相对于基础件运动,基础件和脚部支架可通过在引导槽和滑轨之间的压力配合彼此连接。引导槽可从其槽开口朝向槽基底拓宽。此外,滑轨可具有匹配于其的横截面,从而在引导槽和引导轨之间可存在形状配合的、具有底切(Hinterschnitt)的连接。因此滑轨被阻止了,垂直于脚部支架的运动方向从引导槽的槽开口滑动出去。有利地,脚部支架的钩状的成型部在车尾侧搭接基础件。钩状的成型部阻止脚部支架相对于基础件在车头方向上运动超过脚部支架的不受影响的位置(即在没有车辆的撞击碰撞的情形下超过脚部支架的初始的位置)。由于在基础件和脚部支架之间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布置,脚部支架不必定位在轮罩处。其可优选地安置在壁部前,该壁部例如作为所谓的车厢前壁(或前围板,即Spritzwand)将车辆内部空间与发动机空间彼此分开。这然后特别有利的是,车辆具有右侧驾驶,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中轮罩位于右侧且因此不供通常将布置在左侧的脚部支撑件使用。脚部支撑件然而也适用于带有左侧驾驶的车辆。其然后可不仅安置在驾驶员侧,而且还安置在副驾驶员侧。因此在事故的情形下给出了对于壁部的变形足够的空间,在基础件和壁部之间可设置有间距。此外,在脚部支架和壁部之间可布置有至少一个吸收元件。在壁部的变形的情形中,在脚部支架相对于基础件移动前,吸收元件因此同样变形。以该方式,至少一个吸收元件吸收变形能量且减小脚部支架的突然的加速。当脚部支架和/或基础件由泡沫材料制造时,脚部支架可成本适宜地实现。为了该目的,例如适用由扩展的聚丙烯或由扩展的聚苯乙烯构成的颗粒泡沫。也可设想基于聚氨酯的硬泡沫或在合适的结构的情形下设想金属材料或非泡沫化的塑料。基础件和脚部支架可已经在车辆最终装配前彼此相连接,从而脚部支撑件可已经以预装配的方式供应给车辆最终装配。为了可将基础件在车辆最终装配中以较小的操作(Handgriffen)快速地紧固在车辆车身处,该基础件可利用夹具和/或按钮紧固在车辆车身处。以该方式,螺纹件和类似的连接件可省略。这节省了成本和时间。显然地,但是也可应用其他的合适的紧固元件,包括通过粘接的紧固。出于视觉上的原因,脚部支撑件可施覆以底部遮盖物、例如毯子。附图说明随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脚部支撑件的两个实施例根据附图更详细地阐释。详细地:图1示出了在车辆的撞击碰撞前脚部支撑件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在撞击碰撞后图1的脚部支撑件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在车辆的撞击碰撞前脚部支撑件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2示出了带有紧固在车辆车身11处的基础件12的脚部支撑件10。在基础件12上布置有相对其可移动的脚部支架13。图1和2的观察者的视线方向基本上在车辆纵向上在车辆的正常行驶方向上、即在车头的方向(通常称为-x方向)上指向。脚部支撑件10以确定的间距X布置在壁部17前(参看图1)。壁部17作为所谓的车厢前壁将机动车的车辆内部空间和发动机空间彼此分开。为了脚部支架13可相对于基础件12移动,基础件12具有引导槽14且脚部支架13具有滑轨15。引导槽14和滑轨15在车辆纵向(通常称为x方向)上布置,从而脚部支架13可利用滑轨15在车辆纵向上沿着基础件12在引导槽14中滑动。在车辆的在箭头22的方向上作用的碰撞的情形下,脚部支架13在箭头16的方向上从碰撞区域运动离开。搁放在脚部支架13上的脚部18因此同样在箭头16的方向上从碰撞区域运动离开到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更安全的区域中。引导槽14在横截面上从其槽开口朝向其槽基底拓宽。滑轨15的横截面匹配于引导槽14的横截面。以该方式,在引导槽14和滑轨15之间实现了形状配合的、具有底切的连接。由此滑轨15在事故的情形下不可垂直于脚部支架13的运动方向从引导槽14的槽开口中滑动出来。在脚部支架13处布置有吸收元件19。在事故撞击的情形下、尤其在正面的碰撞的情形下,壁部17在脚部支撑件10的方向上变形。在此,因此吸收元件19也变形(参看图2)。只有当吸收元件19的变形已经达到确定的程度或当由于变形传递到脚部支架13上的冲量已经达到临界值时,脚部支架13才相对于基础件12在箭头16的方向上移动。通过吸收元件19可有此吸收变形能量且降低脚部支架13的加速。因此保证了,脚部支架13自确定的临界冲量起才相对于基础件12运动,基础件12和脚部支架13通过在引导槽14和滑轨15之间的压力配合彼此相连接。基础件12具有开口20和21,紧固件可被插塞穿过该开口,以便将基础件12紧固在车辆车身11处。紧固件可例如为夹具连接器。然而原则上,螺纹件或铆钉或粘接带或类似的紧固件也是可能的。出于视觉上的美观的原因,脚部支撑件10可遮盖以在此未更详细地呈现的底部遮盖物。图3示出了脚部支撑件的第二实施例。图3的观察者的视线方向基本上在车辆纵向上相反于车辆的正常的行驶方向、即在车尾的方向(通常称为+x方向)上指向。相应于图1和2的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的同样部件设有相同的参考符号。图3的脚部支撑件10包括可紧固在机动车的(未绘制地呈现的)车身处的基础件12以及相对其可移动的脚部支架13。在基础件13中的开口20用于借助于可插塞穿过开口20的紧固件将基础件12紧固在车身处。区别于第一实施例,在图3的实施例中,引导槽14布置在脚部支架13中,且滑轨15布置在基础件12处。引导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机动车的脚部支撑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支撑车辆乘客的脚部(18)的用于机动车的脚部支撑件(10),带有基础件(12)和脚部支架(13),其中,所述脚部支架(13)相对于所述基础件(12)在事故的情形下可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件(12)和所述脚部支架(13)通过在引导槽(14)中引导的滑轨(15)彼此可移动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27 DE 102015216410.11.一种用于支撑车辆乘客的脚部(18)的用于机动车的脚部支撑件(10),带有基础件(12)和脚部支架(13),其中,所述脚部支架(13)相对于所述基础件(12)在事故的情形下可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件(12)和所述脚部支架(13)通过在引导槽(14)中引导的滑轨(15)彼此可移动地布置。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脚部支撑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14)从其槽开口朝向槽基底拓宽。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脚部支撑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14)具有底切。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脚部支撑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支撑件(10)安置在车辆的壁部(17)、尤其车厢前壁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部支撑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部支架(13)和所述壁部(17)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收元件(19)。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脚部支撑件(10),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席勒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