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3106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包括矿浆加热装置和两个以上的停留罐,两个以上的上述停留罐依次连通,上述矿浆加热装置的矿浆出口通过矿浆输送管道连接第一级停留罐的矿浆入口,并且最后一级停留罐的矿浆出口连接至自蒸发系统,上述停留罐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性气体排出口,每个上述停留罐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口均通过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连接至泄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不凝性气体排出管道的改进,使停留罐矿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性气体及时通过不凝性气体管道排出,保证矿浆在停留罐足够的反应时间,提高管道化溶出效果,由不凝性气体管道排出的矿浆通过矿浆回收装置回收再利用。

Pipeline dissolving and discharg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be digestion tank for exhaust system includes the heating device and the remaining tank more than two, more than two of the remaining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device, pulp pulp pulp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tage entrance remaining tank through the slurry pipeline, and the last remaining tank the pulp outlet is connected to the self evaporation system, the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top for non condensable gas outlet, non condensable gas each of the remaining tank outlet through the non condensable gas exhaust pipe connected to the independent pressure relief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n condensable gas discharge pipe is improved, the non condensable gas tank to stay in the slurry to produce 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 in a timely manner through the non condensable gas discharge pipe, ensure the slurry in enough reaction time for tank, improve the effect of tube digestion, discharged from the non condensable gas pipeline through the pulp pulp recovery device recyc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冶金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
技术介绍
管道化溶出是将脱硅后二次配料好的原矿浆,经过高压隔膜泵送入9级套管预热器中预热到210℃,预热后的矿浆再由高温熔盐在4段套管加热器中加热到270℃的溶出温度,达到溶出温度的矿浆进入6级停留罐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出矿浆,溶出矿浆再经过9级自蒸发器闪蒸后送到稀释槽稀释,而经自蒸发器蒸发产生的乏汽则到相对应的套管预热器中预热矿浆,乏汽经热交换后产生的冷凝水用冷凝水泵送入沉降系统。经过矿浆加热装置达到溶出温度的矿浆在停留罐中进行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不凝性气体,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不凝性气体逐渐积累占用了停留罐的空间,缩短了矿浆在停留罐反应时间,影响溶出效果。由此,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解决矿浆加热装置达到溶出温度的矿浆在停留罐中进行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不凝性气体,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不凝性气体逐渐积累占用了停留罐的空间,缩短了矿浆在停留罐反应时间,影响溶出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包括矿浆加热装置和两个以上的停留罐,两个以上的上述停留罐通过矿浆输送管道依次连通,上述矿浆加热装置的矿浆出口通过矿浆输送管道连接第一级停留罐的矿浆入口,并且最后一级停留罐的矿浆出口通过矿浆输送管道连接至自蒸发系统,上述停留罐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性气体排出口,每个上述停留罐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口均通过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连接至泄压槽。作为优选,每个上述停留罐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不凝性气体排出口,每个上述停留罐的第二不凝性气体排出口分别通过不凝性气体连续排出管道连接至下一级停留罐的矿浆入口,最后一级停留罐的第二不凝性气体排出口通过不凝性气体连续排出管道连接至自蒸发系统。作为优选,上述泄压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水槽,上述污水槽通过管道与污水泵相连。作为优选,上述污水槽与污水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作为优选,每个上述停留罐上连接的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作为优选,上述控制阀门有两个。作为优选,上述控制阀门为电磁阀。作为优选,上述停留罐有六个以上。作为优选,上述不凝性气体连续排出管道为双金属合金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不凝性气体排出管道的改进,使停留罐矿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性气体及时通过不凝性气体管道排出,保证矿浆在停留罐足够的反应时间,提高管道化溶出效果,由不凝性气体管道排出的矿浆通过矿浆回收装置回收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包括矿浆加热装置100和两个以上的停留罐200,两个以上的上述停留罐200通过矿浆输送管道110依次连通,上述矿浆加热装置100的矿浆出口通过矿浆输送管道110连接第一级停留罐200的矿浆入口,并且最后一级停留罐200的矿浆出口通过矿浆输送管道110连接至自蒸发系统,上述停留罐200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性气体排出口,每个上述停留罐200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口均通过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210连接至泄压槽800。矿浆加热装置包括矿浆预热段及矿浆加热段,上述矿浆预热段利用管道化溶出产出的乏汽进行加热,将矿浆由90℃加热至210℃,上述的矿浆加热段利用高温无级熔盐将矿浆由210℃加热至270℃,矿浆加热装置达到溶出温度的矿浆在停留罐中进行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不凝性气体,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不凝性气体逐渐积累占用了停留罐的空间,缩短了矿浆在停留罐反应时间,影响溶出效果;因此能够在停留罐中的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时,通过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将气体排出,减小停留罐中的压力,增加矿浆在停留罐中的反应时间,从而提高溶出时的效果。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每个上述停留罐200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不凝性气体排出口,每个上述停留罐200的第二不凝性气体排出口分别通过不凝性气体连续排出管道220连接至下一级停留罐200的矿浆入口,最后一级停留罐200的第二不凝性气体排出口通过不凝性气体连续排出管道220连接至自蒸发系统。由于不凝气气体带有热量,直接通过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排出会造成热量浪费,因此一部分的不凝性气体可以通过不凝性气体连续输送管道排放到下一级停留罐回收热量,加速溶出反应,在不凝性气体连续输送管道上没有阀门控制,停留罐产生的不凝性气体及时通过不凝性气体连续输送管道排到下一级停留罐,以此类推,最终最后一级停留罐通过不凝性气体连续输送管道排出进入自蒸发系统。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泄压槽800的底部通过连通管道810连接至污水槽900,上述污水槽900通过管道与污水泵相连。泄压槽顶部与上述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出口相连,泄压槽底部与上述污水槽相连,泄压槽主要是停留罐压力较高,47-48bar,不凝性气体排出时压力较高,气体排到泄压槽后进行降压,保证安全。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污水槽900与污水泵910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920。阀门920用于控制污水槽中矿浆的排出,方便可控。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每个上述停留罐200上连接的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通过设置阀门能够定时通过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对停留罐进行排气,确保不凝性气体完全排除,特别当不凝性气体连续输送管道出现堵塞时能及时排出停留罐产生的不凝性气体。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控制阀门有两个。不凝性气体独立输送管道,上述不凝性气体独立输送管道上设置两道阀门,管道化运行过程中优先保护第一道阀门,当第二道阀门出现问题时可以不影响管道化的运行及时更换。在操作时,先全开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的第一道阀门,通过控制第二道阀门的开度进行排气,这样可以保护第一道阀门,当第二道阀门出现问题时,可以在管道化运行过程中进行更换,每次排放时间为10分钟,每4个小时排放一次。实施例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控制阀门为电磁阀。将控制阀门设置为电磁阀,可以通过电磁阀自动控制阀门的开闭,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每次排放时间为10分钟,每4个小时排放一次,因此可以在系统中设置中央控制器和定时器,定时器用于控制排放的时间和间隔时间,定时器和电磁阀均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当定时器计时达到排放时间时,中央控制器接收到定时器的信号时,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一道电磁阀全开,并控制第二道电磁阀打开的开度进行排气,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另外也可以通过停留罐中的压力进行排气,因此可以在停留罐中设置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当停留罐中的压力达到一定的值时,中央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并控制第一道电磁阀全开,控制第二道电磁阀打开的开度进行排气,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实施例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停留罐200有六个以上。为了保证溶出更加充分,溶出时间达到45~60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包括矿浆加热装置(100)和两个以上的停留罐(200),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的所述停留罐(200)通过矿浆输送管道(110)依次连通,所述矿浆加热装置(100)的矿浆出口通过矿浆输送管道(110)连接第一级停留罐(200)的矿浆入口,并且最后一级停留罐(200)的矿浆出口通过矿浆输送管道(110)连接至自蒸发系统,所述停留罐(200)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性气体排出口,每个所述停留罐(200)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口均通过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210)连接至泄压槽(8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包括矿浆加热装置(100)和两个以上的停留罐(200),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的所述停留罐(200)通过矿浆输送管道(110)依次连通,所述矿浆加热装置(100)的矿浆出口通过矿浆输送管道(110)连接第一级停留罐(200)的矿浆入口,并且最后一级停留罐(200)的矿浆出口通过矿浆输送管道(110)连接至自蒸发系统,所述停留罐(200)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性气体排出口,每个所述停留罐(200)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口均通过不凝性气体独立排出管道(210)连接至泄压槽(8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化溶出停留罐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停留罐(200)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不凝性气体排出口,每个所述停留罐(200)的第二不凝性气体排出口分别通过不凝性气体连续排出管道(220)连接至下一级停留罐(200)的矿浆入口,最后一级停留罐(200)的第二不凝性气体排出口通过不凝性气体连续排出管道(220)连接至自蒸发系统。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红杰李小波李俊福何清贾万东雷超王超赵辉刘汉银谢桂炳段昌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