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355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包括:油箱,其包括一油箱本体、设置于油箱本体内部的倒T型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分隔板、水平设置的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把油箱本体的内腔分隔成过渡腔及位于过渡腔上部的储油腔,第一分隔板把储油腔分隔成热油腔、冷油腔,所述过渡腔两端分别与热油腔、冷油腔连通;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设置于过渡腔中;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设置于热油腔中;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设置于冷油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油腔与冷油腔之间由过渡腔连通,冷却水管设置于过渡腔中,使得热油腔内的液压油必须经过过渡腔才能流入冷油腔内,保证了出油管抽出的液压油是经过冷却水管完全冷却的液压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系统中的油液在使用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而油液温度过高时容易出现氧化,进而释放出难溶的树脂、污泥和酸类等,而这些物质聚积在油液中会造成零件的加速磨损和腐蚀,而且这些物质粘附在精加工零件表面上还会使零件失去原有功能,油液因过热变稀还会使传动工作变迟缓,因此在液压系统中需要设置用于冷却油液的冷却装置。目前,通常利用冷却水管来冷却液压油,冷却水管通常设置于油箱内,利用冷却水管中的循环水带走油箱内的热量。由于油箱内的冷却水管是静止不动的,从而导致冷却水管附近的液压油温度降速快,其他位置的液压油温度降速慢,使得油箱内各个位置的液压油冷却不均匀,这就可能导致出油管抽出的液压油还未完全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箱内各个位置的液压油冷却不均匀,导致出油管抽出的液压油还未完全冷却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包括:油箱,其包括一油箱本体、设置于油箱本体内部的倒T型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分隔板、水平设置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把油箱本体的内腔分隔成过渡腔及位于过渡腔上部的储油腔,所述第一分隔板把储油腔分隔成热油腔、冷油腔,所述过渡腔两端分别与热油腔、冷油腔连通;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设置于过渡腔中;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设置于热油腔中;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设置于冷油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液压油箱冷却装置的热油腔与冷油腔之间由过渡腔连通,冷却水管设置于过渡腔中,使得热油腔内的液压油必须经过过渡腔才能流入冷油腔内,保证了出油管抽出的液压油是经过冷却水管完全冷却的液压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正视面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2的侧视面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2的俯视面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包括油箱1、冷却水管2、回油管3、出油管4。油箱1,其包括一油箱本体11、设置于油箱本体11内部的倒T型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分隔板12、水平设置的第二分隔板13,所述第二分隔板13把油箱1的内部腔体分隔成过渡腔1c及位于过渡腔1c上部的储油腔,所述第一分隔板12把储油腔分隔成热油腔1a、冷油腔1b,所述第一分隔板12包括左右相邻设置的一左隔板121、一右隔板122,所述左隔板121与右隔板122之间设置一空腔1c,所述空腔1c内可以填充泡沫等隔温材料,从而减弱热油腔1a与冷油腔1b之间发生的热交换;所述第二分隔板13左右两端分别与油箱本体11左右两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e、第二间隙1f,所述过渡腔1c与热油腔1a之间由第一间隙1e连通,过渡腔1c与冷油腔1b之间由第二间隙1f连通,使得热油腔1a内的液压油必须经过过渡腔1c才能流入冷油腔1b内,所述热油腔1a或冷油腔1b的上部设置有空气过滤器5。冷却水管2,所述冷却水管2有多个,冷却水管2为螺旋型水管,从而增大了换热面积,冷却水管2之间相互紧邻且其轴线相互平行安装于过渡腔1c内,冷却水管2的进水端21、出水端22分别穿过油箱本体11侧壁上的通孔与外界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端21、出水端22分别与油箱本体11的侧壁焊接固定在一起并填补进水端21、出水端22与通孔内壁间的间隙,防止漏油;所述冷却水管2沿过渡腔1c长度方向线性阵列布置,冷却水管2的轴线垂直于过渡腔1c内液压油流动的方向,第二分隔板13与油箱本体11下底板内表面之间的竖直高度略大于冷却水管2的外径,由于热的液压油较稀,流动性好,冷的液压油较粘稠,流动性较热的液压油差,当第二分隔板13与油箱1下底板内表面之间的竖直高度远大于冷却水管2的外径时,热的液压油会从过渡腔1c内的冷却水管2的上方或下方的空隙位置快速流入的冷油腔12中,达不到冷却效果,优选方案为,第二分隔板13与油箱本体11下底板内表面之间的竖直高度比冷却水管2的外径大且二者之间的差值不大于8mm,保证了从热油腔11流入冷油腔12内的液压油均经过冷却水管2的完全冷却。回油管3,所述回油管3的一端设置于热油腔1a中,回油管3的另一端与外界液压装置的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9的连通。出油管4,所述出油管4的一端设置于冷油腔1a中,且该端设置一滤油网6,用于过滤液压油中的固体杂质,出油管4的另一端与外界油泵7的进油口连通,油泵7可通过出油管4抽取冷油腔1b中的液压油,所述油泵7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止回阀8的进油口连通,防止油泵7内的液压油发生回流,所述回止阀8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9连通,所述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9有两个分支管道,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9的一分支管道与回油管3连通,另一分支管道与液压输出组件10、截止阀20的一端连通,所述截止阀20的另一端与压力表30连通,用户可打开截止阀20通过压力表30来观察液压输出组件10内部的油压。工作原理:该液压油箱冷却装置的工作过程中,油泵7会通过出油管4抽取冷油腔1b内的液压油,经过液压油系统使用后的发热的液压油会通过回油管3流入热油腔1a中,该液压油箱冷却装置的热油腔1a与冷油腔1b之间由过渡腔1b连通,冷却水管2设置于过渡腔1c中,使得热油腔1a内的液压油必须经过过渡腔1c才能流入冷油腔1b内,从而保证了出油管4抽出的液压油是经过冷却水管2完全冷却的液压油,保证了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包括:油箱,其包括一油箱本体、设置于油箱本体内部的倒T型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分隔板、水平设置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把油箱本体的内腔分隔成过渡腔及位于过渡腔上部的储油腔,所述第一分隔板把储油腔分隔成热油腔、冷油腔,所述过渡腔两端分别与热油腔、冷油腔连通;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设置于过渡腔中;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设置于热油腔中;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设置于冷油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包括:油箱,其包括一油箱本体、设置于油箱本体内部的倒T型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分隔板、水平设置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把油箱本体的内腔分隔成过渡腔及位于过渡腔上部的储油腔,所述第一分隔板把储油腔分隔成热油腔、冷油腔,所述过渡腔两端分别与热油腔、冷油腔连通;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设置于过渡腔中;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设置于热油腔中;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设置于冷油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包括左右相邻设置的一左隔板、一右隔板,所述左隔板与右隔板之间设置一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明李汉钧邹剑钰
申请(专利权)人:应城市恒天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