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炉冷却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07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高炉冷却壁,主要包括水管(1)、基体(2),其特征在于在水管(1)外层涂敷有金属保护层(3),基体(2)为铸钢件,金属保护层(3)与基体(2)相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属于炼铁设备,尤其涉及炼铁高炉冷却壁。二、技术背景在此之前,炼铁高炉所使用的冷却壁,大多采用在水管与球墨铸铁基体之间涂防渗碳耐火层,以防止水管与球墨铸铁基体之间因材质的不同、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不利影响,故使它们之间要有一定间隙。其不足在于一是由于水管与球墨铸铁基体之间有一定间隙,影响了冷却壁的冷却效果;二是由于铁水的浇铸温度在1350℃左右,水管壁仅有6.5毫米厚,制造时水管容易被铁水熔穿;使用时,容易导致水管渗碳脆化,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渗水事故。目前,基体也有采用铜材质的,但不仅制作工序复杂,且成本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水管与基体膨胀系数一致、冷却壁的冷却效果好、水管壁能与钢水熔而不穿、制作成本低的新型高炉冷却壁。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水管、基体,为使水管与基体膨胀系数一致、冷却壁的冷却效果好、水管壁能与钢水熔而不穿,在于在水管外层涂敷有金属保护层,基体为铸钢件,金属保护层与基体相接。工作原理与原来的机构原理相同。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冷却壁的冷却效果好、水管壁能与钢水熔而不穿、结构简单,水管与基体伸缩性能、抗拉性能好、制作成本低。四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高炉冷却壁结构示意图五、具体技术措施结合附图1具体说明如下新型高炉冷却,主要包括水管(1)、基体(2),为使水管与基体膨胀系数一致、冷却壁的冷却效果好、水管壁能与钢水熔而不穿,在于在水管(1)外层涂有由铁粉、硅粉及锰粉混合物的涂料保护层(3),基体(2)采用碳含量小于0.20%、铬含量在0.40~0.60%、硫、磷含量小于或等于0.030%(均为重量百分比)铸钢件,水管(1)、由铁粉、硅粉及锰粉混合物的涂料保护层(3)与铸钢件基体(2)采用整体浇注固定。工作原理与原来的机构原理相同。权利要求1.新型高炉冷却壁,主要包括水管(1)、基体(2),其特征在于在水管(1)外层涂敷有金属保护层(3),基体(2)为铸钢件,金属保护层(3)与基体(2)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为铸钢的基体(2)与水管(1)及金属保护层(3)为整体浇注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金属保护层(3)主要为铁粉、硅粉及锰粉的混合物。专利摘要新型高炉冷却壁属于炼铁设备,其解决原高炉冷却壁由于结构所致影响了冷却壁的冷却效果;水管壁薄,制造时水管容易被铁水熔穿;使用时,容易导致水管渗碳脆化甚至会产生渗水事故等问题。其解决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水管(1)、基体(2)的新型高炉冷却壁,在于在水管(1)外层涂敷有金属保护层(3),基体(2)为铸钢件,金属保护层(3)与基体(2)相接。其优点在于冷却壁的冷却效果好、水管壁能与钢水熔而不穿、结构简单,水管与基体伸缩性能、抗拉性能好、制作成本低。文档编号C21B7/10GK2584610SQ0229043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永云, 谭建中, 李炼, 刘绍友, 杨能文, 刘中洲, 施义宏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云谭建中李炼刘绍友杨能文刘中洲施义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